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1
周末的时候,我跟小小鱼在商场里玩了一圈后,去了一楼边角的玩具店。我在等小小鱼挑玩具时,也会四处看看。忽然听到一位妈妈在大声地跟一个小女孩说:“你买那个干什么!这么贵!”“看上去还这么成熟,放回去!”一个大概跟小小鱼年龄差不多的女孩,转身就朝门口跑了过去,应该是把手上的物品放回货架。我有点好奇,便过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原来是一个褐色的小发夹,标价12.9元。我觉得那是一个很悦目的发夹,小女孩扎起来挺好的。代价也还好吧。但她还是乖巧地将它放了回去。看到她这个样子,我在想这个女孩内心是怎样的呢?是真的喜好,却因为妈妈的缘故放弃了,或者仅仅是看看,征询一下妈妈的意见?这个我也不得而知。但是如果父母一直这样做,会怎样呢?2
如果父母总是否认或者拒绝孩子的需求。告诉他们,这个太贵了,这个不行。长此以往,会造成孩子内心的一种匮乏感。我有一个朋友说过自己的故事,小时候他喜好悦目的鞋子,可父母却任意给他买,还把哥哥那些磨损严重的鞋子给他,说凑合着就行,反正脚长得快,买了鞋子过不了多久就穿不了,简直是浪费。衣服也是这样,经常是捡剩下的穿,到了过年,一家人去买新衣服,终于有机会买自己的衣服,可妈妈还是买的大码,自己穿上去就像套了一件大褂子,一点也不合身。妈妈的解释是这样子明年还可以继续穿。
他说真的不希望自己长太快,这样就能穿合脚的鞋和合身的衣服了。
而成年后的他,穿衣妆扮讲究而精致,比女孩子还心细。
他说自己每月的工资会有很多用来买衣服和鞋子。
虽然家里的鞋柜和衣柜都快塞满了,却还是停不下来。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总觉得缺点什么,内心没那么的快乐。

3
随着这种匮乏感一起出现的另有“自我否定”。父母的否定和拒绝,也会让孩子感受到一种暗示——“我不配拥有好的东西”的心理。有一位妈妈曾跟我交换过这个问题。她说有一次带儿子去一家水上乐园玩。在外边的大池里玩得很开心,然后到了一个水上城堡的门口,因为游乐设施很多,要额外收费。大人孩子一口价,将近500元每人。隔着围栏听到里面的欢呼声,儿子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当他看到门口要收费的告示,发现他快乐的表情一下子消散了。然后转过头,朝妈妈咧嘴笑了笑,“妈妈,我们走吧,去玩其他的。”看到懂事的儿子,她说自己内心有点难受。因为平时上班没时间带孩子玩,可儿子却很懂事,知道家里条件一般,爸妈上班辛苦。贵一点的玩具他都不要,好像要花钱的地方,他都自发地避开。“妈妈,我觉得我不配去这里面玩,门票太贵了,会把我们家的钱花掉!”听到这句话,感觉自己的眼泪都要出来了,不知道怎么说。儿子肯定想去里面玩,却要担忧钱的事。可能是自己平时的言行让孩子有经济压力了。末了,她还是决定带孩子去玩。因为难得陪孩子来一次。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你值得拥有那些美好的东西。”你可以去玩,不需要否认自己,我们并不差。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去感受到积极的爱和引导,而不是否认和打击。这位妈妈做得很对。我们应该为孩子的内心撑起光明的天空,而不要让小小的他们变得忧心忡忡。
4
另外面临孩子的需求,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己做选择,并且尊重孩子的选择。
比如带小小鱼买玩具,我一直都是让他自己选择。而且我看到喜好的,也会买一个回去。在这件事上,我俩真的是高度默契,也许这就是男孩们为什么喜好跟爸爸一起逛玩具店的缘故原由吗。鱼妈有时会催着我们“快点,快点!”就好像她买衣服时,我们会在门口催她的一样。看到我们选择的那些玩具,妈妈有时会惊讶,“搞不懂你们喜好这些!”“哈哈,我们就是喜好这些!你慢慢就懂了。”“你不懂也没关系,反正我们喜好啊!就好像你也有自己喜好的东西,而我们却不喜好。”儿子补充道。“对,你可以选择自己喜好的东西!”“不外,有时也可以跟我们探究,听听我们的建议。”我说其实,养育孩子时,父母岂论贫富,都可以告诉孩子:你值得拥有这些美好的东西,不要内疚。只要不是铺张浪费和满足虚荣心的攀比,可以偶尔花点钱给孩子买点好礼品,或者吃点好的。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自己好一点,犒劳一下自己,这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肯定——我值得拥有这美好的东西和美好人生。这样,孩子才会充满自大和快乐。[color=rgba(0, 0, 0, 0.9)]
(本文为鱼爸原创, 图来源网络,公众号转载可联系授权,欢迎个人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新书《真希望我爸爸读过这本书》热售中,点击下方小程序可参团购买,谢谢支持,一起发展。
支持原创就在文末点赞,赞赏鱼爸,欢迎留言!您 所见到的,也许就是朋友需要的! 分享吧
你好,我是二胎奶爸,家有“恐龙专家”小小鱼和“车车迷”小小谦,很幸运与你相遇。鱼爸曾是童书编辑,非常喜好孩子这个神奇的群体,后来回家全职带娃。
下面这8篇文章我猜你会喜好 201:请尊重孩子的磨蹭,大部门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202:致每个陪睡的妈妈,全世界欠你一个拥抱
203:跟孩子哭穷,到底有多可骇?
205:内心强大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206:家有男孩,请好好“说话”
207:好好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
117:养男孩,三岁时需要一个关键转变!
118:千万不能错过孩子阅读的黄金十年!
120:爸爸,决定一个家的温暖!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7A021JO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