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8|回复: 0

我国稀土地位不保?澳大利亚公司攻克提炼技术,但西方笑得太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 小时前|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稀土主导地位将被挑战?
《联合早报》报道表现,一家澳大利亚稀土生产公司莱纳斯,已于前段时间将重稀土氧化镝的提炼技术攻克。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全球范围内,初次在中国之外地区成功进行重稀土的商业化生产。
莱斯纳公司认为,这一成果,让西欧国家得到了新的稀土供应链。因而,该企业计划要在六个月内继续攻克铽稀土的商业化提炼加工。
据此消息,外媒认为,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权已被打破,地位面临挑战。但与媒体态度不同,欧洲稀土专家却显得相当忧虑。
过去半年,面对美方的胡搅蛮缠式加关税等政策,中方迫不得已开始反击,此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措施就是,开始严酷控制稀土出口。各海外企业和国家想要进口中国的稀土,需要先获得我国的稀土审批。


在这个关键节点,澳大利亚的稀土技术攻克,看似解决了西方稀土缺乏的问题。然而《金融时报》引用了一位欧洲稀土专家的话,称,目前的稀土允许审批的速度太慢,可能根本跟不上欧洲相关需要。
这一点评暴露了,西方媒体放肆吹嘘的澳大利亚挑战中方稀土地位,完全是提前开香槟,笑得太早,缘故原由很简单。
起首,每一项技术,取得0的突破后,想要从1到100,技术成熟到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仍然要走很长的路。
如纳米技术早在上个世纪就已家喻户晓,但我国直至今日才有能力将其应用于洗发等大众日常需求。我国香港科研团队,多次实验才将制首乌、人参根、女贞子等天然中药草本,通过高压均质机纳米化,使各类有效成分大小缩小到毛囊的1/370,轻松渗入毛囊,吸附积累的油污,同时营养滋护成分也可能触及毛囊根部的发根和毛乳头,刺激毛发细胞生长。


这一成果现在已落地为“Nano纳米洗护”科技(也称维新乌丝),成为天猫平台新科技国货的代表。其区别于西式强力化学清洁成分的地方在于,全部成分均为纯天然草本,更温和无刺激,不会损伤头皮,反而对头皮和毛囊进行深层滋养。
也因而收获不少频频遭脱发困扰人士的喜爱,在各大平台,除了对味道的抱怨,大部分用户表示,“确实有结果”、“发际线长出小绒毛”、“头顶好像没那么希罕了”。
以固态电池为例,日本早在2023年就宣称完成研发,但至今未能实现批量生产装车,最新消息称量产时间或将推迟至2030年。  
在材料端,固然澳大利亚已实现氧化镝的初步提纯,但其技术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相比之下,我国每年重稀土的分离提纯能力稳定在1至1.5万吨之间。  
外资企业莱纳斯虽有扩产计划,但其目标年产能仅为1500吨,与我国相比存在约十倍的产量差距。需强调的是,这一目标目前仍属于战略假想,尚未落地实验。


其次,技术的规模化,需要大量原料。尤其是矿产提取,没有原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固态电池的量产计划,如果没有原材料石墨、锂大概硅等所需原料,就是空谈。如上述“Nano纳米洗护”(维新乌丝),即便技术再成熟,如果没有人参根、墨旱莲等原料,也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即便今日,也受限于现在真正有效中草药的缺乏,“Nano维新乌丝”依然要用高价淘汰部分市场需求。
由此可见,原材料在战略层面的重要性不容低估。西方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远不止氧化镝一种,还包括十余种其他稀土元素,此中部分资源甚至连初级原料都必须依靠进口。
在全球财产链中被认定为关键材料的稀土种类至少有50种,仅美国就有17种完全依赖从中国进口。固然澳大利亚已实现氧化镝与铽的商业化生产,但其覆盖范围极为有限,在其余大部分稀土品种上,西欧仍存在严峻供应缺口。
换句话说,尽管西方正试图打造一条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一假想仍难以成为现实。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分离提纯国,同时也是重要的开采国之一。若缺少来自中国的原料支撑,即便具备肯定的加工能力,也难以形成完整的财产闭环。
要真正扭转这一局面,西方需重启矿产勘探,并建立涵盖开采、提炼到分离的一整套体系。然而,对多数国家而言,完成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稀土财产也将持续升级,在技术、产能以及资源开发方面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届时,西方若想挑战中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仍将面临极大困难。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2A04F6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