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汽车天地] 懂车帝打的是谁的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懂车帝把36款主流新能源车拉到了封闭的高速和城市道路,用15个高危风险场景进行了一次测试。

相信这次的“考试结果”大家在各个平台都有看到,简朴来说:

1.没有一辆车能在所有项目里“零失误”;

2.只有问界M9、小鹏G6、魏牌蓝山等少数车型在高速通过了一半的项目,高达15款车型在6个高速场景里全部挂0;

3.特斯拉表现不测地不错,特斯拉Model X在城区和高速都只挂了一个场景,堪称这次舆论上的最大赢家。

于是一时间,“国产智驾全军覆没”、“辅助驾驶是否是骗局”、“2025年了智驾一个能打的都没有”等等话题轮番上热搜。

连大洋彼岸的马斯克都关注到了这次测试,并且点了个赞;国内的厂商则大多缄默不语,或者不予置评。




舆论场上的碰撞,远比测试场上的要猛烈。

我们这篇文章想就这次风波聊清楚两个核心题目:

1.懂车帝的测试流程是否有题目,规则是否有漏洞?

2.懂车帝的测试结果是否具备参考性,对行业和消耗者有什么意义?




首先还是先给大家介绍下懂车帝这次测试的具体过程,这次懂车帝包下了真实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覆盖了特斯拉、鸿蒙智行、小米、理想等20多个品牌的近40款主流车型。

其中高速设置了6大场景,包括“消失的前车”、”夜间施工区避障”、“野猪横穿”等等极端场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城区则设置了9大场景,包括“转盘内汇入”、“儿童突然横穿”等高频的危险场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是传播最广的场景,自然是在高速公路上的“消失的前车”,车辆以130km/h行驶,前车突然变道,袒露出前方静止变乱车。

36款车型里仅有5款乐成完成避险,通过率只有可怜的14%,超70%车型直接撞上变乱车,部分车型因强行变道险些引发二次变乱。

当然,这并不是最惨的,“野猪横穿”里,只有特斯拉Model X委曲过关,别的全军覆没。

所以,假如你看完整场测试,的确会形成“懂车帝撕开了辅助驾驶‘皇帝新衣’”的感觉。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汽车媒体平台,懂车帝乐意耗费巨量的人力和财力,做这种几乎囊括所有主流热门车型的大型测试,承担了一个头部媒体该有的责任,让读者能直观相识不同车型在这些极端复杂场景所面对到的风险。

并且,他们在场景设置上也非常用心,除了个别场景有些偏离现实,基本都符合现实交通可能遇到的风险,都是真实变乱数据提炼的“高风险低概率”场景。

这些恰好是一样平常驾驶中驾驶员最恐惊、辅助驾驶体系最可能失效的“死亡陷阱”。

这些题目袒露给公众,让车企正视技术短板肯定是一件好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懂车帝这次测试也存在很多不严谨的地方。

争议最大的就是:控制变量。

懂车帝这次很多控制变量不太符合现实,好比吵得最凶的跟车间隔的差异。

因为这次懂车帝设置时是将所有车的跟车间隔设置为中间档位,但不同车的跟车策略不同,距障碍车的间隔也完全不同,影响制动反应时间,直接决定了体系是否有足够时间乐成避险。



图片来自网络


再好比“消失的前车”里,懂车帝将所有车的辅助驾驶速度设定为限速偏移+10%,导致部分车型会主动加速到130km/h,部分车型则会限制在120km/h。

这就会导致在同一个点踩下刹车的两款车由于车速不同,最后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横向比力也失去公平性基础。

并且,在这些高风险场景里,单个车型的测试次数没有标准。

辅助驾驶体系受到传感器瞬时状态、算法决策细微差异的影响,本身存在一定概率性,只放出一次测试的乐成或者失败很难真实代表该车型在该场景下的稳定能力,这也让排名和“通过率”的统计意义大打扣头。

尤其是部分场景好比“消失的前车”需要兔子车(引导车)进行突然变道等特定操作。

保证兔子车的速度、变道机遇、变道轨迹的精确度和同等性,对被测车辆的反应至关重要。

通过视频来看,不同车型的测试过程中,兔子车的速度并不同等,切出姿态也不同等,这很大程度影响了后车的现实跟车速度。

所以在测试次数没有明确标准的情况下,舆论直接将结果汇总为“通过率”排名,显得有些潦草和不严谨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令人咋舌的是,如此高速度的测试过程中,在右侧应急车道内居然还布置了多个工作人员和拍摄的设备器材,这是非常没有安全意识的举动。

放在一样平常测试场内,基本是会被测试场拉黑的那种存在。

而且右侧的活动人员也极大影响了测试的结果,鸿蒙智行ADS 4的几款车配备的EAES功能,和蔚来、理想几款车配备的AES功能,在前车切出场景下都会找合适的安全空间避让,假如右侧应急车道空旷,是可以向右避让的。

这些都阐明,懂车帝在这次测试里的确存在诸多纰漏和规则不合理之处,也从客观上影响了最终的数据和成绩。

写在最后

同为以“测试”为标签的媒体,我们也深知媒体策划主导一场大型测试的不易。

但一个标准不透明、过程不公开的大型独家测试,其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就是极易受到质疑。

所以“开源”才是打破这种质疑的关键,我们也号令之后懂车帝可以建立一个开放、透明、多方参与的测试生态联盟,在大型测试时,我们也能参加进来,提供更专业的测试服务。

大家一起让每一个数据都公开透明,通过多方制衡和监督,提升测试的公信力,让结果更令人佩服。

毕竟,“当打假成为一种噱头,那打假和造假的人一样邪恶”,汽车测评以感情和争议为导向,或者结果服务于特定的商业目的,就丧失了存在的正当性,那与虚假宣传的车企在本质上并无二致,甚至更具诱骗性。

回归本心,我们坚持测评的终极目标必须且只能是为消耗者提供真实、有代价的信息参考,资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购车决策。一切流程设计、标准制定、结果发布都应以这个目标为最高准则。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6A086M4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