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22|回复: 0

咔兹一口,咬到了炎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7 20:26:39|来自:中国浙江杭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概每个女孩子都有个烘焙梦,途经西饼屋的时候走不动路,甜蜜的味道飘出来,彻底被拴住了脚步。

早些时候家里还没有烤箱,我爸妈也拒绝我“浪费粮食”,跟着生存频道学做家常甜食,便是我最早的甜点发蒙了。

我这双手,不如干脆叫爪子算了,不怪我妈说我浪费粮食,是真的干啥啥不成。
姜撞奶,奶凝不上
杏仁霜,粉和拢不匀,全是疙瘩
煎糍粑,油崩手背上俩洪流泡
包个糖包都漏糖。

在我印象里,我第一次乐成,就是做出一份牛轧糖,是好不掺假的乐成之作,直到这么多年已往,我都记得其时的惊喜。

我做的牛轧糖,是最简单那种做法,棉花糖改良方,简单易上手,按部就班做,想失败都是件难事。

而本来的正宗牛轧糖,其实还挺费劲的,打卵白,熬麦芽糖,不能消泡不能硬,要做出凝固蓬松的空气感。
关于牛轧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相传在1441年在在意大利克雷莫纳发明的。在一个地方贵族的婚宴上,新人获赠一种用蜂蜜、杏仁和卵白制成的糖果。

也有说是中国明朝举人商辂为了感谢文昌帝君托梦使其三元及第,依照梦中作法所做出。以麦芽糖、花生、米等制造,并假造成牛的模样,以是叫做牛轧糖,但厥后由于把糖捏成牛的模样着实不容易,而且生产速度较慢,以是就直接切发展方形的模样出售。厥后有外国传教士将此糖果传播至西方,始成为外国至受接待的糖果之一。

另有一说牛轧糖是十字军东征带回的战利品。数百年来,牛轧糖从东方飘荡到西方,再从西方红回东方。

到底谁是劈头我是没法考据,但是以牛轧糖为奇缘的点心多种多样,单吃裹上江米纸的叫牛轧糖,夹在苏打饼干内里的叫牛扎饼,而按碎果仁裹住饼干的,叫雪花酥。

牛扎饼和雪花酥,有点肉夹馍与馍夹肉的亲缘关系,但是雪花酥的口感要更丰富,能加的材料也更丰富。
我见过加果仁果脯的,加可可粉抹茶粉的,今年着实馋热带水果那股味,折腾出了点不一样的,思路输出给师傅,味道竟然不错。
你有想过,榴莲芒果味的雪花酥吗?

最初计划在榴莲芒果里二选一,厥后受了千层蛋糕的开导,直接做成了一个味,听着有点暗黑,但是一口下去直接置身曼谷陌头。

味道融合得恰到好处,没有怪味也没有臭味,闻着是芒果的酸甜,嚼起来像是围坐在热带水果摊。

牛轧糖奶味很浓,上面撒的奶粉糖霜入口即化,丝滑没有颗粒感。最讨喜的一点是它不甜,我们这次做的时候,千吩咐万嘱咐,少糖,减油,做出来的雪花酥空气感很足,蓬松酥脆。
一口咬下去,先是牛扎的软糯,芒果的酸甜,再是饼干的酥脆,卡兹一下,像是咬到了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