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那些你以为减肥的伪健康食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6:49|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减重的征途中,您还在忧郁地狂吃蔬菜沙拉、硬噎全麦面包吗?有些食物看似健康,实则却是“伪减重”的元凶,让您在不知不觉中越吃越胖。
今天,我们盘点几种常见的“伪健康”减重食物,揭秘它们的真面目,帮您避开这些减重路上的坑!
1. 果味酸奶的热量


(1)糖分超标:果味背后的隐形负担:一杯=5 块方糖
很多人将果味酸奶视为早餐或加餐的健康选择,认为其富含蛋白质与益生菌,有助于肠道健康。很多人以为酸奶比饮料健康,但风味酸奶实在“糖分不少”。举个例子,一盒200克的风味酸奶,标示的“碳水化合物”通常在10~15克/100克之间。而天然乳糖只占其中大约5克,其余大多就是额外添加的糖分了,比如蔗糖、果葡糖浆。粗略一算,整盒酸奶大约含有添加糖16-25g,相称于5-8块方糖,有的甚至比同量的可乐含糖量还高。
你以为本身在增补益生菌,结果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超高糖量,影响减脂进度。普通果味酸奶为寻求酸甜可口的风味,会添加大量白砂糖、果葡糖浆等精制糖。据检测,部分市售果味酸奶每 100 克含糖量可达 15 克以上,远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这些额外的糖分不仅增长热量摄入,还会引起血糖快速波动,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加速脂肪堆积。
除了添加糖,果味酸奶中的 “果粒” 也暗藏玄机。部分产品使用的果粒并非新鲜水果,而是果酱或果脯,它们在加工过程中会参加大量糖分和食品添加剂,进一步提升热量。例如,某品牌草莓果粒酸奶中的草莓粒,实际是经过糖渍处置处罚的果脯,每勺果粒含有的糖分相称于一块方糖。
(2)脂肪与添加剂:
为了提升口感的浓稠度与顺滑度,一些果味酸奶会添加奶油、炼乳等高脂肪质料。这些脂肪多为饱和脂肪,过量摄入会增长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为延长保质期、改善质地,部分产品还会添加增稠剂、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虽然这些添加剂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但长期大量食用,会给身体代谢带来负担。例如,某些果味酸奶中添加的卡拉胶,过量摄入大概影响肠道健康,引发消化不良等问题。
2. 沙拉酱的脂肪含量


很多人减肥的人都会选择将蔬菜沙拉当成低脂减肥餐去吃,确实,蔬菜不含脂肪,热量又很低,看起来确实不错,但蔬菜沙拉内里的沙拉酱可不是个“善茬”。
看似清爽健康的蔬菜沙拉,若搭配不当,反而会成为高热量食物。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沙拉酱。以常见的蛋黄酱为例,其主要成分是植物油、蛋黄和醋,其中植物油含量高达70%-80%。每100克蛋黄酱的热量超过600千卡,相称于 3 碗米饭。即使是标榜“低脂”的沙拉酱,为了包管口感,也会使用大量碳水化合物替代部分油脂,导致热量依然居高不下。
当我们在沙拉中随意淋上几勺沙拉酱时,每每忽略了其带来的高热量。一份普通蔬菜沙拉,若参加50克蛋黄酱,热量会从原本的100千卡左右飙升至400千卡以上,远超一份普通汉堡的热量。这些过量的脂肪进入人体后,若无法及时消耗,便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腹部、臀部等部位,增长肥胖风险。
这哪里是减肥,分别就是在增肥。此外,很多沙拉酱还是由植物油和蛋黄搅拌而成的,含油量一般是80%,而且根本上都是不饱和脂肪,这就不是增肥那么简朴了,吃多了还很容易导致甘油三酯升高,直接危害到我们的心脑血管健康。
3. 果蔬汁的营养真相


