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宇宙终结日期揭晓:科学家警告“比预期更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1:04|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家们发现,宇宙的衰变速度比他们想象的要快得多,并准确地指出了宇宙消亡的时间。
荷兰拉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宇宙中全部的恒星将在1万亿年内变暗,但这比之前预测的10万亿年要短得多。他们认为,驱动宇宙终结的过程与霍金辐射有关,即黑洞通过辐射逐渐“蒸发”直至消失。
过去,霍金辐射被认为是黑洞独有现象,但研究表明,中子星和白矮星等天体也能以类似方式蒸发。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超新星爆炸后坍缩而成,白矮星则是如太阳般的小恒星演化末态。这些“死星”虽能存续漫长时间,但一旦不稳固,将逐渐消散或爆炸。
研究称,测算中子星和白矮星的消亡时间有助于推算宇宙最长命命,由于它们是最后熄灭的恒星。首席研究员、拉德堡德大学射电天文学教授海诺·法尔克表示,早期研究未考虑霍金辐射,高估了宇宙寿命。通过计算中子星和白矮星的辐射衰变时间,团队得出宇宙将在5亿年内终结。


法尔克在声明中说:“宇宙的终结比预期早得多,但幸运的是,这仍需极漫长的时间。”
1975年,斯蒂芬·霍金提出,黑洞边缘可形成临时粒子对,一个被吸回黑洞,另一个逃逸形成霍金辐射,挑战了黑洞引力不可逃逸的传统认知。随着粒子逃逸,黑洞逐渐衰减,这也与爱因斯坦相对论中黑洞只增不减的观点相悖。
研究团队基于2023年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的结果,提出全部具引力场的天体均可通过类似过程蒸发,且蒸发速率仅与密度有关。此发现为将霍金辐射应用于中子星和白矮星提供了基础。新研究已获《宇宙学和天体粒子物理学杂志》接受,预印本存于arXiv。
尽管宇宙寿命被大幅缩短,人类无需担忧近期终结。但研究为霍金的争议理论提供了新视角。合著者、数学教授沃尔特·范·苏伊勒科姆表示:“通过探索极度情况,我们希望更深入理解霍金辐射,揭开其神秘面纱。”
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故事;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热点!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3A09GDO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