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33|回复: 0

[购车优惠] 李斌为月销2万目标急了:蔚来裁员产品专家岗 库存车销售提成翻5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8 07:01:29|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裁员,看中体系化效率,从开始造车至今被车主认为有点轴、被外界认为不够狠的蔚来汽车,最近开始进行微调了。
从2018年到2023年,除了李斌最难、资金链接近断裂的那一年,蔚来几乎没有在公众视野里留下过对人员、职位大调整的印象。不使用KPI,而是VAU,即企业愿景(Vision)为指引,强调行动(Action)和进步(Upgrade)的它,在初期几千人时,员工靠自驱力与理想工作。而如今,蔚来的员工数量超过3万人,相比小鹏、理想要多1万人。
蔚来员工在内部论坛的发声中,其企业内部有100多个项目管理团队。这事从2面看,一面是几年时间多个项目并行,效率极高,李斌规划的大事有很多。另一面是,它没法像李想那样,快速缩小亏损,一切向钱看。
为了销量增长,李斌有变化了?



不过,到了2023年,这一切变了。先是在年初,再是到眼前。
2023年年初,李斌对蔚来内部发出过一封全员信,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2022年团队8个不够优秀的地方,以及释放了2023年对团队管理的新信号,从内部挖掘潜力,对低效的组织、低效的团队、低效的流程、低效的项目,需要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优化。”
而眼前,则是随着6月先在营销层面上来了一手价值3万元的变相官降,又在7月开始,对原有的销售渠道开始了动刀。


动刀的新动作,目标很明确,谋求在7月完成月销2万台。具体发力方式就是强化销售,包括砍掉对销售帮助不大的岗位,然后加强对销售端的考核/激励,以及调整消费者买车的相关条款与方式。
强化销售,先是增加考核,对销售线索转化成实际购买的指标定在了4%左右,即50万线索转化为2万台购车定单,Fellow销售顾问的提成也从之前的800元/台,分别提升到了普通排产车辆2000元,库存、展车的4000元。卖的越多,拿到的钱也就越多。




而砍掉对销售帮助不大的岗位,指的是取消各大门店中原有的NPE产品专家岗位,此岗位此前不参与考核,主要工作职责为向用户介绍如何使用车辆的种种功能。而随着眼前对销售职能的强化,此类相对边缘的偏服务岗位被砍掉,也属于情理之中。
至于这一岗位取消后是否会对蔚来的业务模式产生影响,答案是大概率不会。原因在于,全国300余家蔚来相关网络中,产品专家本身的数量也就几百人,相对于3万人的整个体系员工规模,并非核心职能部门。而相关岗位同样存在着内部转岗的可能性,不过在询问蔚来公关部后,目前尚无对外的官方消息。
另外,还包括购买相关条款与方式的变化。之前的意向金如今被取消,想要购买蔚来车型需要缴纳5000元不可退定金,除此之外在缴纳定金72小时内可对配置/车型等进行调整,超过72小时后进行锁定。简言之,减少了用户的徘徊和犹豫空间。


长期以来,其实蔚来所面对的局面一直是“关注度、购买意向不错”,不过并未很好的完成极致转化。案例有不少,比如当年被业界认为必火的蔚来ET5,蔚来对外就表示过“订单不是问题,主要的挑战在产能”,其实就发生了没有提前做好准备以及没有强转化的情况。截至目前,蔚来ET5的销量表现平均在每月5000台左右,之中分别经历了特斯拉大幅度降价,越来越多同尺寸更便宜的新能源轿车推出过程。而如果在初期就提前做好了产能储备,能实现目前蔚来ES6的上市即交付,想必其市场表现会明显比目前更进一步。
一系列动作都显示一个落点,当前的蔚来不再甘做网络绰号的“蔚一万”(每个月销量都是1万台左右),而是明确的想往蔚两万,甚至蔚三万发展。
而从新举动来看,李斌的思路应该也做出了变化,此前的不裁员,增强体系效率,变成了对企业内部很多边缘、低效或无效的表现进行调整。
对蔚来而言,裁员调整内部未必不是好事

