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泰罗
7月7日,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创立的富卫团体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
这是他买出的第四家上市公司,此外,他还在美股还备着三家壳公司,随时看机会借壳上市。
李泽楷从一开始就不喜欢默守陈规。他的哥哥老老实实子承父业,他却非要自己跑出一条路。不去家族安排的法律专业,从斯坦福退学直接上班,不做家族安排的工作跑去创业。
1999年,李泽楷收购了一家市值只有3亿多港元的公司但因为和自己的业务归并,没想到股价敏捷暴涨,短短一周就翻了快40倍。尝到了甜头,他的投资风格开始变得大胆激进。甚至,他都不愿等到第二年。
其时,刚好有公司要出售香港电讯54%的股权。这可是在香港电讯服务市场市占率高达97%的绝对霸主,光是资产净值就已经高达3800亿港元。售价,却仅需130亿美元。
可此时的李泽楷,连130亿美元都拿不出来。但他就是敢白手套白狼。传说中,他只用了48小时,就说服一众银行高管,贷来130亿美元。
更狠的是,他的抵押物竟然是还未得手的香港电讯。偏偏,李泽楷成功了,仅仅18天就完成这场港股市场最高并购规模的生意业务。
李泽楷的野心越来越大,他要买出一个覆盖全亚洲的保险公司。中国香港、越南、日本、马来西亚,险些每到一个地区就买下一家公司。
从2012年至今,接连十多笔收购,直接把富卫团体买成东南亚增长最快的保险巨头。到2024年,年化新保费已超19亿美元,相比十年前,增长超5倍。
只是,李泽楷的天赋技能似乎都点在了资源运作上,公司经营能力却略显一样平常。四家上市公司,现在只有香港电讯能持续盈利。可这家公司也只是维持垄断职位而已,并没有实现大的增长。
甚至,母公司电讯盈科,还曾在2006年陷入危机,最后还是李嘉诚的朋侪出手,才帮助度过难关。而且,现在仍在亏损线上不断挣扎,市值也早已不到当年的零头。
至于富卫保险,则因为沉浸在资源运作中,导致负债率不断升高。制止今年4月,负债总额已超36亿美元。还严重阻碍了他们进军大陆的步伐,使得李泽楷的亚洲战略迟迟不能实现。
不过,李泽楷也有办法。那就是,上市要钱,然后继续买。他特意拉来中东和日本的土豪为富卫的上市大计保驾护航,让富卫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上市。
看来,李泽楷的资源运作之路远没有结束,富卫的烧钱换规模也将持续下去。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发起,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8A083O0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