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出意外,长安马自达被剔除出了长安汽车最新发布的产销快报里。
在长安汽车2025年5月的产销快报中,长安马自达的数据仍被纳入统计。但到了6月份的产销快报中,长安马自达的数据就消失了。
长安汽车6月产销快报
长安汽车5月产销快报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无非有二:一是长安马自达的销量低迷,拖了长安的后腿;二是长安马自达有重要的调整,导致产销数据已经不适宜出现在长安汽车的产销快报里。
对于长安马自达而言,也许两个原因皆有。
截止发稿为止,7月第一周已经结束,但长安马自达自己的官微、官网上也没有发布任何关于6月销量的数据或战报。按照中国人“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可以猜测表现应该不甚理想。
尤其是作为马自达电动化转型的先头兵,马自达EZ-6的销量令人担忧。
去年马自达EZ-6上市首月销量达到2445辆,但仅2个月后就骤降至498辆,2025年3月小幅回升至1633辆,占品牌总销量22.8%。
2025年5月,长安马自达官方曾经发布海报,宣称马自达EZ-6月销量达到3969辆,获得合资新能源中级轿车5月销量第一。但随即引发质疑,因为第三方平台仅统计到1821辆。
有媒体指出,差异来自于长安马自达计入了出口量。如果只算国内销量,马自达EZ-6的销量与同平台的深蓝SL03相去甚远,还不如刚上市的东风日产N7。
值得一提的是,6月份马自达EZ-6在叠加了各种补贴之后,打出了“综合优惠40000元”。按此盘算,马自达EZ-6的购车门槛已经降到了9.98万元。即便如此,销量表现仍然不敢示人。
合资新能源中级轿车5月销量第一的称呼,更像是粉饰马自达不佳的市场表现。
这种中国式自嗨的营销套路,也用在了新车马自达EZ-60上。
这款新车从设计上来说,比马自达EZ-6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更具备马自达魂动设计的神韵,而且搭载100英寸裸眼3D HUD、4nm智舱芯片等配置。
在上海车展上,这款新车吸引了不少观众围观。长安马自达同期开启了“10元盲订”的活动,并在2个月后高调公布马自达EZ-60盲订订单突破3万台。
这个“10元盲订”的套路颇深,用户不仅可以10元预订马自达EZ-60,而且还可以参与“订金每日膨胀”的活动,直至新车交付,而且官方还鼓励用户完成“指定的传播任务”,赢取额外的夸奖金。
简单来说,长安马自达是在用极低的本钱希望刺激用户自发的传播,形成传播裂变。
且不说10块钱的决策本钱和试错本钱有多低,也不说这当中的转化率有多少,更不用跟小米这样的流量品牌一小时大定20多万台的成绩相比,哪怕是只跟其他日系合资车型如日产N7、bZ3X相比,马自达EZ-60的预售订单也不够看的。
事实上,这种低价盲订订单越高,对马自达EZ-60的正式定价和营销传播的风险越大。
由于退订本钱极低,这些盲订订单无论真实与否,一旦后期大面积退订,公众必然会质疑长安马自达的这场营销活动的真实性,质疑马自达EZ-60正式定价的合理性。
而销量数据是做不了假的,马自达EZ-60正式上市一个月后的交付数据,就可以验证数万台盲订订单与真实销量有多大出入。
当然,也许中国国内的销量对长安马自达已经不再重要。这里就要说说长安马自达的战略调整了。
去年长安马自达曾经官宣要投资100亿造电车,让业界为之一震,认为这是马自达要力保中国市场。
但今年4月长安马自达正式公布“双百翻番”战略,并且首批20亿资金已经高效到位。战略目标为新能源相关业务投入超百亿、整车出口外贸超百亿,“翻番”为产值翻一番。
这宣告了长安马自达希望打造的是“研发—制造—出口”的新能源生态链,长安马自达的重点是成为马自达在华唯一新能源出口基地。
另一个迹象则是今年5月王俊卸任长安马自达董事长,由长安系张德勇接棒。张德勇作为财务专家,曾主导市值管理和重组事务。
在长安马自达产品市场表现仍然低迷的情况下,没有派出一位技术专家或贩卖强将坐镇,而是启用财务专家,似乎预示着本钱管控与资源整合才是长安马自达的重点。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长安要将长安马自达剔除出产销报告了。
不管国内的马粉们愿不乐意接受,长安马自达逐渐沦为马自达的出口基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百亿元投资和未来南京工厂的30万产能,重要还得靠海外市场消化。
但马自达似乎忘记了,即使到了海外市场,仍将面临中国新能源车的竞争。
逃,是逃不掉的。(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接洽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9A07AVI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