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但斌:AI爆发才第一天,将是十年以上周期,不可能两年结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投资作业本
日前,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在证券时报社主办、长江证券协办的“2025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论坛暨第十届私募基金金长江颁奖典礼”上,作了《扎根中国 走向世界》的主题分享。
投资作业本课代表整理了要点如下:
1、投资要找主因,不要被次要因子所干扰,不要被噪音所干扰。其实担心美国经济阑珊,担心日元加息,这都是噪音。包括巴菲特卖股票,其实这都是噪音。
投资的一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成长。但是我们不能够刻舟求剑,他(巴菲特)说什么就是什么。
2、当机会出如今我们眼前的时候,往往容易被恐惊给占据。(美股)前九次(暴跌)的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都是大涨。每次都是最好的历史机会。
美股目前这种暴跌走势(今年4月 )很容易见历史大底,坚持就是胜利。
3、标普500在已往98年的年化是多少?是6.6%左右。如果一个孩子从他出生一直买纳指的话,或者买标普,纳指的年化比标普还锋利。从1971年成立到如今,纳指年化大概是11%左右。
4、如果我们如今所认为的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话,前三个时代都是十年以上的周期。那么人工智能时代大概率也是十年以上,不可能两年结束。


5、选择比努力重要得多。你说日本有没有好公司,当然有,有优衣库,也有丰田这样的。但是它是结构性机会,它不是系统性机会。
我们说,投资要去到波澜壮阔的方向上去选择。
6、最近十年(的机会),毫无疑问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最大受益者是谁啊?毫无疑问就是类似于英伟达、Meta等相关的一些公司。
另外,从商业视角看,我们仅仅处于AI爆发的第一天,一切就是刚刚开始。
如果你要用一个十年、20年、30年的眼光去选择一些公司,去长期投资,去持有的话,这个才气够真正赚到我们说100倍甚至更多的可能性。
[color=rgba(0, 0, 0, 0.9)]但斌自1992年开始涉足证券投资行业,2004年成立东方港湾,对价值投资有独到的看法,长期业绩较为稳健。
[color=rgba(0, 0, 0, 0.9)]但斌称,从业多年来有很多时候别人对他不理解,甚至讽刺、挖苦,但目前这些声音又安静了下来。他表示,投资要独立思考、不盲从市场噪音。
[color=rgba(0, 0, 0, 0.9)]近两年东方港湾全力以赴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目前持仓集中在AI底子设施方向,但斌称其是进可攻、退可守的选择。
东方港湾海外基金2025年一季度末的美股持仓



数据来源: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私募排排网整理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课代表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美股每次暴跌后会创新高

是买入的好时机


去年8月5号,当时是黑色星期一,纳指暴跌。为什么暴跌?就三个原因:第一个是日元加息,第二是担心美国经济阑珊,第三个原因是巴菲特卖股票。这三个原因导致了纳指跌幅非常大。
其实这两年我一直在强调,投资要找主因,不要被次要因子所干扰,不要被噪音所干扰。其实担心美国经济阑珊,担心日元加息,这都是噪音。包括巴菲特卖股票,其实这都是噪音。
很多朋友问我说:"你学习的模范巴菲特在卖股票对吧?仓位那么轻,你凭什么你还满仓还在买?"这是很实际的题目。其实我一直认为做投资的一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成长。
但是我们不能够刻舟求剑。你比方说巴菲特先生,他说他不投科技股。那如果他不投科技股的话,那如果腾讯出如今我们眼前你会投吗?那英伟达你会投吗?
如果你只是他说什么你就做什么的话,那当然你可能不会选择。但是我以为我们要学习的是巴菲特先生,包括价值投资对商业模式、企业竞争力、护城河的思考方式,而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今年4月份,当时美股暴跌,网上羞辱我的人非常多,4月3日—4日,当时连跌两天,标普500跌了10.5%。
我们看统计,它在历史上排在第五位。但是我们看到前九次的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都是大涨。


那这个位置是不是该买,或者是你是不是该坚持?我当时说这个回报率相当惊人,没有一次例外,不知这次是否也云云。
我自己做了一个判断,我说美股目前这种暴跌走势很容易见历史大底,坚持就是胜利。
投资有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还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是我当时的这样一个判断。我们再看恐慌指数,除了08年那一次,2020年我建议包括外汇储备去买美股的时候,其实也是作为一个参考。这一次也是云云,恐慌指数超过50。
每次都是最好的历史机会。但是题目是当这个机会出如今我们眼前的时候,往往被恐惊给占据了。
你说在那个时候敢去抄底的人有多少?事后看都太容易了是吧?最低点你像英伟达跌到87,昨天创新高153了,我看盘前又在涨,大概155了。如果你在那个位置买一大笔钱,你其实赚了很多钱。但往往那个时候,我们的判断力可能各方面都会出很大的题目是吧?这个我们说一图胜千言


而且我昨天听一个朋友说,我不知道真的假的。我前天在香港跟摩根士丹利的一个朋友吃饭,他们说美国预备让孩子一出生,自己掏1000美金,然后国家给他补贴1000美金。买什么呢?
买标普500,买纳指。标普500在已往98年的年化是多少?是6.6%左右。如果一个孩子从他出生一直买纳指的话,或者买标普,纳指的年化比标普还锋利。从1971年成立到如今,纳指年化大概是11%左右。
比特币和美股类似

如何克服暴跌的恐惊

看下“成立到如今的数据图”


前几天,我和在我们公司练习的一群小伙子小姑娘交流,他说:"我怎么克服比特币下跌时候的恐慌?"
因为我们有一个练习生,他说他投了比特币。我们都知道比特币的波动比股票大得多,跌少了跌70%,跌多了跌90%多。
我说:"你从比特币开始到如今,从它成立到如今的数据打一个图,我说贴在你的床头。每次比特币暴跌的时候,你就看这个床头,看这个图,我说你就会克服恐惊了。"
加息、降息、阑珊都是次因,影响纳指的主要原因是技能进步


