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0|回复: 0

人大附的大满贯,仰望一下就行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7 11:26:16|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竞 赛






前段时间,来自人大附的荣光又一次在高年级鸡娃群刷屏了。



五大学科竞赛大满贯,真的是牛得没sei的了,虽然未免有点酸溜溜的,但也不能不承认,人大附确实是海淀之光。


说起来,随着我们年级的升高,渐渐了解到这个世界的数学,不止是小奥,更广阔的版图,在中学徐徐展开,IMO国集才是鸡娃圈至高荣誉。


于是感觉身边的竞赛之风愈刮愈盛,小时候鸡奥数,上岸后鸡竞赛,就是反正在这个圈子里混的,多多少少都会对竞赛有些不切实际的奢望。



如今的趋势就是越来越疯狂,越来越提前,虽然名曰高中竞赛,但如果真的到了高中才开始学开始打,那几乎天然地就输了。


我看上海那边的节奏都是六年级就猛卷高联了,因为他们五年制嘛。如今初一学高联已经不是稀奇事,甚至略晚,一起比试的,谁年级高谁显得菜,也即是我之前说过很多次的:


寿高则辱。


名校之间为了华山论剑有面子,招生政策、资源课程上就会明显倾斜,那么家长也就趋之若鹜,意识上会非常崇尚“竞赛”二字。


孩子们之间,竞赛生好像比别人地位高似的,人人都以能学竞赛为荣。


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如今卷竞赛的年龄段越来越低,学得越来越狠,人数越来越多,但能得奖能进集的数量却是固定的,势必有更多人沦为炮灰。


河北散人有一句名言:


如果实在考不过你的同学,就鼓励他去打竞赛吧。


多坏啊这老小子!



最新消息,散人家的终于抵挡不住诱惑,也去学竞赛了。


那么如果有粉丝问我,要不要走这条路,我觉得主要参考三个要素吧。


1、平台。


可能很多人觉得,竞赛主要取决于孩子的天赋,而不是环境。但事实上,你们看看这些年来的得奖名单,就知道越来越集中于某些竞赛强校了。


假如说在一个优普中学里,学校完全没有相关的资源和传统,那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也不建议尝试竞赛路线。


你说现在网上资源这么丰富,或者我自己出去花钱上课,不指着学校还不行吗?


你不指着学校,但没有竞赛传统的学校会给你拖后腿啊。班排年排,各种小科各种社会活动,不好请假不好通融,更别提还有中考之剑悬于眉间。


好的学校里还有很多并肩作战的同学,有日常考试、竞争、淘汰的压力,有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切磋、帮助、进步,这个同伴buff,比单打独斗还是强多了。


所以,想从初一开始就聚焦竞赛,资源保障、体制保障、政策保障,不可或缺,“无平台,不竞赛”。



2、综合。


其实现在包括人大附在内,海淀的牛校都还是很负责任的,也就是说不会为了学校出成绩,不顾死活,鼓励一个偏科的孩子愈行愈远。


如果说一个孩子的综合太拉跨,负责任的学校是不会允许其打竞赛的,会逼着先去补齐短板,起码不能说英语、语文过于离谱。


因为竞赛这条路,绝大部分都是炮灰,炮灰们会在高二前后退赛,那时候再转回综合路线,如果英语语文很好,凭借竞赛生强大的能力和积累,还是可以考上非常理想的大学。


甚至远远好于强基的大学和专业。


所以,如果咱孩子说偏科太甚,还是别仗着那一点点竞赛优势就过早放飞,赌的是孩子一生,谁也别太自信。


事实上很多大神的英语、语文都很强,“无余力,不竞赛”。



3、兴趣。


最近神庙群在争论一件事,就是学竞赛到底能不能让孩子变聪明的问题。神庙的想法是通过学竞赛,最终普变牛,水变油。


实践三个多月来,似乎是失败了。



大家说了一个观点,很多孩子是因为聪明而选择竞赛,并不是因为竞赛而变得聪明。所以你按着一个普娃天天学竞赛,学得稀里糊涂,结果可能反而废了。


我倒是觉得,聪明不聪明这件事,很难做一个客观的衡量,也说不好跟学竞赛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确实有的小孩,越学越棒,显得越来越聪明。


当家长的真正可以衡量的,我认为是兴趣


一个孩子,数学也好,物理也好,信息也好,就是特别特别喜欢,特别特别想多学点,有空就去做题,有空就看相关的知识,提起难题两眼放光,这种就属于有强烈兴趣。


一个孩子,如果没兴趣,你是为了提高智商也好,为了虚荣也好,为了升学也好,硬让孩子学,那孩子会学得很痛苦,进展缓慢,产生畏惧,适得其反。


而一旦孩子有兴趣,他(她)的智商可能不是最优的,甚至他(她)的学校平台不是最好的,也有可能获得非常大的进步。最终无论成与不成,起码过程很快乐,不痛苦。



神庙群有个例子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个蜗牛妈,对孩子很佛系,小蜗牛所在的学校也不是传统竞赛校,孩子上了高中后忽然发现了自己对竞赛的兴趣,无论如何也要学。


那么群里以散人为主的很多人就劝她啊,说高中才开始学太晚了,孩子的天赋也不是最好的,学校平台也不支持。


很多很多中肯的理由,但蜗牛妈就是一句话:孩子感兴趣,我就让他试试,以后不遗憾。


总之这么一个开始晚,非竞赛校,基本没有老师带纯靠自学的娃,因为兴趣浓厚,学也就学了,也得过省二,通过了中科大的初选。


有用没用不说,孩子学得挺开心,综合还不错,考大学没啥太焦虑,说不定凭着数学的特长,就获得啥更好的升学机会呢。


热爱的副产品,总是胜过刻意的追求。


所以如果你问我,到底要不要学竞赛,我觉得综合考量这三点吧:



无平台,不竞赛
无余力,不竞赛
无兴趣,不竞赛


当然,最核心的一点我没有展开说:


无天赋,不竞赛。


主要天赋这个东西吧,家长说不清,看不明,所以讨论也无意义,就只看上面那最客观的三条。


竞赛现在显得很香,很时髦,很有面子,但实际上是一条比高考艰辛得多的路。


没有节假日,没有旅游,只有寒灯苦题,唯有热爱,能支撑得住。



年级低的时候试试无妨,多学点东西有好处,但需要预设一个“止损点”,到什么时候,就该退了,否则沉没成本越来越高,抉择越来越痛。


人大附的大满贯,仰望一下就行了,跟我们普罗大众并无关系,孩子踏实学习,家长好好做饭才是王道。


与其想东想西,不如今晚炖鸡。
图片 | 网络截图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407A00TF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