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4|回复: 0

李嘉诚七折抛售北京房产,公司将注册地迁至开曼群岛,资本撤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1:5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2日,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集团(以下简称“长实集团”)在北京核心地段大幅贬价出售房产的消息引发热议。
据报道,长实集团某高端项目单套房源最高直降100万元,总体售价接近七折。
这一活动在当前“稳固楼市”的政策背景下显得尤为罕见。为何李嘉诚会在此时选择贬价出售?这背后毕竟是单纯的商业决策,还是资本逐步撤离中国市场的信号?本文将从多角度剖析这一事件。


李嘉诚的内地投资与退出信号

李嘉诚在内地投资房地产已有二十余年历史。早在2001年,长实集团以每平方米1750元的楼面价拿下北京核心地段的一块土地。
然而,这块地迟迟未开发,直到2023年才正式开盘,彼时该地区的平均房价已超过7万元/平方米,增幅接近40倍。
这种“捂盘惜售”的做法固然合法,但客观上推高了地区房价,与政策稳固楼市的初志背道而驰。
近年来,李嘉诚逐步出售内地资产的行为屡次引发舆论关注。
从早期出售上海、广州等地项目,到此次北京楼盘“割肉”贬价,每一次动作都被视为其逐步撤离内地市场的信号。
尤其是2015年,长和集团将注册地迁至开曼群岛,并剥离部分子公司资产,这更让外界对其意图产生猜测。
贬价背后的市场与财务逻辑



北京房地产市场近年来逐渐从高峰回落,尤其是在“房住不炒”政策指导下,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明显增加。
根据市场数据显示,北京核心地段的房价虽仍保持高位,但成交量已出现萎缩。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长实集团选择大幅贬价被以为是一次“策略性销售”。


据业内人士透露,长实集团北京项目的回报已远超预期,当前退出可以实现资金的快速回笼。
结合长实集团近年来的财务状况,其资产负债率较低,现金流稳固,出售高回报资产或是为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布局海外市场提供资金支持。


然而,这种“夺目”的商业决策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下却引发了更多质疑。部分观点以为,在国家强调“稳固楼市”的关键时期,长实集团的贬价行为可能对市场信心造成冲击。
政策与羁系:李嘉诚行为的争议

从政策角度看,李嘉诚的操作方式虽不违法,但却利用了政策的漏洞。比方,早在2010年,中国出台土地闲置政策,要求土地必须在两年内开发,否则可能被收回。
李嘉诚通过分批开发的方式规避了这一政策,尽管合规,但间接推高了地区房价,影响了市场供需平衡。
此外,长和集团近期在处理海外资产时,也被中国市场羁系部门告诫“不得规避国家审查”。尽管李嘉诚并未正面澄清相关质疑,但其一系列资本调整动作,包括出售海外港口资产和削减中国区港口持有比例,都让人不禁联想到其是否有意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商业决策还是资本撤离?

对于李嘉诚的贬价行为,外界观点不一。一部分人以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商业决策。在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企业选择减少高风险市场的暴露、增加流动性是合理的做法。


但也有批评声音以为,李嘉诚的行为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国家多次强调“稳固楼市”的背景下,长实集团的贬价行为可能对市场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被解读为资本外流的信号。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当下,这种活动更可能引发外界对中国市场的不必要担忧。
结语:市场在看,国家也在看

李嘉诚七折抛售北京房产的行为无论是出于商业考量还是其他因素,都已成为舆论关注的核心。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如何平衡商业长处与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命题。
对于李嘉诚而言,他的每一步动作不仅是市场观察的风向标,也是国家羁系的重点。如果其行为对市场稳固和国家长处造成影响,未来可能面临更严格的政策羁系。
至于李嘉诚与内地市场的关系将如何发展,仍需进一步观察。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4A0870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