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63|回复: 0

“百日誓师女孩”考入人大,带来对网暴的再次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8 02:44:36|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报道,曾经因百日誓师热血演讲引发热议的女孩符文迪,如今已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并投入了全新的大学生活。


高考结束,符文迪走出考场。
“没有人是生来的弱者,没有人是命定的草芥!”“凌晨六点的校园真的很黑,但600多分的成绩真的很耀眼!”去年,在学校举行的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符文迪作为高三学生代表,激情澎湃的发言燃爆全场。而演讲视频在网上流传后,引发热议,甚至有部分网友对她演讲的语气、表情和内容恶言相向。
本想提振士气的视频将当事人卷入一场舆论风暴。时过一年,符文迪也能更理性地看待网友们的评价,“他们可能不够理解我的处境和价值观,我们完全是不同生命阶段的两个人,悲喜并不相通。”
不只针对符文迪自己,其实这句话也能对网暴为何不断出现解释一二。互联网通过技术建构打通了人与人地域、年龄、身份的隔阂,但却无法真正填平现实中思想和观念上的差异。面对面沟通可能都无法互通心情的人们,身处不同背景、秉持不同想法的他们,通过网线更难相互理解。
而屏幕上看似不那么鲜活的评论,文字内里投射的是评论者当前处境下的意识和想法,难以完全摆脱经验主义和自身情绪。网络让人们见识了远方更多的可能和场景,但认知和理性毕竟有限,当思维无法包容这些可能,它主导下的言论也难说公正。
其实回到高考百日誓师这样一个特定场景,作为一场为高三考生们做的考前动员,如果学生代表上台优雅平淡地叙事,怕也是有些不合时宜。或者说,处在高中阶段的“符文迪们”,本就是意气风发的。如果网友暂时跳出现实,回想一下,谁又没有经历过那样一场天真无畏、勇往直前的青春呢?
但当舆论脱离语境,通过网络迅速集结和放大,再加上网络将人们的真实信息掩在身后,这份朦胧似乎为流言的毫无顾忌增添了“底气”。但要意识到,虽然网络的遮挡无法让人们面对面,令人不适的言论却可以穿透屏幕精准地投射到任何人的评论区,这带来伤害同样有力量。
据2023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000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5.3%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或周围人遭遇过网络暴力。71.9%的受访青年觉得网络暴力越来越频繁了。虽然样本有限,每位受访人对网暴的界定标准也不尽相同,但这组数据仍旧反映出网络中的不当言论和行为困扰了很大一部分人。舆论场并不反对意见表达,合理的沟通讨论也可以成为有效推动,但这些表达不应该建立在攻讦个体、伤害别人的基础上。
考上理想学府,怀抱积极心态,可以说是对符文迪努力的回报,也是对网暴者的有力回击,她“直面风暴”的勇气和穿过喧嚣坚定前行的心气令人佩服。但她的乐观叙事绝不意味着网暴是如雁过无痕般轻轻掠过,在期待对网暴更有效的治理之策的同时,人们也要意识到,自己需要为留下的每条痕迹负责。
(原题为《“百日誓师女孩”考入人大,带来对网暴的再次思考》作者 吴亚琦 来源 光明日报)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405A01NTM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