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6日下午,市民王先生在大连西山水库发现一群体形较大、通体黝黑的无鳞怪鱼,经专家鉴定确认为原产非洲的埃及塘鲺,推测为人为放生所致。
西山水库惊现成群“超大怪鱼”
5月6日下午,市民王先生来到风景奇丽的西山水库散步。正当他沿着岸边欣赏波光粼粼的湖面时,突然被水中一群游动的黑影吸引了注意力。
王先生对大连各大水域的鱼类比较了解,但眼前这些鱼却让他感到陌生:“满身漆黑,流线型身体游得特别快,最奇怪的是身上竟然没有鳞片。”
“这绝对不是本地原生鱼种,很大概是有人违规放生的。”王先生忧心忡忡地表示,当时肉眼可见的就有六七条,水下大概还潜伏着更大种群。
专家确认系外来物种埃及塘鲺
大连自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宏龙在仔细分析王先生提供的影像资料后确认,该鱼种为革胡子鲶,也称埃及塘鲺,属于鲶形目胡子鲶科。

埃及塘鲺因其适应性强、食性杂,不仅会与同生态位的本土物种竞争,还会大量捕食各类水生生物,消耗自然生物资源。它们离水不易死亡,甚至在原产地能像攀鲈一样,从干枯的水塘迁徙到邻近水体。
李宏龙分析,王先生在西山水库发现的埃及塘鲺应该是有人放生的,而通常环境下,埃及塘鲺最适水温为25℃至30℃,尽管其适应性强,甚至可以在7℃至38℃的温度范围内生存,但是在大连地域难以自然越冬。
记者观察发现,此前国内有人购买埃及塘鲺放生,最终被追责。江苏常州的徐女士擅自将2.5万斤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水系的埃及塘鲺放生到长荡湖。
2023年2月3日,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公开审理这起天下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并当庭宣判:依法判处徐女士负担因其非法投放外来物种革胡子鲶所造成的生态资源丧失、服务功能丧失、事务性费用以及惩罚性赔偿共计5.8万元,鱼贩子刘某负担连带赔偿责任。————————————————————来源:半岛晨报
编辑:王娇 审核:郭宁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2A01YRM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