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26|回复: 0

新实验闭幕百年前争论:光的“波粒二象性”无法被同时观测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4:4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T之家 7 月 31 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物理学家近期进行的一项量子力学实验,解决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物理学界争论,证实了爱因斯坦的观点是错误的。该团队进行了一项理想化的著名双缝实验,确认了光子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双重特性,但这两种特性永久无法同时被观测到。


爱因斯坦在 1927 年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他以为光子仅通过双缝中的一个,并会对该缝产生微小作用力(类似鸟飞过拂动树叶),提出可同时探测这种力与干涉图案,从而同时捕捉光的波粒二象性。然而,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当时利用量子不确定性原理反驳了这一观点,以为探测光子路径会消除干涉图案,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此后多项双缝实验版本在不同程度上证实了玻尔的量子理论。
为了将这场历史性的争论搬进实验室,由沃尔夫冈克特勒(Wolfgang Ketterle)教授带领的 MIT 团队并未采用传统的带物理狭缝的屏幕,而是利用激光束将一万多个超冷原子排列成一个完美的晶格,每个原子充当一个单独的、孤立的狭缝。通过让微弱的光束穿过这些原子,他们能够精确测量光的粒子特性与波动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
他们的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明确证实了玻尔的观点是正确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网络到的关于光子路径的信息(粒子性)越多,其波的干涉图样就越不显着。
克特勒教授表示:“爱因斯坦和玻尔可能从未想过,用单个原子和单个光子进行如许的实验是可能的。我们所做的,就是将一个理想化的思想实验付诸实践。”
IT之家留意到,这一发现正值一个特别的时间,联合国已宣布 2025 年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IYQ),以纪念量子理论诞生 100 周年。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31A0A2O7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