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or=rgba(0, 0, 0, 0.8)]
谁能想到,曾经在40万级豪华车市场稳如泰山的宝马5系,如今会以如许的姿态刷屏。
2025款525Li,北京上海的4S店报价直接跌破27万,比去年的指导价生生砍了17万。
部分经销商甚至表示价格还能进一步协商。
如许的贬价幅度,远超行业常规的促销力度,也让不少消耗者和业内人士感到震惊。
但更扎心的是,就算降到这个价,宝马5系还是卖不动。

亏着卖,也怕卖不动
要知道,宝马5系这波贬价可不是小打小闹。
去年这时候,525Li的入门价还死死咬着43万,就算终端有优惠,落地没个45万想都别想。
这价格放在三年前,顶多能买到宝马3系的中配。
不过从2024年开始,宝马5系的销量就已经显现出疲软态势,全年销量仅8.8万辆。
而同期奥迪A6L的销量达到17.6万,奔驰E级也有14.5万,差距十分明显。
进入2025年,环境并未好转。


[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图源:微博
上半年累计销量59412辆,同比下降33.12%,在中大型车销量排名中仅位列第五,被小米SU7等新能源车型甩在身后。
销量的持续下滑直接导致了库存危机的发作。
数据显示,部分宝马4S店的库存周转周期已经超过90天,远高于行业45天的健康水平。
华东地区有经销商反馈,5系库存车占比高达40%,远超正常的15%-20%;
中部某省份的单店甚至积压了80多辆5系现车,占据了展厅60%的面积。
库存压力下,经销商的经营状态也愈发艰难。
为了缓解库存压力,宝马在年初采取了激进的贬价策略,将525Li的官方指导价从43.99万元降至26万元,降幅达33%。


[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图源:微博
这一办法在短期内确实拉动了销量,1月环比增长160%,但很快就出现了价格反噬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二手车市场,3年车龄的5系保值率暴跌至52%,部分车商甚至出现了拒收宝马车型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这种大幅贬价对品牌形象造成了冲击。
曾经象征50万级豪华车的宝马5系,价格下探至30万以下,导致部分注重品牌价值的目标客户流失。
相比之下,奔驰E级和奥迪A6L的价格策略则显得更为稳健。
两者的终端优惠幅度基本控制在10万左右,通过推出限量版、高配车型等方式维持高端形象,与宝马5系的品牌形象逐渐拉开差距。

BBA靠价格战,赢不了
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国内中大型轿车零售销量达到51.7万辆,同比增长23.3%,远高于轿车市场的10.9%的同比涨幅。
其中,小米SU7断层领先,宝马5系2025年1-6月累计销量达到59412辆,同比下降33.12%,在中大型车销量排名为第5位。

[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图源:微博
宝马5系的逆境证明,单纯价格战无法赢得高端市场。
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仅靠品牌光环已无法维系市场地位。
奔驰通过年轻化营销守住高端客群,奥迪凭借科技标签巩固商务市场,而宝马若不能尽快调解战略,恐将在BBA竞争中进一步掉队。
光靠贬价撑不住,说到底还是产物力跟不上期间了。
电动化转型更是慢半拍。纯电版i5本应该扛大旗,效果自己问题还不小。
标注CLTC续航600公里,实际跑高速开空调,顶多跑400公里;
别的,i5还被曝出有车机卡顿、语音识别不准等问题,用户体验不佳。

[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图源:易车网
智能驾驶就更别提了。
如今20万的国产车都标配激光雷达了,5系的辅助驾驶还停留在“能跟车、能刹车”的水平。
有业内人士评价,驾驶抱负、问界等国产畅销车型后再开宝马5系,会有从智能手机换回功能机的落差感。
更让消耗者不满的是,2025款宝马5系被曝存在减配问题,铝合金悬架、隔音材料等核心配置被缩减,这一环境引发了车主的集体维权。
有车主实测,高速噪音比老款大了3分贝,过减速带时底盘“散架感”特殊明显。花几十万买台车,效果越改越差,换谁能忍?
在汽车相关的投票论坛上,不少潜在买家表示正是因为“减配”而放弃了购买5系的筹划。
车质网公布的投诉数据也显示,宝马5系的“车门传感器故障”(占比31%)、“中控黑屏”(24%)、“变速箱顿挫”(18%)等问题,使其长期位列豪华车投诉榜首。

宝马,底子还在
固然了,宝马5系也不是一无是处。论三大件,它的底子还是在的。
2.0T发动机+采埃孚8AT变速箱,525Li最大140千瓦,530Li到190千瓦,开起来平顺。
8秒多的加速虽然比不上电车的推背感,但那种油车独有的绵密劲儿,新能源还真模仿不来。
固然,这种转变也需要适应,但其实很合理,对于C级车来说,没必要完全以操控为主,更多的人在意的是舒适性和面子,至于开起来怎么样。
只要不是太差,基本就不是问题。
况且如今消耗者买车,早就不只看三大件了。
宝马5系这些传统优势,在新期间的需求面前,越来越不敷打了。
面对这些逆境,宝马也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扭转局面。
在销售端,实行“限产保价”,减少向经销商压库,以稳定终端价格;
同时推出“0首付+5年超长贷”的金融政策,降低购车门槛。
在技术研发上,与高通合作开发智能座舱,与Momenta联手打造智驾体系,积极融入新能源期间的智驾市场。
据悉,2026年宝马将推出基于NeueKlasse平台的纯电版5系,续航目标瞄准700km+,并支持L3级主动驾驶;


[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图源:微博
同时还将升级本土化研发,扩建上海研发中心,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优化车机和智驾体系。
对于消耗者而言,当前宝马5系的价格确实具备肯定的吸引力,26万左右就能入手一台行政级宝马。
在面子、空间、驾驶体验和配置等方面,都能与同价位车型拉开差距。
但需要考虑的是,价格是否还会进一步下调、库存能够支撑多久、新款推出后价格是否会反弹等不确定因素。
如今到底该不该入手?
说实话,26万买台宝马5系,性价比确实拉满了。
论品牌,蓝天白云标比同价位的合资车有面子;
论空间,5米多长的车长,家用商用都够用;
论驾驶,宝马的操控底子还在,开着顺手。
如果你的预算就在30万左右,想买台撑场面、开着稳的车,如今入手确实不亏。

但有几个坑还得注意。
一是库存车可能存在存放问题,提车时肯定要仔细查抄轮胎、机油、电瓶;
二是别指望保值,这价格买的车,未来想卖个好价钱基本没戏;
三是如果更看重智能驾驶、长续航,那小米SU7、极氪001这些新能源车,体验真的比5系强太多。
说到底,宝马5系的逆境,其实是整个传统豪华品牌的缩影。
当新能源车企拿着激光雷达、高阶智驾、智能座舱当“标配”,当年轻人买车先问“有没有OTA升级”,单纯靠品牌光环和三大件吃饭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31A05OOG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