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回复: 0

[购车优惠] 极氪三年跑步上市:吉利给钱给人给资产,估值缩减近半为何执意上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4 12:43:30|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汽车《远光灯》 作者 郭亦非
品牌创立仅3年后,极氪赴美上市,成为“史上最快IPO”的造车新势力。
美东时间5月10日,极氪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ZK”,作为实控人的李书福并未出现在敲钟现场。
作为业务负责人,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CEO安聪慧在现场致辞中表示,“不同于传统车企和新势力,极氪将吉利控股集团的造车底蕴与全球资源,赋能于全新的独立品牌,这就是极氪为全球新能源转型开辟的第三赛道,也是极氪在全球资本市场所凸显的长期价值。”
就在上市前一天,安聪慧辞去了港股吉利汽车的执行董事一职,以更专注于极氪的发展。此次IPO前,李书福和安聪慧在极氪的持股比例分别为74.6%、3%。
李书福的造车梦,是要打造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众集团。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拥有11家汽车品牌,这其中,极氪无疑是眼下最受重视的那个。
该主体公司由他亲自挂帅出任董事长,隶属于吉利控股旗下,是与吉利汽车平级的子公司,并倾注了庞大优质资产支持造车。比如投资超过180亿元的SEA浩瀚架构,其打造的首款量产车便是极氪第一款车型001。
极致内卷下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亏本卖车成为常态,业内仅有特斯拉、比亚迪和理想汽车三家保持盈利。尽管面临估值和募资规模双双不及预期的现实困境,但囤积足够的资金弹药,应对残酷的淘汰赛,这是极氪此次IPO的迫切任务。
当地时间5月10日中午,在经过竞价后,极氪以25.51美元的价格正式开始交易,随后股价一度触及29美元以上,最终收盘价为28.26美元,涨幅超30%,市值近70亿美元。
当下,李书福的汽车资本版图仍在扩张,就在极氪敲钟上市的同时,其实控的另一家公司曹操出行,也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若顺利IPO,那它将成为继吉利汽车、沃尔沃、极星汽车、亿咖通、钱江摩托、汉马科技、路特斯科技、力帆科技、极氪之后,李书福名下的第10家上市公司。
资本热情消退,极氪估值砍去近半
极氪赴美上市的计划始于2022年10月,吉利汽车公告将分拆极氪上市。当时路透社报道称,其计划募资超10亿美元。但此后由于市场情绪疲弱,估值不及预期,上市进度暂时搁置,直至2024年4月重启IPO,但此时募资规模已下降至5亿美元。
直至此次正式上市敲钟,根据最终公告,因获10倍以上的超额认购,极氪扩大了IPO规模,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累计发行21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每份ADS 对应 10 份普通股),募资约4.41亿美元。若承销商行使其超额配售权,则发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2415万股ADS,募资约 5.07 亿美元。
母公司吉利汽车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其认购价值3.2亿美元ADS。此外,Mobileye和宁德时代则分别认购价值1000万美元和1908万美元的ADS,三者合计认购价值3.4908亿美元的ADS。
值得说明的是,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和宁德时代,分别为极氪智驾方案和动力电池的供应商,并参与了两轮战略融资。
募资规模减少,与估值骤降息息相关。
招股书披露,IPO前,极氪经历两轮外部私募股权融资。2021年8月,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哔哩哔哩B站、鸿商集团和博裕资本,分别投资1亿美元,参与极氪Pre-A轮融资,投后合计持股约5.6%。
2023年2月,吉利汽车公告称,向五名投资者发行及配发约1.39亿股A系列优先股,共计7.5亿美元。投资者分别为Mobileye Global Inc.创始人Amnon Shashua、宁德时代、广州越秀产业基金、宁波通商基金、信安智造基金。此次A轮融资完成后,极氪的估值约为130亿美元。
仅仅一年时间后,若按照每股ADS 21美元的发行价计算,极氪此次IPO估值为51.3亿美元。上市首日,极氪股价一度触及29美元以上,最终收盘价为28.26美元,涨幅超30%,市值为68.98亿美元。不过,这也与130亿美元的A轮估值有较大差距。
同为美股造车新势力,“蔚小理”股价却在昨日跳水。截止5月10日收盘,三家的市值分别为105.81亿美元、72.92亿美元和264.99亿美元。
从大环境来看,当下,造车新势力的故事并不性感,资本的热情开始消退。2021年那会,“蔚小理”三家市值也曾一度高达1700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本次IPO前,吉利汽车持股54.7%,吉利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持股13.2%;GHGK Innovation Limited持股9.8%,上市后,三者持股分别降至50.8%、12.3%、9.1%。
极氪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资金约45%将用于研发纯电技术与扩大产品组合;约45%将用于销售和营销,和扩大服务与充电网络;约10%将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给钱给人给资产,但极氪资金储备仍显不足
某种程度来看,造车是一场烧钱的竞赛。但眼下,极氪却面临资金吃紧的难题。除上述两轮合计12.5亿美元的外部融资外,来自吉利集团的内部输血更为关键。
招股书显示,2022年4月和11月,极氪及旗下子公司宁波威睿,分别与浙江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签订10年期贷款协议,合计总额为113亿元。
除了给钱,2021年7月,李书福还把宁波威睿和CEVT两大资产注入到极氪体系中,极氪分别持股51%和100%,代价为16.6亿元。前者主营三电业务,后者则是一家从事NEV软件开发的瑞典公司,两者合作伙伴几乎涵盖吉利体系下的所有品牌,包括路特斯、极星、沃尔沃、smart、领克、吉利银河、几何等。
以CEVT吉利中欧汽车技术中心举例,2016年的一篇新闻稿写道,CEVT涵盖了未来吉利的所有产品开发战略,包括吉利与沃尔沃共平台开发的CMA也在这里,“用‘命脉’形容CEVT之于吉利的重要性绝不为过”。
创业初期,新车尚未成气候,上述两大优质资产为极氪贡献了更多营收和利润。