我自己研究美国资本市场,环球资本市场,我自己得出了一个体会。
其实加息、减息,包括大家所担心的阑珊等,我个人一直认为它是次要原因。其实真正主因,你看纳斯达克从成立到如今,推动世界环球财富真正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技能进步。
我们刚刚经历了这么多光阴,经历了几个时代— 电子硬件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
人工智能时代大概率十年以上

不可能两年结束,全力以赴拥抱AI


如果我们如今所认为的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话,前三个时代都是十年以上的周期。那么人工智能时代大概率也是十年以上,不可能两年结束,这个周期的跨度,甚至如果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是比前三个时代更具颠覆的技能进步的话,理论上来说,它应该连续的时间更久,创造的财富更多。
那对我们来说,其实这就是一个抉择的题目。人工智能时代来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全力以赴的去迎接一个新时代呢?
其实投资是个经验积累的行业,我们从青年到壮年,到了立刻像我已经快进入老年了,快60了。那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你是不是应该让你名贵的经验变成名贵的财富呢?
在我们20年前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时候,我们没有像这样子认识到那个时代的重要性,或者应该全力以赴。当然我们也尝试着去做一下,但没有像如今这样得明确。
那20年以后(从东方港湾04年成立开始算),当一个新的更重要的时代来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呢?
这两年东方港湾是全力以赴地去拥抱了人工智能时代。然我们不能像原来那样压一只股票或者压一两只股票。如果我要像已往一样压龙头白酒或者压腾讯的话,那可能东方港湾这两年会赚一两千亿,当然我们没有,因为如今监管要求比较严。但是我们坦率说是全力以赴的去做了这样一件事。
那也是这两年就是因为做了这一件事儿,以是我们连续已往的两年获得百亿级冠军,也冲破了这个行业的魔咒。其实这是个战略选择。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日本有好公司,但不是系统性机会

另外还有一句话,选择比努力重要。
那我们说假设90年代我是个日本资产管理公司。假如说我管了100亿,我在90年代日本经济最高峰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
如果我是一个环球投资者,有环球视野,那我们知道互联网时代其实跟日本没有太大关系,跟中国和美国有关。那这个时候我掌握这100亿是不是要换成人民币或者换成美元去迎接互联网时代呢?
我以为如果作为一个战略家是应该云云的。那你在90年代,你把这100亿换成美金,假设你很笨,买不了其他就买指数。90年到2000年涨多少?涨了13倍,你这一百亿就变成1300亿了,我们只是简单算。
后来又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跟日本也没有太大关系,跟中国和美国相关。这个移动互联网这13年这个指数又涨了十倍,我这1300亿变成1万3000亿了如果人工智能时代再涨十倍,那我就变成13万亿了。
但是如果我始终在日本的资产里,这35年是个什么情况?35年日经指数涨了多少?不到1%,而且这35年它是先跌后回来的,而且这还没有算上汇率的变化,因为在35年( 前)汇率是1比80,如今是多少?是1比150。
也就是说你经过了35年,你的资产还损失了一半,接近一半。
以是我们说,选择比努力重要得多。
然你说日本有没有好公司,当然有,有优衣库,也有丰田这样的。但是它是结构性机会,它不是系统性机会。
以是我们说,投资要去到波澜壮阔的方向上去选择。
另外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说要投资于改变世界的公司和不被世界改变的公司。已往我们扎根中国的时候,其实我们主要选择的方向是不被世界改变的方向。今天东方港湾从中国走向全世界,我们如今的方向就是改变世界的方向。
其实这两年的东方港湾至少到目前的战略抉择,从业绩上是对的。
我们的海外基金在去年环球管理超过10亿美金上的资产管理公司当中,520家,中是环球第一名。
我大概梳理过环球公开业绩、管理规模达到10亿美金级别的海外华人投资者,其实也就五位:第一位是李路先生,第二位是段永平先生,第三位是张磊先生,第四位是蒋锦志先生,第五位是去年管理规模迈入10亿美金的东方港湾(但斌先生)。其实华人并不是特别多,特别是公开场合。
我们仅仅处于AI爆发的第一天


第三个我个人的体会是要投清晰高盈利的商业模式。
我们看在已往十年、已往70年,环球核心主题和它的资产表现它是有迹可循的。

那我们再看最近十年,毫无疑问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最大受益者是谁啊?毫无疑问就是类似于英伟达、Meta等相关的一些公司。
另外其实我刚才也说,其实从商业视角看,我们仅仅处于AI爆发的第一天,一切就是刚刚开始。
当然你比方说四月份,其实在那个时候,我们四月份的噪音是什么呢?是贸易战。那时候,人们把人工智能的主因给忽略了。最近是什么呢?是伊朗战争。
其实我们看到美股七巨头的任何一家,都在飞跃式的发展,颠覆式的发展

而且我跟朋友说,我说你要怎么样去赚到100倍呢?一定要用财产的眼光,要用10年、20年、30年的眼光。
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周期大概是30年了,已经到如今30年了。智能手机也20年了,人工智能刚刚开始。如果你要用一个十年、20年、30年的眼光去选择一些公司,去长期投资,去持有的话,这个才气够真正赚到我们说100倍甚至更多的这样一种可能性。
另外对于东方港湾来说,目前我们主要还是集中在AI底子设施,也就是下面这一摞。当然在垂直应用层,像Palantir,东方港湾也曾经持有过。目前我们想,这个方向还是进可攻、退可守的选择。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3A030QM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