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我的孩子为何会得“精神疾病”?像福尔摩斯一样,更专业更深入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9 11:10:56|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很多父母不能接受孩子得了“精神疾病”
前不久,有一个话题冲上网络热搜,“我的孩子怎么会得精神疾病呢?”,引起了很多家长关注。
这个话题来源于2020年《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报道——儿童抑郁症:被忽视的痛苦。这个报道推出后,《三联》对精神科专家进行了访谈。
在这个10多分钟的访谈视频里,北大六院儿童精神科专家、儿童精神卫生学博士林红谈及了儿童群体的精神心理问题。
她提到,很多孩子的严重精神心理问题会表现为躯体症状,上学之前,身体多个位置出现疼痛,有的还发烧。可一旦孩子不用上学,症状全都消失了,去医院也查不出问题。
很多家长怀疑孩子是装病,就算精神科大夫说孩子确实是病了,孩子内心很痛苦,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等,家长们也感到难以接受,“我的孩子怎么会得精神疾病呢?”
在视频中,林红博士分析了这些家长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得了精神疾病,原因包括父母未能理解孩子的感受、所面对的困难,父母忽视了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忽视自身的精神心理问题等等。
其实,父母之所以不能接受孩子得了精神疾病,远远不止上面这些原因。很多父母对“精神疾病”的定义、形成和发展,是有偏颇的,甚至可以说是不科学的。所以,他们以为“精神疾病”永远都不会出现在自己孩子身上。
还有,在视频里,林红博士提到了孩子出现抑郁的原因,她说“生物学因素很重要,三代近亲有没有这样的病史,遗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她还举了一些临床上的例子,孩子病了,其实他们的父母也有“病”,但父母自己缺乏意识。
从客观来说,林红博士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精神心理障碍、或者说“精神疾病”的发生确实不能排除“遗传因素”的影响。可是,其实这种遗传因素并不是老百姓理解的那种单基因遗传,林红博士未详细解释这种“遗传”到底是什么,这很有可能会对网友们产生误导。
今天这篇文章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更深入地分析为什么很多父母会认为“我的孩子怎么会得精神疾病呢”,以及所谓“精神疾病”的真正主要病因和发展过程,这个角度像福尔摩斯破案一样,更加接近于事实背后的真相。
主流精神科认为,多数“精神疾病”的确切原因是不明确的,与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都有关。但是如果父母们能够掌握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深入了解这个心理过程,你们会发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罹患精神心理障碍,又或者说“精神疾病”。但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大大地降低这方面的风险。


此图为AI生成
02、父母理解的精神正常,不一定是真的正常
当父母发出“我的孩子怎么会得精神疾病呢”这样的疑问时,往往包含了至少2个意思:
第一个:我的孩子明明很正常,能吃能喝,能睡能玩,顶多只是不想上学,话比较少,怎么可能有“精神疾病”?
有的孩子甚至也能上学,性格显得活泼开朗,父母就更加感到无法理解。
第二个:我和另一半的精神都很正常,双方家族里都没有精神疾病患病史,孩子从小也没吃苦、没受多大打击,怎么可能会得“精神疾病”?
其实,上面父母所理解的“正常”,并不一定是真的正常。
先来分析第一个问题:孩子看起来各方面都很正常,就一定是正常吗?未必!孩子可能不愿意表达,或者不懂得怎么表达,父母尤其要警惕“微笑型抑郁症”。
我们多次分享过“微笑型抑郁症”的知识,在网络时代,这在生活中已经非常常见。很多患者内心非常痛苦、压抑,但他们表面上仍在伪装,不希望被别人知道自己痛苦的一面。
如果父母跟他们的亲子关系很恶劣、或者很疏离的话,他们甚至在父母面前也会伪装。很多精神卫生从业人员也对此缺乏意识,如果孩子有意隐瞒,即使他们接受抑郁症初步筛查、精神科诊察,也有可能蒙混过关,得出“正常”的检查结果。
如果父母本身非常优秀,对孩子施加了较大的压力,孩子从小也表现优秀、是“别人家的孩子”的话,他们出现“微笑型抑郁症”的风险相对更高。
因为他们往往非常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在意自己的光环和“美好人设”,觉得一旦别人知道自己内心“很脆弱”,有心理问题,那美好的人设就崩塌了,别人会瞧不起自己。
尤其是如果有的父母在谈论一些“自杀事件”、“抑郁症”的社会新闻时,指责那些患者脆弱、自私、不孝的话,要是孩子听到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会更大,也更加不愿意、也不敢在父母面前袒露出真实的感受。
第二个问题,父母和家族中的亲人、亲戚都很正常,没有精神疾病,孩子就一定不会得病吗?那当然不是了!
