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产业家|产业家一线
高层赋闲,中层降薪,底层内卷
中年人的崩溃,是从裁人开始的。
“我认识的许多新能源中高层,已经半年多没找到工作了。”
告诉我这个现状的灯塔(化名)是一位在新能源行业摸爬滚打了6年的猎头,他见证了这个行业曾经的猛火烹油,也见证了当下资本退潮、行业轮番洗牌后,被“围城”困住的许多人。
可以说,猎头是能够最先感知到整个行业的温度和情绪的角色,而我们与他深入地聊了几个小时。
话题从赋闲的高管到被学历困住的应届生,从大批倒下的明星公司到发不出工资后的集体仲裁,从降薪潮到被写进绩效的加班要求。
灯塔为我们还原了2025年新能源的行业最真实且暴虐的一个切面:
在互联网行业人人焦虑的“35岁魔咒”似乎也开始蔓延在新能源行业。当新能源的格局开始走向洗牌固化,也就意味着开放给草根的造富红利,正在关闭。
展现在微观上,大量的中高管理层们,被集体扬弃了。
风口下的职业大退潮,从互联网到金融,这次终于轮到新能源了。
以下是我与灯塔的对话实录:
01静默的洗牌,焦虑的高管
新能源产业家:最近,你接触到的空窗期的高管许多吗?
灯塔:最近我在给一家锂电企业找总经理的岗位,所以我把圈子里这个层级的人都聊了一遍。我发现他们许多人都还是处于没有上班的状态,短的两三个月,长的已经大半年了。
很典型的就是我了解的一家企业,去年年底整个取消了电芯这块业务,人员全部遣散。许多高层乃至是总经理这个级别的,目前还没有正式工作。
新能源产业家:这样的高管年薪多少钱?
灯塔:100万以上。
新能源产业家:为什么行业会出现大量的赋闲高管?
灯塔:这几年行业洗牌其实是特别严重的。
举个例子,电池其实焦点就是动力、储能、消费三个赛道。现在的动力电池市场,前十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已经90%以上。这就让下面许多梯队的厂家,完全没有生存的空间,几十家企业抢剩下的只有百分之五左右的市场。
乃至许多行业里还有点着名度的企业,其实也有点扛不住了。企业处于一个连续的亏损状态,设备的成本、人力的成本、运营成本高昂,卖一颗电芯还亏一颗,迫不得已,只能选择把电芯的业务给关闭了。
不管是跨界过来的上市公司,还是从上下游延伸结构新能源的企业,大家都挺难的。特别是在2022-2024年原质料大幅度波动所带来的影响,碳酸锂价格从高峰50多万跌到了7/8万一吨的时候,这个对行业的企业冲击黑白常大的。
如果大家有所留意,最近两三年的许多新能源上市公司,财报并不乐观。

新能源产业家:这些赋闲的高管们,可以尝试跨其他领域跳槽吗?比如动力跳储能?
灯塔:会很难,其实现在行业壁垒已经形成的相对明显。从前两年开始,动力跟储能之间,其实已经开始有这种隔阂了。
虽然都是大电芯,大家关注的焦点维度还是不通,储能更加看重成本和循环次数,动力更偏向性能。消费和动力、储能之间的差别更大。
我举个案例,这家一家非常着名的消费电池公司,他们今年用了一两个从动力过来的人。结果用下来,经理感受非常差,因为需要花半年左右的时间去教他许多新东西。
从前培养一个工程师可能要两三年,现在半年没法上手,职业生涯就完了。
新能源产业家:那赋闲的高管们面临空窗期怎么办?
灯塔:我发现他们有几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开始做自媒体。我认识广州一位高级产物经理从去年就开始做本身的公众号,分享一些电子的专业技能。

社交网络上大量开始做自媒体的新能源人
第二种是尝试做咨询。也就是给小型公司做技术咨询或是出解决方案。
还有一种比较新奇的模式,是直接搭建出本身的团队,去和中小型企业谈合作,成为他们的“外包”研究院,搞定客户对接、解决方案、研发生产。
现在大家的危机感都非常强,我认识一位年薪破百的经理,会一直把简历挂在网上,然后去和猎头聊、企业聊,来探索工作之外的合作模式。
02
行业不缺高管,只缺高级牛马
新能源产业家:纵然是在职的高管,也非常焦虑吗?
灯塔:一二把手现在负担的压力也很大,老板给到他们的容错时间一般来说可能也就两年左右。就是你如果做的好,位置就能稳。但是如果你做的欠好,那这个位置换的也挺快的。
新能源产业家:那他们如何该如何重新找到工作?
