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8|回复: 0

[汽车天地] “廉价版”Model Y要来了!卖到15万,减配反而更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1:31|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特斯拉在产品矩阵的扩张上可以说动作不断,前阵子官宣了MODEL Y L将在秋季发布,最近还曝出了一组谍照图。从这组谍照可以推测,这款汽车极有可能是先前泄漏的“廉价版”特斯拉Model Y。从其车型名称可以推断,该车在设置上会有所简化,同时售价也会更加亲民。


不过代价是,很多地方都会做一下减法。从曝光的谍照来看,这款“廉价版”Model Y仍旧没有配备仪表盘,同时装备了大尺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幕,整体计划与当前车款大致类似。但是,前排中央扶手箱前面设有两个杯架,且更火线的中央通道采用了贯穿式计划,这使得驾驶员能够跨过中央通道到达副驾驶一侧下车,增长了使用的便捷性。
此外,新车还移除了现款特斯拉Model Y所配备的全景天窗,转而采用金属车顶计划。此举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解决了现款在夏季时暴晒的问题,反而使得车辆的实用性得到了提升。类似的改动另有转向拨杆的保留,被很多网友戏称为对实用主义的回归。


当然核心科技应该会保留的,HW4.0辅助驾驶硬件、AMD Ryzen芯片继续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容量降至50kWh,但通过轻量化车身与低滚阻轮胎维一连航水平。这种“高配电脑换机箱”的计谋,也算是特斯拉对核心体验的一种坚持。
后排空调屏幕取消后仅剩空调出风口,织物座椅替代了带通风功能的仿皮材质;前脸贯穿灯带与尾部漫反射灯组被彻底删除,轮毂虽保留19英寸却换装倍耐力经济胎。这些改动预计降低制造成本30%,使起售价从26.35万直落至20万内,甚至可能触及15万元临界点。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已在国际市场上推出了精简版的Model 3,参照这一点,我们可以预测“廉价版”Model Y将会发生如下几个改变:车内情况照明仅限于白色、后备厢仅能手动开启、织物座椅不再具备加热和通风功能、轮毂尺寸更小且代价更低廉等。
如果这款“廉价版”Model Y的定价对准15-17万元区间,Model Y将与小鹏G6、比亚迪海狮06贴身肉搏。尽管设置可能处于劣势,但特斯拉的品牌溢价与电控技术依旧是Model Y的竞争筹码。


而就在廉价版吸引入门用户时,特斯拉正用六座Model Y L冲击高端市场。4976mm车长与3040mm轴距在尺寸上提升明显,2+2+2布局对准多胎家庭需求。这款中国特供车型承载的是特斯拉夺回销冠的使命,要知道2025年上半年Model Y在华销售17.1万辆,虽保住SUV榜首,但小米SU7以15.6万辆的销量紧追其后,新发布的YU7更是手握20万订单。
不过六座SUV市场面临的市场情况却无比残酷,理想L9凭借超5米车身与冰箱沙发设置建立壁垒,乐道L90以最低不到20万预售价和第三排1米腿部空间发起冲击,问界M8则搭载华为ADS 4.0自动驾驶体系虎视眈眈。Model Y L高达40万的预估售价引发了不少争议,再加上其溜背造型压缩第三排头部空间,上市后的竞争力另有待观察。


不过从整个产品矩阵来看,“廉价版”Model Y和六座版Model Y这两条产品线形成了不错的互补。廉价版负责下沉市场,六座版主攻家庭升级,加上Model Y本身,三款车型大概能覆盖从15万到40万的代价区间。这种计谋既避免开发全新平台的高昂成本,又能快速响应市场。


产品线快速扩张背后是,特斯拉日渐严峻的生存挑战。2025年上半年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13.3%至72万辆,中国市场零售量淘汰5.4%至26.3万辆。曾经的技术护城河正在瓦解,小米SU7的生态联动、华为ADS的城市场景自动驾驶、理想的空间优化能力,都在不同维度超越特斯拉的传统优势。


特斯拉在其财务报告中披露,实际上自6月份起,该公司在美国已经开始生产代价较低的车型。马斯克曾指出:“一旦特斯拉的低价电动汽车推出,其售价将低于3万美元。特斯拉不会制造没有自动驾驶功能的廉价车型,因为一辆通例售价2.5万美元的电动汽车将失去其价值。”这表明,特斯拉的廉价车型最大的卖点是其在同价位车型中优势明显的智能驾驶技术。


然而,要实现马斯克所言的“代价低于3万美元”,仅靠这些设置的调解显然是不足够的,尚不清楚动力体系与电池组将会有何种改变。但假设“经济版”Model Y将被引入国内,上海超级工厂在成本控制方面将带来诸多优势,完成走量的任务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车叔总结

特斯拉最近的财务报告表现,其业绩表现并不突出。在本年度第二季度,公司收入达到224.9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同时,净利润也下滑至11.72亿美元,降幅为16%。特斯拉方面指出,收入和盈利水平的降低,主要是因为销售量的淘汰以及碳积分收益的降低。因此,公司不得不推出代价更为亲民的车型,例如在中国市场推出的Model Y L,这也是积极面对市场挑战的计谋之一。只能说,中国新能源给特斯拉带来的压力,真的不小。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31A0597T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