其实很多青少年儿童患者的父母、包括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虽然他们没有被诊断为“精神疾病”,但其实有人格异常,尤其是偏执型和强迫型人格异常,有的甚至可能达到了人格障碍的地步。
人格异常在精神科中属于第二轴诊断,可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主流精神科大夫对此都缺乏认识,很容易漏诊。那有人格异常的人,就更加缺乏相关知识和自我觉察了。
比如,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家里非常强势,尤其是如果他们在事业上有一定成就的话,他们很容易变得自以为是,认为自己一定是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肯定是没问题的,不断强迫孩子服从自己。这是非常典型的偏执型人格异常。
这些父母往往没有明显的情绪问题,他们自身不会感觉到特别痛苦,更不会认为自己“有病”,所以不会主动就医。但他们的人格异常导致他们严重缺乏自我反省能力,缺乏同理心,这让身边人非常痛苦,心理压力非常大。
虽然我是一名精准精神心理医生,但我自身也曾缺乏自我反省的能力,一度认为自己非常优秀,总是自以为是,有过偏执型人格异常,但我没有吃药,也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却成功逆转了我的人格异常。
但需要注意的是,就算父母有人格异常,甚至有的父母自己也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等,也不意味着孩子的“精神疾病”就是遗传而来的。下文还会分析这个问题。
所以,如果父母得知孩子得了“精神疾病”,不要第一时间质疑、否认,觉得这肯定是医生搞错了、医生危言耸听,而要有意识地想到以下2点:
孩子的内心肯定已经痛苦了很长时间了,只不过我们没发现;
我们作为父母,极有可能有一定的人格异常,导致家庭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无意中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父母能意识到上面两点,那起码在这个方面,你们已经“跑赢”了很多家长。你们接下来的行动往往会更有针对性,能更快找到正确康复路线图,孩子将更有可能真正地康复,整个家庭都能得到提升。
03、所谓的“精神疾病”,其实是心理问题发展而来
很多社会大众对于“精神疾病”这个名词是有误解的,包括很多父母。
这部分人认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因为一些生活事件或者遭遇导致的;而后者则跟其它躯体疾病差不多,是生理因素导致的,是患者的神经系统、大脑出了问题。
比如,很多人要是听说一个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心理障碍,那往往会想,是不是这个孩子的家庭出了什么事了?是不是父母经常吵架,甚至离婚了,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影响?
他们还会想到,要是这些孩子的父母能赶紧改正过来,多关心孩子,那么孩子的问题肯定能得到解决。
可如果他们听说一个孩子得了“精神疾病”,那往往会想到这个孩子的家族基因是不是有问题?祖上三代是不是也有“精神疾病”患者?
他们会觉得非常惋惜,觉得这孩子真可怜,一辈子就那样了。很多人还会把“精神疾病”等同于“精神病”。
当然,我们也不能责怪这部分大众有上面的观念,因为这往往来自于主流精神科,直到现在,很多大夫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这些精神科大夫眼里,生活中的情感问题、学习问题、职场困惑、家庭矛盾,这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而轻中度的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等则属于心理障碍,主要是生活事件引起的,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大幅度缓解。当然,也有一些大夫认为这背后心理社会因素不多,主要是遗传或其它先天因素。
可如果患者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多动症等等,很多精神科大夫就认为这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也有很多大夫称之为“精神病”。
而对于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在大夫眼里,这就属于“重性精神疾病“了,也就是老百姓说的“重性精神病”。很多大夫认为这跟后天经历没多大关系,关键在于遗传等先天因素,并认为难以治愈,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尤其是如果大夫发现患者的神经递质浓度有异常,海马体体积缩小,就更加认为这是生物学因素导致的,跟心理社会因素没有啥关系。
当然,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上面这种理解能降低一些患者的病耻感。他们觉得“这不是我的心理有问题,也不是我意志力薄弱,而是不幸被遗传了。这不是我能控制的,不是我的错”,从而没有那么强烈的内疚和负罪感。
可是,在很多大夫和大众眼中,如果这些病是遗传等先天因素导致的,那意味着很难治愈,因为无法改变基因。所以,很多父母得知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时,心头一道晴天霹雳,先是难以接受,可接受之后又感到非常绝望,认为孩子以后结婚生子都成了问题。
其实,上面只是主流精神医学单方面的理解,甚至只是部分精神科大夫的理解。
因为主流精神医学只能看到表面症状,了解患者和家属在外显记忆层面中记得的经历,但无法深入到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所以难以看清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
而精准精神心理学深入到人的内隐记忆层面之后,有了颠覆性的发现:
人的心理状态由正常到异常、由轻到重,可以分为正常心理,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精神疾病”),重性精神障碍(“重性精神疾病”)


人的心理状态变化过程
这个演变的过程,主要是因为后天形成的病理性记忆越来越多,逐渐从量变到质变。也就是说,后天的心理社会因素才是关键。
在病理性记忆中,最常见的是叠加性心理创伤,还有心理渴求(也称为“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和不良的归因模式等。很多孩子从小到大持续经历大量的负性事件,又得不到积极引导,负性情绪和不良认知不断累积,有的还会出现躯体化症状,这称之为“叠加性心理创伤”。
而所谓的大脑神经递质浓度异常,它只是中间环节,不是最初的源头。个体长期有情绪问题,感到压抑、焦虑,大脑神经递质浓度会随之发生变化,并反过来令情绪问题更严重,陷入恶性循环。
有的精神科专家从“慢性应激导致大脑出现变化,导致精神心理症状”的角度去理解,其实也是相似的道理。
而所谓的“遗传因素”,我们已经多次分享过了。大部分精神障碍,或者说“精神疾病”的遗传因素并不是单基因遗传,不是老百姓理解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而是表观遗传学因素。
表观遗传学因素不是基因遗传,而是基因表达的遗传,而且很容易受到后天环境和经历的变化,它是可逆的。
就算父母有精神障碍,但后来真正康复了,他们的孩子罹患精神障碍的风险也很低。可就算父母没有精神障碍,但采取了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那孩子罹患精神障碍的风险也很高。
所以,上面说有很多青少年、儿童患者的父母有人格异常,这并不是说他们的问题遗传给了孩子,而是因为他们有人格异常,无法真正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很容易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孩子特别痛苦,所以患病风险非常高!
