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温饱思淫欲”,这个“性”可谓是生物繁衍的本能驱动力,它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生命体在生存的底色上勾勒出繁殖的轨迹。
但其实,也不乏有言论表现:“克制”性,能让个体本身更专注于生存,从而延长寿命!这个理念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单身保平安」。
诚然,不止人类,所有生物都在“性与生存”之间精打细算 —— 既想要繁衍后代,又想要活得恒久,这种“鱼与熊掌”的纠结,在生物学上叫“生命史权衡”。
此前,我们就发表过一篇推文,该研究发现,“单身”对于雄性小鼠倒是好处不少,因为只要感知到雌性的“气味”(甚至不需要交配),就会加速雄性小鼠的生殖衰老;而交配过程接触到雌性的“气味”,则会显著增长雄性的死亡率!
这不禁让人好奇:如果雄性会被性互动影响,那雌性呢?
交配行为对雌性小鼠的影响
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杂志就刊登了一篇研究论文,其指出,雄性存在本身就会引发雌鼠一生生活史的改变,光是和绝育雄性居住一起,雌鼠就会体重飙升、寿命缩短!并且在从未发生过受精行为的雌鼠群体中同样存在。

看到这里,是不是又有朋侪觉得这研究很无聊、没意义?其实,研究者是有深思的~他们想证实一个颠覆传统认知的论点。
恒久以来,科学家将哺乳动物雌性的“生育本钱”归咎于怀孕和哺乳的巨大能量消耗。但交配行为本身是否就是一把双刃剑?为剥离怀孕的影响,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团队设计了一场精妙的“骗局”:让雌鼠与失去生育能力的雄鼠共处,观察仅靠交配行为是否会改写雌性的生活轨迹。
研究人员将年轻的雌性C57BL/6J小鼠分成四组:
●对照组:只与姐妹同住(无雄鼠)
●绝育雄鼠组:与输精管结扎的雄鼠同居(可交配,无受孕)
●去势雄鼠组:与睾丸切除的雄鼠同居(无交配行为)
●完整雄鼠组:与正常雄鼠同居(可交配怀孕)
实验从雌鼠28日龄开始持续300天。之后移除所有雄鼠,部分雌鼠与姐妹安度暮年(测寿命),部分与新的完整雄鼠配对(测暮年生育力)。
体重暴涨+寿命缩短?
研究结果显示:早期交配会导致雌性小鼠终生体重持续升高。具体而言,在 2 月龄、4 月龄和 6 月龄的监测点,与输精管切除雄鼠共处的雌鼠,体重均显著高于纯雌性对照组(P<0.0001);与正常雄鼠共处的雌鼠亦是如此(P<0.001)。
但反观与阉割雄鼠共处的雌鼠,体重与对照组几乎无差异(P=0.37)。更有趣的是,这种体重差异的 “长期性” 还与暮年环境相关:若雌鼠暮年独居或仅与雌性共处,早年的体重优势会逐渐消失;但如果暮年仍与正常雄鼠共处,曾与输精管切除或正常雄鼠同居的雌鼠,能在余生中一直保持更“重量级”的体型。
雌性个体小鼠体重对早期和晚期环境的相应
体重的变化只是冰山一角,繁殖力的“反转剧情”更耐人寻味。当这些雌鼠暮年与正常雄鼠共处时,曾与输精管切除雄鼠同居的个体,展现出了惊人的“生育后劲”—— 在 200 天内断奶的后代数量,显著多于纯雌性对照组,且产仔节奏更快。与之相反,早年与正常雄鼠同居的雌鼠,却更早进入“生育退休”状态,暮年繁殖力明显下滑。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就像一场“能量预支”的博弈:没有受精负担的交配,竟让雌鼠悄悄储备了繁殖潜力;而真端庄历怀孕哺乳的个体,反而提前透支了“生育额度”。
早期生活居住条件影响以后的繁殖
除此之外,还有对寿命的影响!
研究显示,与输精管切除雄鼠同居的雌鼠,寿命显著短于纯雌性对照组;而早年经历怀孕哺乳的雌鼠,寿命反而未出现明显缩短。这意味着,单纯的交配刺激(哪怕没有受精),可能比怀孕哺乳本身更“伤寿”!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权衡可能与激素变化有关:曾与输精管切除雄鼠同居的雌鼠,暮年血液中催乳素(一种调控繁殖与母性行为的激素)水平显著降低。这种激素调解或许让它们对繁殖信号更敏感(助力暮年高产),却也像“慢性磨损”般加速了衰老。
在生命早期与输精管手术的雄性共同生活会缩短雌性的寿命
小结
综上,上文提到的两项研究皆表明——生物的身体不仅会算“生娃的账”,更会算“和异性互动的账”。对雌鼠来说,哪怕只是和绝育雄鼠贴贴,伪怀孕的激素波动就够改变体重、生育力和寿命;对雄鼠来说,光是闻闻雌鼠味,就可能被“骗”着提前透支,老了“有心无力”。
其实,这背后也藏着进化的智慧:在动物界,异性的出现意味着“繁殖窗口”可能打开,生物必须快速调解状态 —— 要么赶紧长肉、准备生娃,要么加速求偶、抓住机会。但这些“应急反应”也有代价,就像我们有时会为了赶项目而熬夜加班,这种行为短期或高效,长期就会伤身体。
由此看来,这「性福」的瘾,也是有代价的哦~
参考文献:
[1] Garratt, M., Try, H., Neyt, C., & Brooks, R. C. (2024). Exposure to female olfactory cues hastens reproductive ageing and increases mortality when mating in male mice.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 291(2017), 20231848. https://doi.org/10.1098/rspb.2023.1848
[2] Garratt, M., Try, H., Smiley, K. O., Grattan, D. R., & Brooks, R. C. (2020). Mating in the absence of fertilization promotes a growth-reproduction versus lifespan trade-off in female mi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7(27), 15748–15754. https://doi.org/10.1073/pnas.2003159117
[color=rgba(0, 0, 0, 0.9)]撰文 |小青辰[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编辑 | lcc
[color=rgba(0, 0, 0, 0.9)]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本文仅用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接洽微信:bioonSir 删除或修改!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2A074A3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