随着一系列新动作的落地,可以预期的一点是,7月底8月初,将决定蔚来下一步怎么走。
7月2万台的目标,目前来看基本大概率完成。因为此前蔚来ET5旅行版上市/全新ES6上市后1周左右的时间内,我们都对这2款车型进行过全国主要城市的销量摸排。蔚来ET5旅行版基本单店单日都能成交1单,全新ES6的单量则是更多,直奔3台以上。


而有着对销售顾问提成的刺激,本身就订单量尚可的新车型,其转化的空间是比较宽广的。
不过,对于蔚来乃至整个中国汽车市场而言,当前的变数实在过多,所以还存在着无法完成既定目标,需要进一步下猛药的调整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存在于很多方面,如对各个城市的销售渠道考核/提成进一步提成,对各个大区的销售渠道考核/提成进一步提升,就是肉眼可见的调整方式。甚至是,对整个营销体系重新动刀的可能性。
因为,蔚来的人员结构太大,人员数量太多,这都是汽车行业内公认的事实。
在2023年年初李斌的内部信中,李斌曾表示不会轻易裁员,希望保持100%的人完成150%工作的目标,而随着蔚来组织结构快速扩张,平均每周入职人员超200人,目前蔚来的员工总数已超3万人。
作为对比,小鹏2021年年底,员工人数为13978人,截止2022年半年为13955人;
理想汽车在2021年年底,员工人数为1.19万人,因后续2022年其发生了对大学生校招的毁约事件,目前并无最新数据。
而3万人的企业规模,则等于长城的34%(2022在职员工为8.73万人);等于吉利汽车的61%(2022在职员工为4.9万人);等于长安汽车的70%(2022在职员工为4.28万人)。
对比巨头级别三家中国巨头来说,蔚来的年销量为10万台左右,而长城、吉利、长安均超100万。


而对比新势力的同级别对手,理想/小鹏目前做的都是专精某一技术研发领域实现市场突围,要做好的就是销售渠道-把车卖出去,研发团队-把优势新技术搞出来并用到车上,服务/公关/市场等团队-进行辅助,并打造超充补能网络。
但,蔚来的局面则不同,它设想中的用户社群模式,其实更像是个小社会。NIO RADIO、NIO LIFE等分别涉猎到娱乐、衣食住行的各个角落后,蔚来的很多发力其实并不能直接转化至销量表现上。


而如果是市场利好时,这种行为没有问题,但当市场利空时,如眼前的汽车消费欲望低、竞争愈发激烈且乱七八糟、竞争方式无所不用其极后,其很多行为其实就会成为企业的负担。


很显然,作为高端品牌,李斌想做的事情要比其他车企明显更多。除了要搞充电还要搞换电,除了要搞汽车技术还要搞手机,除了把车卖给消费者还要让车主玩到一起,除了中国市场还已经铺向全球,以及除了现有品牌外还在酝酿其他子品牌。
于是,面对市场变化时,其面临的风险也相对业务线单一的车企而言,是更高的。尽管李斌在不断强调体系效率的建设,但对内进行优化的空间其实也显而易见。
写在最后:

李斌原有的想法是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眼前的新举动能算作是端倪,后续的其他变化将会是验证。对于蔚来而言,其付出和回报以及面对的质疑都会成正比,因为以往140年来还没有车企以这种方式进行过突围。
目前市场中表现较好的车企,其实还都是延续着过往传统规律,用技术创新实现成本下探,然后找准消费者需求,围绕着车来进行专精打通,实现更多销量的获取。
蔚来要做的事则是更大,那么用传统眼光来看,一些部分颇有些无用功的意思。但换种眼光看,这种模式一旦能够成型,那接下来的发展空间会明显更大。
而对于蔚来而言,即便是进了一次ICU,但有了合肥的扶持之后,还是在坚持原有的规划路线。所以,李斌会不会在整个全球大市场相对遇冷时,给予一些变化。相信短时间内,更多的新举动,就能展示答案。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718A04IGF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