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比特币代价创12万美元新高,盛宴还是泡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比特币代价屡创新高的背后,风险也在不断累积,环球虚拟资产监管情况出现边际改善,但仍存在不确定性。
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成孟琦

编辑|郭楠 陆玲

7月14日盘中,加密货币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候,据Coinbase数据,比特币盘中代价最高触及12.1万美元/枚,革新历史纪录。比特币总市值更攀升至2.4万亿美元,超越亚马逊,低于英伟达、微软和苹果。
“此次比特币代价触及12万美元的新高,根本原因在于多方面利好的叠加效应。”HashKeyGroup首席分析师丁肇飞告诉《财经》,“市场在5月至6月间经历了充实的盘整和蓄势,这为后续的上涨积累了强大的动能。其次,政策层面的利好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信心。近期国际社会关于数字货币的相关政策预期逐步落地,消除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提振市场信心,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此外,稳定币的合规化历程也为加密市场带来深层影响,环球范围的稳定币合规化趋势不仅会吸引更多‘准美元’资金涌入,还将进一步强化比特币等焦点资产的避险和价值储存属性。”
此外,市场人士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起新一轮关税攻势,导致美国股市震荡,而比特币多头却在为新一轮的上涨行情做准备。
加密货币交易平台Signal Plus的合伙人Augustine Fan表示:“缓慢上涨的条件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最近的新高好像就是这种缓慢涨势的产物。”
在比特币创新高的同时,以太坊也迎来了关键位的突破。7月10日晚间,以太坊代价一度触及3019.36美元,24小时涨幅达到5.77%。业内人士认为,以太坊的这次上涨,既有补涨的成分,也反映了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截至发稿,据Coinbase,比特币代价稍有回落,报12.07万美元/枚。

比特币代价为何屡创新高?

2024年以来,比特币代价便呈现出在震荡中强劲上涨态势。回顾本轮上涨轨迹,会看到比特币代价走势与美国市场特别是特朗普的个人意志有极大关系。
美国当地时间7月11日,“对等关税2.0”开战,特朗普暗示对大多数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美股三大指数齐跌,标普500指数收跌0.33%,报6259.75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279.13点,跌幅0.63%;纳指收跌0.22%,报20585.53点。
同样在7月11日,比特币代价一度上涨4.6%,逼近11.9万美元,以太币则自本年2月以来首次突破3000美元。
4月初,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冲击后,比特币曾经历剧烈波动,从8.85万美元急跌至7.44万美元,上演“V型反转”。随着中美日内瓦经贸谈判达成关税减免协议,市场恐慌情绪缓解,比特币重拾升势,5月中旬首次突破11万美元,打破年初10.9万美元的纪录。
根据数位虚拟资产交易所高管的说法,本轮虚拟资产走高源自市场对美元信心的削弱。随着美国通胀预期下滑,以及对美联储减息推测加剧,美元在环球市场的控制力好像正在削弱,这使得比特币等替换资产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是一种杠杆率十分高的资产,当交易员以杠杆工具押注比特币下跌时,代价的连续上涨会使其保证金账户面临穿仓风险,此时必须紧急从市场回购比特币。这种集中性的回购行为反过来进一步推高代价,形成“代价上涨—空头平仓—代价再上涨”的正反馈循环。
加密衍生品分析平台Coinglass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晚20时,环球加密货币市场24小时内爆仓总金额达3.61亿美元,14.4万名投资者因杠杆头寸穿仓离场,其中多头爆仓占比高达60%。
摩根士丹利加密货币策略团队指出,当前比特币期货市场的未平仓合约中,空头头寸占比仍达42%,且多数集中在11.5万美元以下的防御性点位,若代价连续站稳11.7万美元,可能引发新一轮规模达5亿美元的空头平仓,进一步强化上涨动能。
与此同时,环球监管情况的边际改善,也助推了比特币代价的抬升。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首创“价值锚定监管”原则,答应合规稳定币发行商接入传统金融基础办法。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则通过风险分级监管,将比特币纳入大宗商品型资产,明白其财产权属性。
“下周即将召开的美国‘加密货币周’也可能成为进一步推动市场上涨的重要催化剂。在此期间,共和党主导的美国议院将审议三项关键的数字资产法案,包括《天才法案》(GENIUS)、《清晰法案》和《反CBDC监控法》。其中,《天才法案》旨在首次为稳定币建立国家级监管框架,填补行业空白;《清晰法案》则致力于厘清SEC与CFTC的监管边界,为数字资产创建全面的法律体系;《反CBDC监控法》则试图阻止美联储发行中心银行数字货币(CBDC),以维护市场对去中心化资产的信任。这些法案若获通过,可能显著低落政策不确定性,吸引更多机构资金入场,进一步提振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代价。随着监管框架的日趋明晰,加密市场的主流化历程有望加速,短期内市场情绪也将因此保持高涨。”丁肇飞补充道。
上市公司及机构布局推动代价上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将比特币纳入资产配置组合。特朗普媒体与科技团体(TrumpMedia&TechnologyGroup)计划推出一只名为“Truth Social Crypto BlueChip ETF”的加密货币交易型基金,拟投资包括比特币、以太坊、Solana、Cronos和XRP在内的多种数字资产。

赛博狂欢还是资产泡沫?

从市场机构的普遍预测来看,比特币代价的上涨趋势仍有望延续。
渣打银行数字资产研究主管近期预测,2025年三季度比特币代价可能突破13.5万美元,而2025年末甚至有望升至20万美元。
招商证券则认为,美国将迎来加密资产宽松监管时期,新主席保罗·阿特金斯动作不断。预计四次圆桌集会讨论结束后,7月至8月发布全新监管政策,重塑美国加密资产监管格局,政策内容包括划定清晰的监管边界,减少执法行动,均衡金融创新与投资安全的关系,建立支持加密市场增长并保护加密投资者的可连续监管框架,实现将美国打造成为环球加密资产中心的愿景。随着监管框架的日趋明晰,加密市场的主流化历程有望加速,短期内市场情绪也将因此保持高涨。
然而,在比特币代价屡创新高的背后,风险也在不断累积。高杠杆交易引发的风险正以爆仓潮的形式集中释放。当市场情绪过热,投资者过度使用杠杆时,一旦代价出现回调,就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爆仓事件,导致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进而对代价走势产生负面影响。同时,随着代价不断攀升,高位的波动性也在加剧。
“市场在高位运行时,潜在的黑天鹅事件始终是不可忽视的风险。例如,地缘政治危机(如伊朗与以色列局势升级)、金融危机(如通胀失控或债务违约)、重大政治事件(如美国政界的不测动荡)或宏观经济层面的危机,都可能对市场情绪和代价走势造成冲击。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环球动态,合理分散风险,做好灵活的资产配置,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丁肇飞表示。
环球虚拟资产监管情况出现边际改善,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尽管部门地区的监管政策朝着有利于加密货币发展的方向转变,但环球范围内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并不同一。一旦某个重要经济体的监管政策出现重大调解,都可能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4A04CNL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