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两幼童相继感染“食脑虫”病情危急,专家:尽量避免孩子“野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福建一5岁女童在游泳时感染阿米巴原虫症(俗称“食脑虫”)的消息登上热搜,而安徽合肥一位家长也发帖求助称,自己的6岁儿子感染狒狒阿米巴原虫,目前已转至上海治疗。7月2日上午,该家长告诉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经过药物治疗,孩子已经退烧,不外还未脱离危险。国内连续出现两例罕见的阿米巴原虫感染。专家称,“食脑虫”感染是小概率变乱,但家长还是要留意,避免孩子去湖泊、溪流等天然水域游泳。
6月出现两例阿米巴原虫感染
7月2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安徽合肥的朱密斯,她目前正在带着6岁的儿子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进行治疗。
朱密斯介绍,6月17日孩子突然发烧,还伴有头痛,6月18日-20日分别在合肥市当地多家医院进行了检查,都说是病毒感染。6月23日又到安徽省儿童医院住院,一直没有查到具体病因,孩子还是一直发烧,6月27日转院至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治疗,6月30日通过腰穿脑积液检查,才确定是感染了狒狒阿米巴原虫。


孩子感染阿米巴原虫,朱密斯发帖求助。网络图
“体温最高曾到39度6左右,从前天晚上到本日没有发烧,医生说是他自己身材在恢复,可能也有用药的原因,目前精神状态还不错,就是走路有些不稳。”朱密斯说,“我们以为退烧后的孩子就要好了,可是医生找我们谈话,说这个病太可怕了,医院也在紧急联系对应药企,寻找正规途径购买特效药。”
朱密斯透露:“(本日)下午医院会请一些专家过来会诊,张文宏医生可能会过来。”
7月2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确实有一位患儿因阿米巴原虫症在医院进行治疗,但涉及隐私对于具体会诊和治疗环境不便透露。
除了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治疗,朱密斯还在网上发帖寻求特效药物。


朱密斯儿子的检测报告单。受访者供图
两名孩子家长寻求特效药
此前福建一名家长在社交平台的求助称,5岁女儿在6月22日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的环境(曾于6月7日和6月14日游泳和泡温泉),23日住院后出现抽搐,随后昏迷不醒,并转入重症监护室,6月27日被检测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环境非常危急。最后通过网友帮助,用空运的方式购得一些治疗药物,相关新闻也登上了热搜。


近日,福建一家长发文求助,称女儿感染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网络图
医疗大V、药物学博士、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医疗中心资深药剂师江凯文此前曾表现,自己所在医院有过救治阿米巴原虫感染患者的例子,也已经向朱密斯和福建家长提供了药物治疗方案,虽然两个孩子都是阿米巴原虫感染,但是男孩患的是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致病原为狒狒阿米巴原虫),女孩患的是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致病原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男孩环境也很危险,但应该另有救。
朱密斯向上游新闻记者证实,自己和福建那位抱病孩子的家长都向江博士发出了求助信息,对方也都提供了相应的治疗方式和药物名称。自己已经联系上了福建这位家长,也得到了一些对方找到的药物。
据《科学》2023年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研究人员在筛选了数千种化合物后发现,与其他药物相比,中国一款名为APL-1202(硝羟喹啉)的在研膀胱癌治疗药物,展现出对阿米巴原虫感染具有一定的治疗潜力。随后,美国医疗团队向中国相关药企发出紧急救济请求,给药后患者恢复环境良好。
今年初有媒体报道称,该企业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公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为8名阿米巴原虫病患者提供了类似的用药救济,包括美国2名、南非1名、中国5名。这8名病患中,目前有一半还在生存期。
目前,福建患儿的家属推辞媒体采访,不外近日他们发帖称,已经与相关药企取得联系,但该药在国内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而且只针对成人。“想推动申请的事宜,但还没想好该怎么做。”
专家建议夏天避免除天然水域游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曾表现:“在中国,‘食脑虫’(感染)属于罕见变乱,感染概率极低,一年到头全国也难得见到几例,感染者中多见幼儿、青少年群体。如果得了这种疾病,一旦(虫体)进脑,病死率很高,发病后病情常在一周内迅速恶化。”


“食脑虫”通常通过鼻腔进入大脑,引起脑实质损害。据央视网
目前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结果如何?王新宇说,国内有抢救成功的报道,医生会根据患者环境,通过多种药物联互助用、控制颅内压等手段挽救患者生命。关键还是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据报道,202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曾收治了一例阿米巴原虫感染患儿,经过医生们两个月左右的精心治疗,患儿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回归正常生活。
另一个病例中的患者则没有这么幸运。据报道,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曾收治一个15岁的孩子,他常在家乡贵州的河塘中游泳,感染了狒狒阿米巴原虫,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暑假到了,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去海边嬉戏或是去游泳。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黄丽素表现,虽然感染阿米巴原虫是小概率变乱,但家长还是要留意,夏天是“食脑虫”感染的相对高发期。“防备方式是前往经过消毒处理,含氯的正规泳池,避免除湖泊、溪流等天然水域‘野泳’。”
美国疾病防备控制中心官网称,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存在于所有温暖的淡水中,包括湖泊、池塘、河流、温泉等,应尽量避免在这些水域中游泳,或在游泳时,头部始终高于水面、戴上鼻夹。避免扰动湖泊或池塘沉积层,这里面可能生存着大量病原体。“食脑虫”只能在淡水中生存,迄今未发现经过海水感染的病例。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 部门内容综合汹涌新闻、央视网等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2A066G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