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5|回复: 0

稳定币起飞!银行IT股集体狂欢,被业绩浇了盆冷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 小时前|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绿豆汤
5月21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而后指定2025年8月1日,《稳定币条例》开始实施。自此,在二级市场掀起了巨大波涛。
#稳定币,简朴明白就是锚定某种稳定资产发行的“链上钱币”,比如USDC就是与美元1:1锚定的稳定币。稳定币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比如在#跨境付出 过程中,传统的跨境付出方式,需要由SWIFT系统作为中心人去传递信息。而借助稳定币和区块链的加密技术,或可直接实现点对点付出,效率高、成本低,最关键的是,去中心化。
得以因此,在二级市场上,稳定币概念股早已一飞冲天。比如#京北方(002987),短短一个月,股价已经翻了一倍。#宇信科技(300674)略逊一筹,但也涨势喜人。

来源:同花顺-京北方

京北方和宇信科技是为银行提供#软件及IT办理方案 的企业。倘若稳定币真的颠覆了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那么天然也会催生新的IT需求。京北方和宇信科技成为稳定币第一波受益者合情合理,但题目是,稳定币还处于一个相当早期的阶段,怎样落实,怎样规避随之而来的合规风险,都还是待办理的题目。能否遍及开来,更是未知。短期来看,炒概念可以,但若寄希望于业绩兑现,怕是要失望了。

一、银行IT增长放缓,企业营收承压
京北方和宇信科技均以银行作为主要服务对象。2024年,京北方和宇信科技分别实现营收46.36亿、39.58亿,此中银行收入分别占85.61%、80.59%。

来源:同花顺2024年度数据, 京北方(左)宇信科技(右)

但近年来,银行IT行业面临较大挑战。
一方面,大部分银行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数字化体系,增长需求放缓;另一方面,在利差、息差下行的背景下,银行业自己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从而抑制了IT投资规模。据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银行业IT办理方案市场规模为713.05亿,仅同比增长2.9%
企业来看,2021年至2024年,京北方营收增速分别为33.22%、20.27%、15.48%、9.29%,逐年下降。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速已进一步降至3.74%。

来源:同花顺-京北方

至于宇信科技,2024年、2025年一季度,营收分别同比-23.94%、-12.57%,已出现大幅下滑。

二、中小客户抗风险弱,宇信科技首当此中
团体来看,京北方和宇信科技无论是收入规模还是市值规模,都大体相当。但横向比较,业绩却出现了明显分化。京北方至少还维持正向增长,为何宇信科技却出现严峻下降?
究其缘故原由,或与客户结构有关。
2024年,京北方银行客户总收入39.69亿,此中,中小银行客户贡献收入4.47 亿,占11.26%。据此推算大型银行收入约达35.22亿,占比达银行客户总收入的89%左右。

来源:京北方2024年年报

而在宇信科技的客户结构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及政策性银行贡献了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52.49%;中小银行和农信社贡献了26.89%。
按此盘算,宇信科技的大行收入规模,远低于京北方。这也阐明在大客户资源层面,宇信科技明显不如京北方。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与之相比,宇信科技在中小银行方面更占优势,收入规模大约是京北方的2倍以上。
但是,在大环境承压的背景下,大行具有更强的抗压性和更稳定的IT业务需求,而中小银行抗风险本领明显较弱。效果来看,宇信科技首当其冲。

三、低毛利产品增加,京北方陷增收不增利
京北方在大客户的支撑下,收入呈现出更强的增长韧性,但也有隐忧。
数据来看,2024年,宇信科技毛利率29.02%,而京北方毛利率只有22.40%。这也符合大客户的业务属性。大客户在采购过程中占据规模优势,天然也要给予相应的价格优势。
另外,京北方毛利率偏低背后,还暗藏着产品结构的题目。
分产品来看,2024年,京北方增长最多的不是主力产品软件开发及服务,也不是金融科技办理方案,而是#智慧客服及消耗金融精准营销。2024年,京北方总营收净增长3.94亿,此中,智慧客服及消耗金融精准营销业务收入净增长2.23亿。
也就是说,智慧客服及消耗金融精准营销业务,贡献了小6成的增量。
从名字来看,该产品应该是围绕客服系统和银行消耗金融(消耗贷)营销提供的服务,而其含金量显然不高,毛利率只有13.3%

来源:京北方2024年年报

这就导致,表面上,京北方仍旧维持收入增长,但实际上增加的主要是一些低附加值产品。2024年、2025年一季度,京北方扣非净利润实则分别同比-7.48%、-18.98%,已出现增收不增利

四、智能升级需高投入,短期难见回报
现如今,银行IT行业都将希望拜托于智能升级,期待由此带来新一轮的需求增长。本质上,稳定币之于银行IT业,讲的也是这个故事。
当下,各企业在前沿科技的探索上,可谓是不遗余力,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盘算、区块链、隐私盘算及数字孪生等技术,纷纷布局。但技术只是储备,只有落实到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才能真正兑现业绩。
就目前而言,只管各种技术手段让人眼花缭乱,但应用端恐怕还不成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京北方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创新产品共实现收入7958.51万,仅占总营收1.72%。固然同比2023年增长了65.29%,看似增速非常可观,但实际收入也就增加了3000万。
显然,无论是银行还是背后的IT服务商,都还处于探索升级的阶段。而探索的必备条件,就是研发
数据显示,京北方和宇信科技的研发费用率根本稳定在9%-10%左右。从绝对规模来看,宇信科技更胜一筹。不过纵向来看,京北方研发投入规模逐年增长,而宇信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却同比少了1个多亿。

来源:iFinD,京北方(左)宇信科技(右)

结合宇信科技2024年收入下降的背景,缩减研发或许也是无奈之举。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智能升级带来的行业需求大规模兑现之前,恐怕企业还要履历一段高投入、低回报的艰难阶段。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审慎。没有交易就没有伤害。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8A05WXL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