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于@郑鲜生|游钓夫妇,楚雄州广播电视台,中国水产,淡水养鱼技术。
男子在澜沧江钓到“锅盖非”
2025年7月13日,博主“@郑鲜生|游钓夫妇”来到了沧澜江钓鱼。
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但博主按捺不住激动的心,就算是晚上也打算试钓,结果还真证明了澜沧江的资源果真厉害,他很快就钓到了一条“锅盖”级别的大罗非鱼。视频的配文是:“到达澜沧江,连夜试钓,钓了个什么妖怪鱼!”
虽然罗非鱼是被《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列入的,被认为危害极大的物种,但不得不说,视频中可以看到的这条罗非鱼还蛮好看的。起首是个头大,已经完满是成熟的个体了,所有特征都相当明确,鱼体相当光滑,鱼身出现灰绿,体侧有隐隐的深色竖纹,头背微凹,喉胸部暗褐,鱼鳍边缘是深色的。下面这张配图看着希奇是因为这是我截图后拼接的,因为博主是从头到尾这样顺过去拍的,这样不太好识别具体品种。
对于这条罗非鱼的品种,我认为大概率是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和尼罗罗非鱼雄鱼杂交出来的杂罗非。不过我不敢确定,也可能是常见的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这两种鱼的体色和斑纹非常相似,也就是鱼鳍上有差距,杂罗非的边缘有点红色。我拼的这张图看不太到鱼鳍,不过后面会发有明确识别特征的。
后面博主还拍了自己用鞋踩着这条罗非鱼控制其挣扎的画面,前面看这条鱼感觉非常大,跟鞋子一对比似乎也就还好了,但绝对已经算是大鱼了。
有网友在评论区询问:“公斤非?”博主表示这条鱼有3.4公斤,也就是6.8斤,确实是不小了。你别看网上总有人晒出超等夸张的巨物罗非鱼,现实生活中能钓到4斤就算很难得了,究竟我国存在的8种罗非鱼,其中大部分品种的生长大小是有限制的。
只是小卡拉米?
云南当地的一位网友表示:“在澜沧江这算是小卡拉米了,大的有15斤。”
这个网友给出的“15斤”的数据,我觉得是有点夸张了,但在理论上有可能存在。
罗非鱼本就是具有很强生长潜力的物种,要不然一开始也不会引入了。常见的罗非鱼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不到一年就能到达上市级别,市场上的商品鱼很多都能有2~4斤,一些优质的品种经过12~18个月的养殖,乃至是能到达了6斤的。
而野生的个体不受人类的限制就更可能长大了。罗非鱼的寿命可达10年,如果生活在食品极度丰富,温度合适且无天敌的环境下,那理论上确实能长得更大。
自1990年代起,罗非鱼通过养殖逃逸或放生进入澜沧江,现在已经建立了稳定种群。江里现存种类包括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等,与我国主养品种一致。
目前已知有报道在澜沧江钓到的最大罗非鱼是钓友爱好者李先生2023年澜沧江云南小湾电站钓到的个体。这条罗非鱼的长度有61厘米,宽33厘米,厚度12厘米,重达9.3斤!
而这样接近10斤乃至超过10斤的罗非鱼个体,实际上在网上还蛮常常有的,虽然都是网友们发出来的,真实性不能确定。但是次数真的太多,不可能满是假的。
据说2023年惠州一位钓友曾钓获7.2公斤罗非,接近15斤啊!测算了它的鳞片年轮后,估计这条罗非鱼已经11岁了。这个信息不保真。
淡水鱼王者?
虽然你看网上的人似乎都很嫌弃罗非鱼,但大家嫌弃的实在是在不干不净的水体中生活的罗非鱼,这些罗非鱼的体内会堆积有害物质,土腥味也不断增加,也难怪大家会嫌弃。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非常简单,就是买正规养殖的,或者去水质好的水域自己钓。
你看像在澜沧江这样环境极佳的水域,有网友就认为这条罗非鱼的肉质绝对算得上是“淡水鱼的王者!”
口味算是一种感受吧,是见仁见智的,大家可能会嫌弃罗非鱼“脏”,但大概率不会嫌弃罗非鱼难吃,我反正是爱吃罗非鱼的,性价比太高了!
罗非鱼的肉质真的算细嫩了,而且无肌间小刺,大刺很轻易挑出来。正规养殖的罗非鱼味道实在没啥土腥味,乃至有点鲜甜。不管是清蒸、红烧、烤制、做汤、制鱼片或鱼丸,各种做法也都蛮好吃的。
而你看别罗非鱼便宜,营养价值还可以的。每100克的罗非鱼拥有20.5克的优质蛋白,轻易消化;其身上的脂肪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利于心血管健康;还富含钙、铁、硒等微量元素,据说有抗氧化能力。
如果不是入侵物种,罗非鱼真的是很不错的淡水经济鱼类。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9A042RL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