当然,病理性记忆不全是都来自原生家庭,有很多还来自于学校经历、互联网、社会经历,甚至包括患者接触过的书籍、影视作品、游戏等等。
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因素,有大量表面看起来不起眼的后天经历。有很多患者本人已经不记得了,或者缺乏意识,如果不深入到他们的内隐记忆层面,很难发现真正的患病根源。
在精准精神心理学中,能够利用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深入到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找到并高效化修复主要的病理性记忆,患者能快速地、真正地走向康复。
像林红博士说的一上学就发烧的孩子,临床上很多类似病例实现了康复。比如,有一位高中患者小逸,他当时不肯上学,一上学身体就发烧。在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中发现,这背后其实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的躯体化症状,将背后对应的心理创伤修复后,小逸就能正常上学了。如今,小逸已经考上研究生了,表现非常优秀。
有些孩子的病情更加严重,他们出现了幻觉、妄想,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当主要的病理性记忆得以修复后,他们也实现了撤药,走向康复。
现在,主流精神科也在发展“精准医学”。不过,这主要是研究患者的基因和个人体质对哪种药物比较敏感,缩短试药期,提高药物治疗的效率。这还是从生物学层面进行研究的,而不是精准化地解决患者的患病根源。
所以,如果孩子被诊断为“精神疾病”,希望父母们不要互相指责对方的“基因有问题”。如果家庭矛盾增大了,反而对孩子的康复不利。
父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下一代会不会也有问题,是不是不能结婚生子。你们的当务之急是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寻找并解决孩子心理根源上的问题,帮助孩子真正走向康复,所谓的遗传风险其实非常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04、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心理支持体系,抵御“精神疾病”
我们每个人只要还活着,后天的经历就不断在增加、变化,精神心理状态也在动态变化。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形成病理性记忆,从量变到质变,那么每个人都有可能罹患所谓的“精神疾病”。
如果父母想降低孩子罹患“精神疾病”风险,那至少要从2方面入手——尽量避免孩子遭受不良生活事件,并尽量让孩子的心理支持体系更加强大。
关于第一个方面,父母要多从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入手,尽可能避免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事件,让孩子在家里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是感到温馨放松的、愉悦积极的。
当然了,孩子和父母毕竟是2代人,有时难免会发生矛盾冲突。而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会遭遇挫折、打击和困难的。所谓的负性事件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也不宜完全避免,不然孩子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还是缺乏抗压能力。
所以,第二个方面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的心理支持体系非常强大,那即使他们遇到负性应激,也能渡过难关,甚至能得到提升,变得更加强大。
那父母怎么让孩子的心理支持体系变得强大?
首先是尽量实现身体上的健康,身体上的多病、虚弱,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虚弱”,缺乏自信和力量感。
然后还有高逆商的塑造,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父母要利用孩子的生活经历、困难挫折,引导他们具备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挫折中吸取经验,体会到克服困难的成就感,不惧怕所遇到的难题。
家人的物质支持、精神支持也非常重要,尤其是父母的精神支持。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诉求,懂得对孩子共情、倾听、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抵御外界的负性刺激。
当然,孩子的朋友同学、老师长辈等等,也能构成他们的心理支持体系,又或者说社会支持体系。但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父母和家庭的支持是最关键的。
很多父母不但没有成为孩子的强大心理支持体系,还不断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孩子得到的“正性能量”极少,“负性能量”不断增加,孩子的精神心理最终失衡、崩溃,出现病症。
希望父母们发现孩子得了“精神疾病”时,不需绝望,更要免于恐惧。父母要看清楚所谓“精神疾病”的真相,尽快找到适合孩子和自身家庭的康复路线图。孩子真正走向康复的时候,也是整个家庭实现提升,将“坏事变好事”的时候。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409A02HUI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