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美食天地
›
营养美食
›
帖子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查看:
742
|
回复:
0
中国古代,一日三餐,到底应该怎样安排呢?
[复制链接]
幸福雪儿
幸福雪儿
当前离线
积分
80854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8-9 02:07:20
|
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文献以及民间谚语中,有许多是有关三餐的履历。“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一日三餐,到底应该怎样安排呢?这里的确是很有讲究的。先说早饭。
有人主张禁朝食,这是不公道的,虽然早饭不一定要吃得许多,却是多少要吃一点的。古书里纪录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三个人一起在清晨的雾中赶路,其中一个空着肚子,一人喝了些粥,一人饮了酒,效果空肚子的人死了,喝粥的人病了,饮酒的人却依然康健。于是人们领悟到,早上饿肚子是会降低身材的抵抗力的,应该吃点东西。那人喝的乃是自酿的米酒,浓度低,甜味足,人们常以此代饭。那人喝了酒,等于吃了饭,酒性又能驱寒,以是没有生病。因此说“朝不可虚”。但也不可太实,《孙真人枕上记》说:“清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修真法门》说每平且,食少许淡水粥,甚益人,足津液。”固然,如果要御风寒、出远门、干重活,则须多吃一点。
于中饭古人谈得不多,一般以为切忌空腹,而应像《陆地仙经》说的“午饭厚而饱”。对晚餐则谈得许多,认为不宜太晚、太好、太饱,“夜半之食宜戒”。《养生要集》也说,夜食饱讫,不活动而不消化,会“脾眠不转,食不消,令人成百病”。晚饭不光宜早,而且宜少,“晚饭少ー口,活到九十九”。睡前宜平淡,忌吃葱、蒜、姜、洋葱等,所谓“上床萝ト下床姜”,就是说晚饭时和晚饭后不宜吃辛辣性食物,而起床后则可吃一些这类东西增加点热量。
怎样保证三餐有节、多少适度呢?通常认为,不到用饭时候就不吃东西,不吃零食;但又不能等到极度饥饿了再进餐,要按时用饭,饮食适度,这样才能行事有力,高年长寿。末代皇帝溥仪,小时贪嘴多吃了点东西,被太监架起颠簸一番,这正是为助消化。进食速度不可太快,否则也不利消化。用饭前后,“已劳勿食,已汗勿食;已怒勿食,已食勿怒;已悲勿食,已食勿悲”,这样才能消化好、食欲强,每餐适度,身常安康。
人们认为,人的生命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同一的关系,以是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向宝命全形论》)因此饮食首先必须做到阴阳共同,如对于每一顿正餐来说,必须主食饭)、副食(菜)搭配适当,主食为阳,一般以米饭、慢头、窝窝头、饼或面条等庖制过的谷物构成,作为一餐饭的这一半;副食为阴,以各种菜蔬或肉构成,作为一餐饭的另一半。再拿吃酒席来说,面对美酒好菜,尽可以敞开肚子大吃大喝,但末了总得以饭压胃才觉妥帖,此所谓“酒足饭饱”。固然所谓饭菜均衡并不是不分主从,正如阳主阴次那样,中国人碰面一般都问“饭吃过没有”,而从不问“菜吃过没有”。
在中国有医食同源的说法。昔日神农尝百草,首先并不是为了药用,而是为了教民识得五谷,种之为食,资助先民们顺应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开辟自然的食物资源求得生存。中国古人的饮食风俗呈现出某种特定的规范:主食有大米、小米、高粱、小麦、玉米、荞麦、红薯、山药等。副食中,蔬菜主要有白菜、青菜、萝ト、蘑菇、芹菜、芥菜、卷心菜、西红柿和各种瓜类等;豆类主要有黄豆、蚕豆、绿豆、赤豆、各种豆角等;水果主要有桃、杏、李、苹果梨、香蕉、海棠、山楂、龙眼、橘子荔枝、葡萄、梅子、西瓜等;肉类主要有猪肉、牛肉、羊肉、狗肉、鸡、鸭、鹅、鱼和各种野味;调料主要有葱、蒜、辣椒、桂皮、胡椒等。从中可见,奶类食品和与其相应的肉类食品最终没有在中国的饮食中占据主导职位。这种饮食文化特性既要与恒久以来铸就的人体生态构造(如胃对各种食物的条件反射等)联系起来表明,也要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客观条件结合起来思量。
post_newrep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
上传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描述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浏览过的版块
织里杂谈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