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从“酒都”到“动力电池之都”,宜宾站上4000亿台阶,挖掘下一个千亿产业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2:47|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周松清
经济总量站上4000亿元台阶后,宜宾正在挖掘下一个千亿产业群。

7月24日,2025(第二届)产融互助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围绕“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主线,来自国家部委、金融机构、产业龙头等千余名代表齐聚长江首城,共探共商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有效路径。
从2020年初次入选,再到2024年持续入选,持续入选国家产融互助试点城市的宜宾,其产业升级变迁之路和其探索实践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方案,成为各方关注的核心。



图片来源:2025(第二届)产融互助大会
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在开幕式上表示,宜宾市持续聚焦做优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助力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千亿产业聚集,推动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将来产业破局起步。
近年来,宜宾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大力拓展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产业带,已经初步构建起多元化的当代产业体系,2024年宜宾市经济总量凌驾4000亿元,位于四川省第三。
“科技-产业-金融”加速融合
2025(第二届)产融互助大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以“产融联动创新 互助共创价值”为主题,聚焦实现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进一步凝聚深化产融互助共识,激发产融互助新动能,切实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对庞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单薄环节的金融支持。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本次产融互助大会上,发布了“支持新型工业化创新金融产物矩阵”“中试保融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创新积分制2025”等系列金融“工具包”。
在本次大会上,深交所还团结四川经信厅发布了“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信息体系”,这也是四川省首个专注于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服务的综合培育平台。


该体系创新性整合交易所的专业培育服务与省市工信部分的政务服务,初次实现“专精特新企业—地方工信部分—交易所”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协同培育,可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高效、智能的培育服务平台。
除此之外,本次大会上,一系列战略互助、试点基金、互助项目在现场签约,将助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AIC股权投向产融联动的创新领域,尤其是四川省18个重点产融互助项目现场签约,为天原集团、丝丽雅集团、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和光同程、三江绿城等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将更有力地推动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2025(第二届)产融互助大会
四川省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是现场签约的代表企业之一,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强透露,将围绕四川省重点产业链,关注全国范围内的“链主”和“链属”企业,助力四川省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同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来产业,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积极抢占前沿赛道,从技术源头参与项目孵化,补齐加强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基础能力。
GDP跨入4000亿大关
大会所发布的金融支持举措,是宜宾市探索实践“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创新方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宜宾市坚持以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产业,陆续出台《产融互助试点实施方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等文件,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13条支持政策,创新推出宜创贷、园保贷、制惠贷等金融产物。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宜宾市存贷款规模超1.2万亿元,居全四川省第3位,贷款余额增速连续38个月,保持全四川省第1位。
不但如此,宜宾还持续探索“以产兴城、以融促产、科技赋能”的新路径,产业蓝图不断跃迁。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宜宾从无到有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在2020年时,宜宾动力电池产值尚不足20亿,2023年、2024年,宜宾连续两年动力电池产值凌驾千亿,产量占全国的16%以上,全球的10%。正因如此,在“酒都”之外,宜宾也被誉为“动力电池之都”。
这得益于宜宾抢抓国家“双碳”政策机遇,抢占绿色新能源、数字经济新蓝海等产业风口,推动产业结构向“一蓝一绿”转型。
以绿色能源占比高、水运上风、川内锂矿资源等,捉住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落户,并且宜宾对其提供强力助推。在宁德时代投产初期,宜宾仅用81天时间,在最短时间内完成1000亩地皮平整交付,协助其快速落地建设。
宁德时代官方信息介绍,四川宜宾基地是宁德时代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之一,是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也是全球第二座锂电灯塔工厂。该基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与柔性主动化技术。
在宁德时代的带动下,宜宾快速集聚了电池的正负极质料,电解液、隔膜、结构件等产业链配套项目120个,形成了完备的动力电池全产业生态。
同样的逻辑,宜宾也将其复制在晶硅光伏产业上。
宜宾迎来英发德耀,这是首个落户宜宾的投资超百亿、产值超百亿的“双百亿”光伏企业。
依托龙头企业,宜宾快速集聚了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项目37个,率先在全四川省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
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宜宾的动力电池、晶硅光伏、优质白酒三个产业入选了四川省先进制造集群首批培育名单。
宜宾的GDP也得到快速增长。在2021年初次突破3000亿大关后,2024年又突破4000亿大关,三年的时间实现千亿增长。
在2019年以前,全国GDP百强城市从未见宜宾身影,2020年以来,宜宾年年进入百强名单,且排名总体持续上升。
地区经济聚集度也更加凸显,宜宾经济总量占全四川省的比例,从2017年的4.91%提高至2024年的6.19%。
挖掘下一个千亿产业群
宜宾的城市定位也在发生变革。
从2016年的“川南地区中心城市”,到2018年定位“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再到2021年的“当代化地区中心城市”,涵盖和辐射范围持续扩大。
目前,宜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是四川工业大市,工业总量稳居全四川省第2位,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也是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产融互助试点城市。
宜宾并不满意于此,在白酒、动力电池之外,还在挖掘更多的千亿产业群。
在宜宾四大主导产业中,优质白酒产值早已突破千亿、正迈向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动力电池连续两年产值超千亿、全球每十块电池就有一块“宜宾造”。
晶硅光伏则实现弯道超车、建成全省最完备的光伏产业链,数字经济引进字节跳动、腾讯等150家头部企业,智能终端年产量占全省超50%,两大产业预计3—5年将迈上千亿新台阶。
在将来产业中,宜宾快速拓展的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赛道,今年均有望突破百亿;同时,宜宾还在积极拓展通用人工智能辅助、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赛道。
今年7月,宜宾走进北京开展推介活动,现场发布涵盖5大领域14类场景的人工智能城市深度应用场景机会清单,签约数字经济、新型储能等项目122个,投资额超400亿元。
7月21日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GDP数据显示,上半年宜宾GDP为1779.84亿元,同比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4+4+4”产业增加值上半年同比增长6.9%,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增长55.7%、动力电池增长25.1%、晶硅光伏增长23.8%。
宜宾市长廖文彬在发布会上表示,将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厘革发展带来的机遇,推动新型储能、数字能源、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将来产业破局起步。
宜宾市表示,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将全力建设当代化地区中心城市和制造强市,让产业与资本在这片热土上持续“共舞”,为探索“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贡献更多宜宾智慧和方案。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5A09LOA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