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房价大跳水,酒店业遭遇最差暑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旺季越来越短


01



7月过半,骄阳似火,往年这个时间正是暑期旅游高峰,但从各地酒店老板的体感来看,这个旺季,酒店生意似乎已经靠近尾声。


“很诡异,从上周开始,酒店生意突然就冷下来,现在都接不到几个预定订单了。”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酒店流量出了问题,后面找了几个平台的业务经理探询,才知道大家生意都不好。”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现在暑期的房价还不如平时周末,比去年跌了两三成。”


华中新一线城市酒店老板R总敏锐地察觉到,今年暑假的高峰持续时间非常短,用她的话来说,高考竣事第一批出游的客人游完后,暑假就已经提前竣事了。


“往年暑假,小区里每天都能看到父母带着小朋友拎着行李箱陆陆续续的往外走,但是今年好像都看不到几个家庭出游。”


摩根士丹利最新的研报数据显示,中国酒店RevPAR(每房收入)在今年暑期第一周(2025年6月29日至7月5日)同比下降了8%,其中入住率下滑为主要影响因素。


大摩分析师以为,暑期第一周市场不及预期,主要是酒店误判了市场热度,把房价定的过高,所以游客就用脚投票了。


而从酒店业者A总的反馈来看,第一周是目前最好的一周,“截至目前,浙江区域的下滑幅度在15-25%,第一周相对还算好的了。”


有业内人士直观感受到,暑期旺季正在逐年缩水,“从原来2个月满房,到近两年1个半月满房。再看今年,都7月下旬了,除了部分顶流景区,其他大部分城市都还没旺起来,想想都后怕。”


事实上,不仅暑假,今年以来整个酒店市场一直都处于“八方受敌”的状态,今年一季度全国酒店RevPAR就同比下降了5%;二季度五一假期有所回暖,香槟还没来得及打开,5月中下旬就遭遇了新一轮“禁酒令”。


02



此后,一些地市层层加码升级实行力度,不仅工作日全天禁酒,甚至连烧烤摊、苍蝇馆子都成了突击检查点,于是很多公职职员出于避嫌心理,索性在私人场合也拒绝烟酒了。


加码版的“禁酒令”,其影响已不再限于体制内部的餐桌,而是直接波及到了全国的酒店餐饮业。


一位县城酒店老板坦言,“现在体制内的餐饮、会议需求根本消失了,酒店的宴会大厅成了摆设。”


除了体制内餐饮断流之外,商旅市场疲软、会议需求骤减,也让很多高星酒店的生意受到不小的冲击。


尤其今年,在“降本增效”的大旗下,大厂们对差旅、会议的管控力度肉眼可见的加强。


比如,前段时间网友爆料蚂蚁启动“史上最严差旅令”,杜绝职级16以下员工非必要出差,必要出差每人每月不超过5天,出差成本前10%的员工直接进入集团的审计名单......


“非必要不出差,能线上的就线上”是当下企业对待差旅的态度,也是很多高端酒店不愿提及之痛。


“今年很多民企、外资企业、港资企业客户,集团老板下达的任务都很直接,就是会议成本要下降20%到30%。”


“国企客户最明显的几个变化,会议场次少了,会后会餐取消了,就连茶歇都免了,一场会做下来,人均消费一杯红茶。”华东地域某高端酒店业者B总,就直观感受到了今年会议市场的寒意。


公务接待锐减,企业商旅需求下滑,消费者也捂紧了口袋。


不妨来看一组官方数据对比,2025年上半年:



  • 住户存款余额,增加了10.77万亿元至162.02万亿元,增幅为7.42%,创历史新高。



  • 住户贷款余额,增加了1.17万亿元至84万亿元,增幅为1.4%。


发现没?住户存款增速远高于贷款,这些年专家们苦口婆心的喊“刺激消费”,但消费者只嘴上附和,反手就把当月工资存进了银行。


在多方利空的现状下,今年许多酒店都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


所以,近几个月我们能够看到,很多高端酒店,开始“脱下长衫”,走向了地摊。


以前高攀不起的五星级酒店,如今自己把菜盘子端了出来。


从郑州的永和铂爵国际酒店,打着“五星品质,地摊价格”的旗号登上热搜开始,这股酒店地摊之风已经席卷全国,并且价格还十分亲民。


比如,有成都网友发现,五星地摊的一些小吃的价格,比路边摊都实惠!凉面8元,炒面10元,分量还很大。





说到底,五星酒店放下身段摆摊,只是今年酒店业的一个缩影,正如一位酒店总经理所说,“既然大家不走进来,那酒店只好走出去,面子不值钱,活下来才重要。”


03



除了消费市场疲软之外,今年酒店业者普遍感觉更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酒店供给端,可以用狼多肉少来形容。


根据饭店协会的数据,我国的酒店数量早在18、19年到达峰值,也就是34万家左右的程度。


接着是20-22年,历经了三年洗牌阶段,酒店业加快出清,2021年酒店数量一度降低到了25.2万家。





随后23年,旅游业迎来报复性反弹,很多酒店在23年都吃到了“大肉”。


在“赚钱效应”的驱动下,报复性消费变成了“报复性开店”,一大波业主、投资人在近两年“跑步进场”。


全国酒店数量在23年,灵敏恢复到了32.3万家,2024年到达34.87万家,已经超过了18年的峰值。


再来看看民宿,企查查数据显示,近两年新增的民宿相关企业数量近19万家。其中,2024年全年注册9.96万家民宿相关企业,创近十年注册量新高。


截至3月17日,国内民宿相关现存企业达33.1万家,其中超六成企业于3年内建立,是19年的4倍多。


酒店、民宿供给端的加快扩张,更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内卷。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暑假实际游客总量并没有减少,只是都被稀释了。


根据航班管家的数据,2025-07-01至2025-07-14,全国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3182.0万人(仅含境内航司承运数据),同比增长了5.0%。





供给过剩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价格战加剧,这点民航跟酒店环境相似,今年暑运第2周民航境内经济舱平均票价达859.8元(含税票价),同比2024年下降了5.3%。


事实上,今年暑假,不仅是广大酒店业者度日艰难,处于行业金字塔顶部的OTA们,也感受到了流量压力,开始往小红书等交际媒体上大把“撒币”。


“从五月份开始,我观察到有大OTA突然在小红书加大投放力度,在多个热门关键词,如留宿、民宿、酒店等上投流,竞争明显变大。”


有业者曾预测25年市场会触底,在笔者看来,新一轮的酒店洗牌或许才刚刚开始,从越来越短的暑假旺季释放出的信号来看,市场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0A04DX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