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深圳不少家长反馈
人类幼崽突然蔫了吧唧的
像泄了气的气球
结果送去医院一查
放倒他们的
正是感染性极强的
“疱疹侠”
(疱疹性咽峡炎)



没错
广东疾控提示:
目前广东省已进入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
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易感染
各位家长特别注意预防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有什么症状和特点?
要怎么做好护理?如何预防?
跟南都君一起来了解
每年4-7月是高发季候
感染性和流行性极强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都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性。
该病出现感染性和流行性极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疱疹液及被其污染的手、玩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免疫力低下的成人(如产后妈妈)也可感染,每年4-7月是高发季候。

新华社照片
中招后主要体现为发热、咽峡部疱疹、咽痛、流涎、因咽痛影响进食。单纯疱疹性咽峡炎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引起的并发症较少,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危及生命。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疱疹性咽峡炎与口腔溃疡的区别。图源:深圳疾控



图源:广东疾控
主要病程——
- 潜伏期(3-5天):可无任何症状,但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
-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可达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 溃疡期(3-4天):低烧或退烧,水疱破溃形成为浅溃疡,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征象。

图源:广东疾控
孩子“中招”该如何护理?
1
勤测体温
注意患儿体温变革,防止高热惊厥。患儿体温超过39℃时,应服用退烧药,或通过冷湿敷法、温水擦浴法进行降温。
2
多喝凉水
热水会加剧患儿口腔疼痛,鼓励多喝凉水,可多次少量喝水。
3
清淡饮食
抱病期间注意休息,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味道要清淡,温度偏凉一点。
4
避免外出
抱病期间尽量避免外出,暂不与其他儿童接触。
5
密切关注
密切关注患儿的精神状态,若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别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该病感染力较强
患儿需要1-2周隔离
[color=rgba(0, 0, 0, 0.8)]疱疹性咽峡炎有较强的感染性,发病后,可通过咽部分泌物和粪便排挤病毒,呼吸道排挤病毒一般持续1-3天,粪便持续排毒时间可长达2-3个月,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感染性最强。
[color=rgba(0, 0, 0, 0.8)]所以,一般需要2周时间居家隔离,以免感染给他人。
[color=rgba(0, 0, 0, 0.8)]大家也不必过分恐慌
[color=rgba(0, 0, 0, 0.8)]提前做好预防很重要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color=rgba(0, 0, 0, 0.8)]虽然疱疹性咽峡炎在5岁以下孩子中高发,但成人也易感,尤其是免疫力弱的成人更易感,好比孕妇和产后妈妈。
[color=rgba(0, 0, 0, 0.8)]成人感染后通常不会发病或者只出现较轻的症状,但是会把病毒感染给孩子。
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预防
▼
1、多通风,在疾病高发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3、孩子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5、6月龄-5岁的适龄儿童可接种EV71灭活疫苗(但请注意,不同疫苗产品的适种年龄略有不同),预防由EV71病毒所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减少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最后提示大家
手足口病也处于流行高峰期
它和疱疹性咽峡炎是“表兄弟”
引起感染病原体、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流行季候……
都是一样一样的
同样要注意做好防护哦!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图源:深圳疾控
快转发文章出去
提示更多人注意防护!
南方都市报(nddaily)、深圳大件事(nandusz)、N视频报道
综合:南都官微运营部 李晶
泉源:广东疾控、深圳疾控、新华社等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630A025Y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