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射电图像揭示了一个异常暗淡且对称的超新星遗迹,这个被定名为“Telios”(希腊语"完美")的天体正埋伏在银河系银道面下方。但科学家尚无法确定其确切位置、真实尺寸及形成机制。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边缘发现了一个近乎完美球形的超新星遗迹,这个诡异的天体正散发着微弱光芒。然而,这个幽灵般天球的实际大小、距离地球多远,以及如何形成如此异常对称的结构,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科研团队将这个编号为G305.4–2.2的天体定名为“Telios”。它由西澳大利亚的ASKAP射电望远镜在为"宇宙演化图"项目观测时捕获。作为超新星遗迹(SNR),它本质上是恒星爆炸后向外扩散的气体和辐射云团。
尽管大多数超新星遗迹因爆炸冲击波向各方向扩散而呈现类球体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云团会逐渐消散,或受其他爆炸及恒星风影响而发生形变。像Telios这样险些毫无瑕疵的完美球形遗迹实属罕见。
研究团队在5月7日发表于预印本平台arXiv、即将刊载于《澳大利亚天文学会会刊》的论文中指出:"该天体展现出惊人的圆形对称性,堪称银河系内已知最靠近正圆形的超新星遗迹之一。"
与其他超新星遗迹相比,Telios的极低亮度也显得不同寻常。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暗示其处于极年轻或极古老的状态。鉴于其完美形态,更可能是前者 —— 因为多数遗迹会随年龄增长而丧失原有形状。
亮度不敷导致难以测定Telios与地球的准确距离,这也使其实际尺寸布满不确定性。科学家估算其距离可能在7170至25100光年之间,对应的直径范围则为45.6至156.5光年,相当于太阳系大小的数十倍。
这个天体位于银河系银道面(银河系大多数天体所在的盘状结构)下方。虽然这种特殊位置增加了测距难度,但Telios仍属于银河系成员。其下方位置可能暗示形成环境的特殊性,毕竟红巨星在银道面外较为罕见。
完美球体的形成之谜
球状超新星遗迹极为稀有。此前仅在银河系的卫星矮星系中发现过类似案例,如位于小麦哲伦云的SN1987A和MC SNR J0509-673,以及今年初在大麦哲伦云发现的SNR J0624-6948。
完美球体可能通过两种机制形成:大质量红巨星坍缩引发的核心坍缩超新星,其冲击波将物质向外推送;或是白矮星剧烈爆炸产生的Ia型超新星。后者作为"标准烛光"被广泛用于宇宙学重大问题的研究。
研究团队倾向认为Telios属于Ia型超新星遗迹,因为银道面外红巨星数量稀少。但关键证据 —— 通常位于遗迹中央的恒星残骸 —— 尚未被发现。论文夸大:"尽管Ia型起源可能性最大,但目前缺乏直接证据,需要更高敏捷度与分辨率的后续观测来验证。"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23A01N7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