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08|回复: 0

特斯拉Model 3售价降至23万!2年内累降12万,车主:已麻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6 17:17:05|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斯拉又双叒叕贬价了。
官方最新调解后,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调解降至235900元人民币(补贴后),这波一刀砍掉1万5千元。

“麻木了。”
一位特斯拉车主看到消息后这样评价。
因为自从特斯拉开启中国生产制造进程以来,已由最初35.58万元,多次主动贬价,终极降至本日23.59万元。
2年不到,累降11.99万之多。
而特斯拉车主们,也由最初愤怒不解、自嘲“韭菜”,现如今麻木躺平。
既是因为反复主动贬价教诲了车主,也是因为这还不会是竣事。
特斯拉会降到何种程度,大概只有马斯克知道。
特斯拉主动贬价简史
作为特斯拉主力走量车型,Model 3从上市之日起,就被冠以“买菜车”。
但最初2018年底以进口进入中国时,售价最高的高性能全驱版,代价一度高达69.80万元。
2019年10月,上海工厂就绪,“国产”特斯拉生产交付启动,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中国售价降至35.58万元。

2020年内,特斯拉Model 3贬价节奏更甚,多次贬价之后,售价跌破30万元门槛。
由此也进入新能源补贴新政的“标的”范畴。
很多业内外的人以为,特斯拉只是为了符合补贴标准。
但很快,2020年10月,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再度贬价,售价调解为24.99万元。
仅2020年一年之内,特斯拉该款车型就贬价了8万元。
等等党不绝胜利,已交车车主不解,已下单未交车车主愤怒。
固然,特斯拉下调售价,也不是针对哪一款车型,而是只要开启“中国制造”,贬价就是大趋势。

比如中国制造版Model Y。
2021年元旦,刚开订就下调14.81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售价33.99万元起。
Model Y 高性能版售价下调16.51万元,售价36.99万元。
而贬价后的Model Y,以致跟个别版本的Model 3,代价上不再有显着差距。
就在近来,国产Model Y标准版车型上市,售价27.6万元。这个代价,较此前上市的长续航版Model Y降了7.19万元。
固然此中也有电池类型版本的差别,但依然被视为贬价之道的一以贯之。
所以题目也就来了——
特斯拉为什么要不绝贬价?
重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起首是有贬价空间。
特别是当地制造后,特斯拉在供应链、生产、运输和税方面都资本大降,具备贬价空间。
多家证券公司分析后,都认为中国的产业链优势给特斯拉贬价提供了富足的基础,Model 3跟Model Y的代价应该另有继续降落的空间。Model 3预计会在20万左右,Model Y应该比Model 3贵5%-10%左右。
而且也因为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调解,特斯拉相应贬价,才能更进一步在最大斲丧市场里提升销量。

其次是有贬价需求。
重要是中国市场形成的竞争态势。
如果说特斯拉在全球其他范围,重要是跟“燃油车”竞争,那么在中国,还得与其他电动车权势PK。
前两年或许还只有造车新权势在性价比上压迫,现如今比亚迪、长城、吉祥和上汽等传统豪强,也开始大军力布局新能源市场。
特斯拉如果不贬价,代价竞争力不可谓不大。
换而言之,也正是中国车企的压迫,让“售后傲慢”著称的特斯拉,在售前保持敬畏。
最后,最关键的是商业模式。
特斯拉的商业模式不就是卖车赚利润吗?
也对,但也不全对。
因为特斯拉之所以差别,就是从一开始,马斯克就刚强信念——
车只是一个承载加速能源可持续转换以及主动驾驶的“工具”。
用中国人民更加认识的话来说:造车不赢利,就是交个朋侪。
这个“朋侪”交上之后,利润出在什么地方?
软件。
更正确讲是主动驾驶。
而且也只有主动驾驶这样的服务,才具有互联网订阅一样的长尾营收代价——不让光卖车只是一锤子生意业务。

这也就能明白特斯拉的别的两个路线:
一是主动驾驶路线。对峙摄像头纯视觉方案——资本更低、车型无差别覆盖。
二是FSD订阅模式。从6月开始,特斯拉开始试水FSD由一口价——中国售价6.4万——改为按月订阅收费模式,据称北美是199美元,折合人民币1300左右。
也就是说,将来FSD服务,会跟如今视频、音乐等流媒体的商业模式趋同,按月付费,源源不绝。
而也是基于这种商业模式,只有车卖得越多,规模效应和长尾效应才能显现。

所以怎么样才能车卖得更多?
一手贬价,另一手预备推出更便宜的车型。
从目前曝光消息来看,特斯拉在中国推出一款20万元以下的车型,已只是时间题目。
以致将来,另有大概进一步下探至10万元车型。
毕竟对于马斯克来说,“车”只是一个盒子,通过这个盒子提供源源不绝的软件服务并取得利润,才是根当地点。
贬价割韭菜,还是不贬价割韭菜?
不外无论如何,马斯克和特斯拉的弘大使命愿景是一回事,对于特斯拉车主造成的个体影响也不容忽视。
因为反复贬价,在以“加价”为荣的旧车市环境里,特斯拉车主屡遭讥讽。
厥后特斯拉车主干脆自嘲:韭菜。
另有车主,订的车还没交付,代价就有了变动和调解,车还没上路,就平白无端多花了钱……换位而言,怎么能不愤怒?

但各种讥讽、抗议之下,特斯拉在贬价这件事上,不为所动。
以致意志也不在于中国分舵。之前特斯拉中国方面称,售价调办理策直接由美国总部下发执行,所以无法预知时间和节奏。
特斯拉方面之前也强调,贬价一方面是出于使命愿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供应链资本的不绝降低,就需要不绝贬价。
这话乍一听自然是本心之举,企业责任感的表现。
但细思之后,却也有另一番指向:
既然特斯拉都能随着供应链资本降低不绝贬价,那么其他不贬价的同行们,又何德何能安之若素?
不贬价,是不是也是另一情势的割韭菜?
区别只是贬价的割老韭菜,不贬价的割新韭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