招股书显示,2021年,极氪总收入为65.275亿元,其中车辆销售仅占比23.7%,电池部件和研发服务收入分别占比32.6%、43.7%。从毛利来看,极氪整车、宁波威睿、CEVT分别为0.76亿元、0.4亿元和9.53亿元。
随着001、X、009等产品陆续大规模上市交付,极氪的卖车收入占比开始攀升。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3年,极氪总收入分别为318.994亿元和516.726亿元。这其中,来自汽车销售收入分别196.712亿元和339.118亿元,分别占比61.7%和65.6%。
此外,吉利也为极氪提供了整车代工生产线,包括宁波、成都、眉山三座工厂,这无疑也减轻了极氪的资金压力。
团队方面,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董事长安聪慧,被李书福选中,全力推进极氪的创业,其在吉利工作超过25年,战绩骄人,创建运营过吉利和领克两大品牌,并推动吉利与沃尔沃的融合发展,推动建立CEVT以及浩瀚架构的研发与落地。随后,他引入了林金文、赵昱辉、关海涛等销售市场领域,以及陈奇、姜军、黄秉豪等智驾领域一大批外部造车人才。
安聪慧在现场表示,“我们不仅用3年时间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还在全行业率先打造‘三个800’的超快充解决方案,包括800伏的车型、动力电池和超快充网络。”
人、钱、物的倾力支持下,造车创业三年,极氪的资金却始终并不宽裕。
招股书显示,从经营活动现金流来看,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6.3亿元、35.23亿元及22.75亿元。对应同期的公司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及限额,则分别为38.98亿元人民币、37.549亿元人民币和41.447亿元。
从弹药储备来看,同期的2023年底,比亚迪为1091亿元,同为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三家则分别为554亿元、457亿元和1036亿元。
三年亏损超200亿元,极氪要向欧洲卷
眼下,极氪仍未跨过盈亏平衡点,通过上市融资筹集粮草,势在必行。
聚焦于高端纯电新能源市场,极氪的打法是在不同细分市场树立标杆产品,比如极氪001、009和X,分别聚焦猎装轿跑、MPV和紧凑型SUV三个市场。2024年开始交付的轿车产品007,则被视为进入主流市场的走量车型。
2023年,极氪销量为11.86万辆,同比增长65%,001是绝对主力,占比高达64%。
进入2024年,随着007的上市交付,极氪销量再上台阶,2024年前4月,累计销量为4.91万辆,同比增长110%,在20万元以上纯电动汽车市场领先其他品牌,仅次于特斯拉。
按照计划,2024年,极氪推出3款新品,2025年要实现65万辆销量的宏大目标。这其中,极氪MIX已在北京车展亮相,这是其斥资70亿元专属开发的浩瀚-M架构下的产品。
从新能源动力趋势来看,中汽协统计数据,2024年一季度,纯电动汽车的累计销量为130.5万辆,同比增长13.3%,增幅明显逊色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后者销量为78.4万辆,同比增长81.2%。
但极氪依然坚持纯电路线,其招股书援引的Frost & Sullivan数据称,“纯电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新能源汽车类型。中国高端纯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从2024年的70万辆增至2028年的26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40.6%,是纯电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从关键指标毛利率来看,极氪汽车业务毛利率,近三年分别为1.8%、4.7%和15.0%。最近的2023年四季度,毛利率攀升到15.3%。
相较之下,行业三家盈利车企特拉斯、比亚迪和理想,其2023年同期的毛利率分别为18.2%、23.02%、21.5%,零跑和小鹏汽车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1.6%、-1.6%。
卖车本身赚钱,但考虑到直营网络、自建充电站和研发等巨额投入,极氪的亏损面也在不断扩大。
招股书显示,2021 年至2023 年,极氪研发投入分别为31.6亿元、54.46亿元,83.69亿元;同期销售等费用,则分别为22亿元、42.45亿元、69.2亿元
反观同期的净亏损,则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和82.64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高达204.33亿元。
若按照当下的烧钱速度,2023年底只有41.45亿元的现金储备,只够烧半年之短。
不过,在招股书中,极氪写道,“我们现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从优先股发行中获得的净收益,并辅以可用的信贷便利,将足以满足我们预期的营运资本要求,以及未来12个月正常业务过程中的资本支出。”
“极氪一定是除了特斯拉之外,最早、最快能赚钱的新能源车企。”2023年10月,极氪CEO安聪慧曾立下盈利目标。
在3月份吉利汽车的业绩会上,极氪称,2024年要在销量提升、毛利上涨的前提下,力争实现扭亏为盈(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目标。彼时,安聪慧告诉腾讯新闻《远光灯》,“这一目标比预期提前了一年时间。”
“向上卷、向外卷”,这是安聪慧立下的最新战略方向,既有利润又有销量的海外市场成为重点。
这其中,极氪重点提及了欧洲这一世界第二大纯电市场,2023年销量为300万辆,预计将从2024年的380万辆进一步增加到2028年的67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15.4%。
这也成为极氪重点突破的市场。极氪称,001与极氪X已获得欧盟及联合国的安全认证,并率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开启销售及交付。
按照计划,2023年底,其已在欧洲市场交付极氪001,2024年陆续进入中亚、中东、南美以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年底会覆盖欧洲8个国家。此外,他们正在与自动驾驶公司Waymo合作开发专属车辆,后者正在美国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
相关阅读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511A01K6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位
Empty Ads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