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注意!这树上结的可不是大葡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末夏初的绿地陌头,运气好的话,就可以看到这样一棵树,郁郁葱葱的枝叶里,隐藏着大颗大颗的紫黑色果实,浑圆饱满,仿佛一串“大葡萄”。




这是什么呢?|图源:臧德奎

众所周知,葡萄是藤本,成串的果实也是整个花序发育而来,断不是这样一颗颗生于树上。那么,这么肖像的树生“大葡萄”,又是何方神圣呢?另有一个更紧张的题目——好吃吗?



这才是葡萄 | 仪小梅 摄


名满天下的香花



虽然它结籽你没咋见过,可是它的花你一定见过,名字也是如雷贯耳!



图源:臧德奎


没错,它就是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桂花在《中国植物志》中记录为木犀,是木犀科木犀属的小乔木。得名“木犀”,是因其木材纹理像犀牛角,也作“木樨”,但是民间更习惯于称之为“桂花”。



桂花 | 图源:臧德奎


桂花枝条横截面 | 王金虎 摄

而桂花也不负花名,一到秋日,满树繁花,馥郁飘香,成为文人墨客争相歌咏的对象,也为各色美食成就点睛之笔。能荣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也足见民间对桂花的喜爱。



中华传统美食桂花水晶糕 | 图源:版权图库

神机密秘的果,能吃吗?



花你认识了,而你看到的“大葡萄”就是桂花的果实,俗称“桂籽”。桂花在秋日开过花后就开始结籽了,最初的桂籽像青色的小橄榄,次年三、四月左右成熟,便出落成了紫黑色“大葡萄”的模样。



未成熟的桂籽 | 图源:臧德奎

与葡萄的浆果类型不同,桂花的果实是一种核果。核果是由单心皮或合生心皮雌蕊发育而成的肉质果实,通常的特征是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多汁,内果皮木质化形成核,核内有 1 粒种子。像我们常吃的桃、杏、李、梅、樱桃就是典型的核果。桂籽外形椭圆柱状,成熟时候的果长 1.5~2.3 厘米,外果皮的颜色由绿色渐变为紫黑色,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葡萄”了。



成熟的桂籽 | 徐珊珊 摄

这样的“葡萄”,甚至还可以晒成“葡萄干”,或者更像“西梅干”……



晒干的桂籽 | 仪小梅 摄

至于味道嘛,冒昧尝了一下,竟有一丝丝甜,另有些木木的,总结起来,“就像在啃被水冲淡的甘蔗渣”。另有很多人说桂花的果实涩涩的,到底是甜是涩,不信邪的你不妨自行尝试哦!

绿地里的时尚“文玩”



桂籽之所以没有被当成桃、杏、李这样的水果来食用,一是可能没那么好吃,另有一个原因,就是桂籽的果核(种子以及包裹着种子的骨质内果皮共同组成的结构)很大,基本占了整个果实的 2/3 以上,也就是“无肉”可图了。



徐珊珊 摄


桂籽的果核很有特点,外形为纺锤形,呈现柔和的黄色或米黄色,外貌长着 7~9 条像叶脉一样弯弯曲曲的竖纹,形成“纵棱脉纹”。这么好看的“硬核”纹路,文玩爱好者们怎么能放过呢?



果核上拥有丰富的纹路 | 仪小梅 摄

在树底下,有时候就能遇见已经脱去外果皮和中果皮的果核,捡起一捧,回家洗干净穿成串儿,妥妥的一串文玩传家宝,是不是又省了一个亿!