灯塔:降低预期,或者往下游走。
现在行业不缺领导层,只缺高级牛马,但高级牛马的可替代性也非常强。
说白了,公司想要的是那种一过来就能直接上手,直接创造效益的。比如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不管是研发端,还是制造端,还是业务端。但同时高级牛马的要求非常高,要全方位的匹配。
所以许多企业也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
新能源产业家:降薪在行业里是一个广泛征象吗?
灯塔:降薪是一定的趋势。我认识一位车企的高级打工人,年薪50万左右。今年他跳去另一家车企,offer谈好了只有35万。
但就在他决定接offer的时候,公司那边流程走到大老板时,直接说:这个人太贵了,再少5万。
新能源产业家:为什么今年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
灯塔:其实这两年倒下去的企业特别多,但许多企业处理地很低调。现实就是行业里的坑位变得越来越少了。
比如原本有100家企业,倒下30家,剩下70家的中高层原本就满了。那多出来的这些人就比较尴尬。
有一个情况是:在固态和钠电这两个领域,许多小厂的资金链断裂,最终被迫遣散了。其实许多公司都是在2022年的那波资本热潮下供起来的,现在也三年左右时间了,能不能存活下来,能不能出成绩,未来都已经是可预测的了。
深圳有一家做固态电池的公司,今年五月份,就开始遣散员工了。但搞笑的是5月份遣散的这一波员工最终赔了N,6月份遣散的员工们连钱都拿不到了,申请了集体的劳动仲裁。
这种故事今年特别多:员工把老板给告了,资方把企业主给告了。
本身大量公司汰换流散出了大量的员工,现在他们还需要和疯狂涌入的应届生竞争。
硕士三年内,本科五年内的人,我们现在不招了。这是一个企业人力对全部合作猎头所说的。
03
应届生也卷进“福报”
新能源产业家:进入新能源行业的应届生多吗?
灯塔:真的特别多。因为从大概2018年开始,大家的认知觉得新能源这个赛道很火,这个专业特别火爆。从2022年开始属于这个行业的高峰期,其时许多企业为了抢应届生开了很高的薪资。
也就导致,这两年应届生也非常卷。
新能源产业家:应届生卷什么?
灯塔:开始卷学历。头部公司比如宁德时代,现在招应届生研发端都是卡双九(大学和研究所双985学历)了。行业肯定还是会连续地卷学历,从头部一直卷到下面,生存下来的平台都会卷。
比如锂威,是一家发展性非常好的企业,八年时间营收从几千万做到几十个亿。早些年的时候他们研发端其实会大批量地用本科,但现在25年的应届生差一点的211就进不去了。
新能源产业家:应届生薪酬多少?
灯塔:根据学校背景顶级每个月的薪资,一般情况在1万到2万的区间,赢利的电池厂年终会发3-6个月工资。对应届生来说,20万左右的年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网传宁德时代校招薪资
新能源产业家:加班严重吗?
灯塔:长期加班,确实很卷。所以我遇到的大部分做锂电的人,都能存到不少钱。(笑)
因为新能源加班不止对应加班费,还会作为领导评绩效的一部分,大部分岗位是加班时长都是特别高的。更暴虐地讲,不卷的公司,现在基本都出局了。
现在我了解的有双休的企业真的很少,但是我见证的倒闭的双休企业倒是不少。
新能源产业家:这种常态化的加班其实已经类似互联网企业的996了?
灯塔:完全不一样,新能源行业的加班费,特别少。
新能源产业家:在新能源行业做猎头这么多年,你整体感受如何?
灯塔:我的感受就是,大家都挺不轻易的。
应届生想找一个好坑位、好工作,不轻易,卷学历卷加班。
有三五年经验的员工,如果想跳槽,可选择性也越来越少了。因为动力、储能各自之间的行业壁垒形成,头部市占率又特别高,那你可选择性的企业就非常少了。
对高级经理和总监的层级,只能求稳。要保证做出成绩,还要公司不死,其实也很难。
04
结语
今年,新能源圈子每个人见面,都会说:太卷了。
就像灯塔所说,从应届生到高级牛马,再到高管,在行业大周期下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连续的焦虑和压力伴随每一个人。
而我们希望为大家创造一个可以自由交换沟通的平台,在这里分享行业的信息和八卦,不管是谈交易还是谈生活,你可以畅所欲聊。
编辑:陈帅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30A04LU8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