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部忽然扔出一颗重磅消息。
8月1日,财务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从2025年8月8日起,新发行的国债、地方债、金融债的利息收入要恢复征收增值税了。
说白了就是,以前买这些债券赚的利息不用交税,现在要交了。
这个政策,税务总局已经答复过,平凡人每月购买国债超过10万才会收利息税。
以是很多人觉得这事儿跟自己没关系——我又没有那么多钱去买国债,这个税收不到自己头上。
错了,大错特错。
你买的银行理财,你存的定期存款,甚至你买的货币基金,背后都跟这事儿有关系。这一刀下去,30万亿的理财市场要变天了。
你的理财收益要缩水了
先说个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银行理财规模到达30.67万亿。这些钱都去哪了?大部分都被银行拿去买了各种债券。
这次影响最大的就是银行、保险、基金这些机构,银行等自营机构按6%增值税征收,资管产品(包括公募基金等)按3%简易税率征收。
现在债券利息要交税了,银行的收益少了,你觉得他们会自己扛着吗?
当然不会。
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是要转嫁到买理财的老百姓头上。现在银行理财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12%,本来就不高,再被这么一刀砍下去,大概连2%都保不住了。
更扎心的是,现在5年期定存利率才1.3%,理财好歹还能多赚点。可要是理财收益也掉到1.5%左右,你说老百姓还折腾个啥?
162万亿存款被盯上了
财务部这次出手,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目标是老百姓手里的存款。
截至6月末,全国居民存款已到达162.9万亿。没错,就是这个天文数字。光是6月份一个月,居民存款就增加了2.5万亿。
这些钱趴在银行里不动,经济能好吗?
当局急了。
通缩这两年,老百姓都学精了。钱感觉越来越值钱,东西越来越便宜,那我为啥要现在花?存着呗,反正利息虽然不高,但至少不会亏。
可题目是,大家都这么想,谁来消费?谁来投资?经济怎么转起来?
以是这次对债券利息征税,说白了就是要把钱从银行里赶出来。你存银行没啥收益了,买理财也不赚钱了,那就去买股票吧,去买房子吧,去创业吧。
这样才能真正拉动实体经济,促进股市、楼市。
下一步大概更狠
别以为就这么完了。
现在只是对利息收入征税,下一步很大概对债券交易的差价也要征税。更狠的是,大概会恢复对居民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
没错,就是传说中的利息税。
1999年到2008年,我们曾经征收过利息税,最高的时候税率到达20%。也就是说,你存款每产生100块钱利息,要交20块钱的税。
当时为啥要征?就是因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老百姓不敢花钱,都存着。当局没办法,只能通过征税逼你把钱拿出来消费。
现在的环境是不是很像?
通缩预期强烈,老百姓不敢花钱,都在存钱。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政策工具箱里的老办法,随时大概拿出来用。
股市楼市要翻身?
话说回来,这事儿也不满是坏消息。
对于股市和楼市来说,这大概是个转机。钱从债市、理财市场被赶出来,总得有个去处。股市这两年跌得够呛,楼市也在底部徘徊,说不定能迎来一波资金。
但题目是,老百姓会买账吗?
股市这几年把多少人套牢了,楼市又有多少人被高位站岗。即使理财收益降到1%,老百姓大概宁愿拿着这1%,也不愿意去冒险。
更何况,现在的经济环境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高速增长,大家对未来有信心,敢消费敢投资。现在呢?裁员降薪的消息每天有,谁还敢乱花钱?
平凡人该怎么办?
说了这么多,平凡人到底该怎么办?
第一,别慌。
虽然理财收益大概会降,但也不会一下子降到零。
第二,得当调整资产配置。
如果你的钱全部放在银行理财里,大概要考虑分散一下风险。可以拿出一小部分试试其他投资渠道,比如基金定投、黄金等。
第三,该花的钱还是要花。
当局费这么大劲,就是想让你花钱。如果确实有刚需,比如孩子要上学、父母要看病,该花就花,别死扛着。
第四,提升自己才是硬道理。
无论政策怎么变,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才是王道。与其纠结那点理财收益,不如想想怎么让自己更值钱。
说到底,这次征税只是个开始。通缩这个大BOSS不除,类似的政策还会连续出台。作为平凡人,我们改变不了大势,只能顺势而为。
存钱的时代大概真的要结束了。
题目是,不存钱的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6A05X2S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