桂籽手串 | 仪小梅 摄

剖开骨质坚硬的内果皮,就能看到隐藏在其中的桂花种子了。1 个果核里只有 1 枚种子。外种皮土褐色,外貌有纵深的纹路。



桂花种子 | 仪小梅 摄

种子里含有明显的胚和饱满的胚乳,胚乳为种子萌发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桂花种子的胚和胚乳| 仪小梅 摄

桂籽真“贵”



俗话说“铁树开花寻常见,桂花结子无处觅。”铁树是出了名的难开“花”,岂非桂花结籽比铁树开“花”还要难?因为罕见,“桂籽”又谐音“贵子”,所以自古以来,桂花结籽就被认为是珍贵吉祥的优美景象。



桂籽谐音“贵子”| 图源:臧德奎

为什么“贵子”这么难过?这还得从桂花的繁育系统开始提及。


桂花的繁育系统极为特殊,一类桂花树上只开雄花,一类桂花树上开两性花,这样的开花类型就把桂花分成了雄株和两性株。雄株和两性株在花芽分化的早期并没有区别,分歧发生在花芽分化的晚期。雄株的两心皮未能愈合,导致雌蕊败育,花发育为雄花(甚至在极特殊情况下,你还能看到雌蕊退化成叶片的样子);两性株的两心皮正常愈合发育成 1 个完整的雌蕊,花发育成两性花。


这种同一物种同时拥有雄株和两性株的现象叫做“雄全异株”,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繁育系统(目前明白报道的功能性雄全异株不足 20 例),它被认为是雌雄异株和两性同体之间的过渡类型之一,在植物繁育系统的演化方面具有紧张意义。



图源:臧德奎



四序桂的花雌蕊退化成叶片| 图源:臧德奎

根据对 6 个桂花野生居群的观察,桂花种群内雄株的比例从 0 到 0.62,均匀值为 0.51,也就是说天然居群中雄株的比例差异较大,从低于两性株至略高于两性株,在 6 个野生居群的整体水平上统计均匀值靠近于 1:1



6 个野生桂花居群中雄株与两性株分布情况 | 来源:文献 1

但是,在以人工栽培为主的桂花居群中,大家看到的往往都是雄株,而非可以效果的两性株。这是因为,人工栽培的桂花多是通过扦插等营养繁殖而来,其母株通常会选择花瓣会在花末期大量脱落的雄株,以便于对花的采集和使用,而非花瓣不易脱落或者不脱落的两性株。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家对桂花开花习以为常,却觉得桂花结籽就是奇景了。能结籽的两性株少了,天然结的籽就变成“贵子”了。



桂花的干花与鲜花 | 图源:版权图库

在应用上,用于药品、食品和香精等产品开辟的花,也多来自雄株,两性株多被用于种子繁殖以选育新的品种。近年来,苗木市场对有着优美寓意的结籽桂的青睐,以及愈加成熟的品种选育和栽培技能,也让城市绿化中性状优良的两性株种植量越来越大,于是城市中桂花结籽的现象似乎越来越常见。


桂籽的妙用



桂籽除了是保育桂花基因多样性的紧张宝库,另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桂籽中含有三萜类、环烯醚萜苷类、黑色素类、黄酮类、红景天苷类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抗炎作用。此外,桂籽皮中的黑色素、原花青素也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药理活性,开辟使用价值极大,可以被应用到食品和化妆操行业等多个领域。



奇奇怪怪的桂籽| 图源:臧德奎

至于这棵树上结的桂籽如此奇怪,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颜色也不一,到底是为什么呢?评论区期待你的讨论!



参考文献
[1] 郝日明等. 野生桂花繁育系统的观察和研究[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1, 20(1):17-24.
[2] 赵宏波等. 中国野生桂花的地理分布和种群特征[J]. 园艺学报. 2015, 42(9):1760-1770.
[3] 张成等. 雄全异株桂花不同花期光合和内源激素的变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天然科学版). 2022, 46(5):75-80.
[4]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 中国木本植物种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 2001.
[5] 臧德奎. 桂花品种分类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4.
[6] 徐沂春. 桂花遗传多样性及不同性别花的花芽特性[D]. 浙江农林大学. 2013.
[7] 吕伟等. 桂籽中有效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医学版. 2019, 33(1): 90-92.
[8] 乔春林等. 八月桂花籽的化学成分研究[J]. 合成化学. 2015, 23(9): 854-857.


策划制作
来源丨上海天然博物馆(ID:snhm01)
作者|仪小梅上海市建立用地和土地整理事件中心高级工程师;徐珊珊上海天然博物馆展教中心副研究馆员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林林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3A05OLG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