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暴雨后方寒气团接棒,北方高温区骤然变天
5月22日,伴随着江南强气旋的生成和东移,大范围的暴雨乃至局地特大暴雨席卷南方多个省份。而在这场剧烈天气剧变背后,一个更深条理的天气主角也浮出水面:来自新疆方向的冷空气已开始全面发威,并开始迅速改变我国中东部的气温形势。
这一波冷空气原本是盘踞于新疆的高空涡旋,受高原槽配合,在西风动力机制下顺势东移,不仅与江南气旋形成联动,还有用抑制了前期肆虐华北、黄淮等地的干热气团。从温度变幅图上可见,一片巨大的蓝紫色区域正以铺盖之势覆盖我国北方大部,这片区域曾是干热天气最强的控制区,如今却迎来急转直下的气温骤降。
以山西为例,22日下午山西中部多个城市的气温与前一日同期相比广泛降落20℃以上。其中,介休市5月21日下午高温一度飙到38.7℃,而到了22日同一时段却只有10.9℃,降幅达到27.8℃,几乎从盛夏直接跳水至早春状态。腰斩已不敷以形容这场极端降温,甚至有人戏称“一觉醒来,从空调房变成暖气房”。
此外,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以及陕西东部等地也出现了类似的气温断崖式下跌。这种剧烈降温配合降水和云层覆盖,不仅将干燥高温气团彻底排除,还有用改善了持续多日的空气干燥状况。可以说,这是一次极速反转的天气转换,不仅把气温拉下来,还将整片大气状态重置了一遍。
二、冷空气南下步步为营,南方即将迎来干凉“短假期”
在强大的江南气旋逐步东移入海之后,其西侧空出的区域迅速被偏北风占据,冷空气开始顺势南压,继续往南渗透。据最新气象资料显示,5月23日至24日期间,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被北风主导,华南北部和江浙沪地区也将在这轮冷空气影响下迎来一段久违的凉爽天气。
此次冷空气的特点并不在于极寒,而是偏于干爽,主打“舒适清新”。在连续多天强降雨和闷热压抑的天气之后,这波冷空气带来的偏北风将迅速扫清低层湿热气团,让南方大部分地区终于得以从暴雨和闷湿中喘息。
特别是在江浙沪一带,不仅气温降落明显,还可能出现阵风风力达7-8级的情况。这对沿海区域的航运、户外活动等可能造成短时影响,但对空气质量提拔、地表降温及农业病虫害防治都有不小帮助。而广西北部、湖南南部以及江西中部等区域则将经历5月下旬中难过的清凉时段,白天气温多维持在25℃上下,夜间更低,有利于农作物恢复生长。
5月24日—26日,这股冷空气影响范围将覆盖南方大部地区。届时,长江流域以南不少地方将连续保持少云少雨、空气干爽的状态。我们在此提示,在经历暴雨洪涝之后,这段干凉期不仅有利于灾后恢复和清理工作,也有助于缓解高湿度环境带来的健康问题。不过,要留意昼夜温差较大,早晚仍需留意添衣保暖。
三、干凉时间有限,28日季风来袭引爆龙舟水主场
虽说这一波冷空气确实为南方打开了短暂清凉窗口,但这片刻的宁静也只是更猛烈天气节奏到来前的蓄势。根据超级计算机分析,自5月28日前后起,南海及印度洋西南季风将出现明显爆发特性,西南气流将如脱缰野马一般疾驰而至。一旦南海夏季风正式爆发,华南将迅速从干凉转为闷湿,并进入一年一度的“龙舟水”高发期。根据历史资料分析,龙舟水阶段降水常具备以下三个特点: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高、突发性强。气象意义上“龙舟水”一词,正是指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这一阶段南方集中性强降雨,而今年的爆发时点可能恰恰锁定在5月28日之后。
高空动力条件来看,届时将有新的高原槽东移配合季风水汽,预计华南、江南、贵州、广西北部等地将率先进入多轮强降雨循环之中。这不仅意味着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再次抬头,也标记着今年的梅雨季、龙舟水即将正式登场。尤其是地质结构复杂、前期雨水丰沛的广西东北部、江西西部及湖南南部等地区,需要特别提高警惕。
此外,在南海季风全面爆发背景下,副热带高压也将逐步增强并北抬,整个华南区域湿热气流将源源不断向北推进。我们提示,这种“湿热+不稳定”的格局非常得当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意味着暴雨、大暴雨甚至局地特大暴雨的概率正在快速上升。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22A09TYU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