(1)营养流失与糖分浓缩
不少人认为喝果汁等同于吃水果,既能增补维生素,又方便快捷。然而,果汁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大量膳食纤维、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水果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增长饱腹感、延缓糖分吸收,而榨汁后,膳食纤维被分离丢弃,仅保留富含糖分的果肉部分。此外,水果中的维生素C在氧化作用下会大量流失,导致果汁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果汁中的糖分被高度浓缩。一杯200毫升的鲜榨橙汁,需要3-4 橙子榨取,其中含有的果糖、葡萄糖总量可达25克以上。与直接吃水果相比,喝果汁时人体会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糖分,导致血糖敏捷升高,引发胰岛素抵抗,长期饮用易增长肥胖和糖尿病风险。营养学界和医学界广泛认为“水果榨汁是最差的吃法”,虽说果蔬汁是鲜榨的,看起来很新鲜,但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果蔬汁都不是100%的纯果蔬汁,很大概含有添加糖,别的水果本身的含糖量也不低。
(2)添加剂与 “复原果汁” 的真相
市售果汁除了鲜榨果汁,更多的是浓缩还原果汁和调配果汁。浓缩还原果汁是将水果榨汁后浓缩,再加水复原,这一过程中不仅营养成分进一步流失,为了改善口感,还会添加白砂糖、香精、防腐剂等。而调配果汁则是以水、糖、酸味剂、色素等为主要质料,参加少量果汁或果汁浓缩液调配而成,其营养价值更低,热量却不低。例如,某品牌橙味饮料,果汁含量仅为10%,其余成分多为糖和添加剂,长期饮用等同于摄入大量 “糖水”。
4. 蔬菜干


蔬菜干因宣称保留蔬菜营养富含膳食纤维,受到很多健康饮食爱好者的青睐。然而,市面上大部分蔬菜干接纳的是油炸脱水工艺,即通过高温油炸使蔬菜脱水变脆。在这一过程中,蔬菜会吸收大量油脂,导致热量大幅增长。例如,每100克普通蔬菜干的热量可达400-500千卡,是新鲜蔬菜的10倍以上。同时,高温油炸还会破坏蔬菜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使其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即使是接纳低温冻干技能的蔬菜干,虽然避免了高温油炸,但为了提升口感,部分产品会添加盐、糖、调味剂等,同样增长了热量和钠的摄入。长期食用高盐蔬菜干,会增长肾脏负担,引发高血压等疾病。
5. 植物基零食的 “健康营销”


近年来,植物基零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 “植物蛋白”“零胆固醇” 等概念吸引消费者。然而,很多植物基零食为了寻求口感,会添加大量油脂、糖和盐。例如,一些植物基饼干、薯片,虽然以大豆、燕麦等植物质料为基础,但为了到达酥脆的口感,会使用大量棕榈油等高饱和脂肪的油脂;为了提升甜味,会添加白砂糖、糖浆等。这些植物基零食的热量和脂肪含量并不低于传统零食,甚至更高。此外,部分植物基零食在加工过程中会添加较多的食品添加剂,长期食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6. 粗粮饼干


粗粮饼干听起来很健康,富含膳食纤维,适合减重人群食用。然而,市面上的粗粮饼干为了口感会参加多种食品添加剂和多种油脂举行烘焙。结果,粗粮饼干变成了高油高脂高热量的食物,而且还大概含有反式脂肪酸。吃上几块,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代谢掉这些热量。
面对这些披着 “健康外套” 的伪健康食品,消费者需要练就一双 “火眼金睛”。在选购食品时,应仔细阅读食品标签,关注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优先选择配料简朴、低糖低脂的产品;同时,回归天然食材,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包管均衡饮食。记住,真正的健康食品无需华丽的营销包装,遵循食物的天然属性,才是保持健康体重和良好身体状态的关键。
7. 乳酸菌饮料
有很多乳酸菌饮料在宣传时都号称“富含几百亿活性乳酸菌”,也是由于这个广告语,导致不少人都以为它能保护肠胃、促进消化。
事实上,大多数带有“饮料”字眼的都非酸奶,而且不是全部的乳酸菌都是益生菌,它们中大部分很大概是普通乳酸菌。
普通乳酸菌的主要功能每每只有增强饮料酸甜可口的风味,而对肠道的保健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就算真的是乳酸菌,也不一定对肠道有保健作用。由于乳酸菌菌种需要在低温环境下才可以存活,而且菌种需要到达一定量级才能到达肠道。别的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乳酸菌饮料为了中和乳酸菌发酵带来的酸味,会在制作时添加大量的糖。这时,保健肠道的效果不仅没实现,摄入的糖分反而还超标了,我们却还在沾沾自喜,以为本身喝的是健康饮品。
总的来说,实在市面上另有很多“伪健康”食品,比如素鸡素鸭、果粒酸奶、果脯蜜饯和花式麦片等等,我们在消费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否则健康没获得,最后反而还适得其反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0A05IY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