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长川科技“钞能力”不好使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资本市场偶然并不在意怎样修补那些隐藏在光鲜财报之下的裂缝,但若安全驶向彼岸,靠得一定是真材实料。


文/逐日资本论

这家国内半导体测试龙头企业的业绩喜人,但市场却反应冷淡。

7月22日,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川科技)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本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7亿元,同比增长41.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7亿元,同比增长98.73%。其中,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3.52亿元,同比上升39.52%,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上升49.91%

该净利润表现也在近期沪深两市上市公布中报业绩的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对于业绩大增,长川科技在业绩公告中称,2025年上半年,集成电路行业增长迅速,客户需求旺盛,同时公司高端测试设备产品得到行业承认,客户开辟希望顺利,各产品线贩卖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显著,公司规模效应开端显现。

有意思的是,就在业绩公布的当日,长川科技股价并未出现想象中的涨停或大幅拉升,反而以阴线收盘。次日,其股价更是一度下杀到60日均线,包括7月24日的普涨行情,长川科技还是以绿十字收盘。

股吧里部分投资者将怨气归结为减持。部分网友表现,“半年报是财务总监做的,它比谁都了解公司。它都要跑路,我要先跑在它前面。”以致有网友认为长川科技的财务包装较为明显,“收购少数股权然后股权重估。这个是纯财技……”

也难怪部分投资者产生质疑。在业绩公布前一日,长川科技实控人之一致行动人、持股5%以上股东杭州长川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操持自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12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796%。

另外,长川科技财务总监唐永娟操持自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40%。

更让人警惕的是,去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督局对长川科技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显示,长川科技2022年存在少量设备未向客户发货交付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导致2022年和2023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还存在募集资金利用、管理不规范,贩卖内控管理不规范等行为。


鉴于中国股市正在逐渐显现出牛市特征,未来业绩好且具有想象空间的上市公司,会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那么长川科技属于哪一类呢?


长川科技是一家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企业,焦点产品为测试机和分选机。其前身为2008年4月成立的长川有限,系由赵轶和潘树华共同投资设立。2015年,其变更为股份公司。2017年4月17日登陆创业板。

单从公开的数据层面来讲,长川科技在上市后的业绩波动幅度较大。上市后的前三年业绩明显下滑,2019年净利润只有1193.53万元。但2020年业绩开始飙升,当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高达610.99%,超八万万元。2021年和2022年继承保持高增长态势,净利润首次突破2亿元,并在2022年达到历史峰值4.61亿元。

没想到的是,2023年业绩陡然断崖式下跌,净利润同比暴跌90.21%,只剩4千多万的利润。2024年其业绩又奇迹般地飙升,净利润再度超过4亿元。


长川科技2025年中报持续迅猛的发展势头。但表面亮丽的数据背后,隐藏着令人不安的趋势。

红利能力呈现出抵牾状态。2023年,长川科技的贩卖毛利率57.06%,2024年下滑到54.82%,本年中报为54.93%;而其贩卖净利率却从2023年的3.42%,上升至2024年的12.82%,本年中报则为19.67%。

请注意,这种“毛利率降、净利率升”的反常组合,暗示着长川科技的利润增长或许依靠于非经常性收益。

长川科技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变动幅度为10029.55%,原因是购买日之前原持有长川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37.5%的股权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所产生的利得,总金额为5973.7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4.04%。

真正令投资者担心的是长川科技现金流与利润严重背离。在其净利润达到4.27亿元的同时,但经营运动净现金流为-8042.9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203.14%。主因存货同比增34.61%至30亿元,应收账款达16.5亿元。要知道,同期营收不过21.67亿元。这种征象,也从一个侧面阐明,其利润存在“纸面化”特征。



绕不开的话题是,2025年1月1日,公司公告收到浙江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暴露了公司在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方面的严重缺陷。

监管机构在现场检查中发现三个焦点问题:2022年存在少量设备未发货就提前确认收入,导致年报信息披露不准确;募集资金利用管理不规范;贩卖内控管理不规范,未实时获取贩卖设备安装交付终极文件材料。长川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赵轶、财务总监唐永娟等高管均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这并非孤例。2024年底,厚交所对时任长川科技的董事张磊下发监管函,因其母亲在2024年11月7日买入长川科技股票2700股,三天后卖出,构成短线交易。公允地讲,此类公司治理的瑕疵,的确也侵蚀着市场对长川科技的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上半年,公司有息负债达20.74亿元,同比增长54.30%。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中报的36.63%一路攀升至53.11%,流动比率则从2.37降至1.85,短期偿债能力明显趋弱。

别的,长川科技的商誉为4.24亿元。未来一旦发生商誉减值,对其业绩影响较大。

需要强调的是,二级市场颠末这么多年的发展,机构投资者们和普通投资者都在学习中进步,不再盲目地只盯着一两个数据,而是对于财务数据的分析以及公司经营管理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尤其偏爱于那些现金流健康、公司治理透明的企业。


从长川科技的股价走势上来看,从去年11月摸高59.5元后,其股价围绕着45元做了一个平台整理。期间,股价一度深度下探测试支撑,周线显示其股价有继承攀升的可能。一旦题材和市场环境配合,不排除有大幅飙升的可能。毕竟,资本市场偶然并不在意怎样修补那些隐藏在光鲜财报之下的裂缝。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若您觉得有价值,麻烦您点赞、转发。祝身体健康,掘金2025!】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5A03BX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