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贷100万最高返1万,“反内卷”剑指房贷返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3:32|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lor=rgba(0, 0, 0, 0.9)]




房贷返点会扰乱市场秩序,扭曲价格机制,损害公平竞争,同时易侵害消费者权益,引发假按揭、骗贷等虚假交易行为,以及增加银行不良贷款风险。


文|《财经》研究员程维妙
编辑|袁满

近期,“反内卷”成为银行业热词,广东、宁夏、浙江等地提出“反内卷”相关举措,其中包括严格管理房贷返佣返点。
一位受访银行人士透露,有银行最高返点比例达1%,即通过地产中介介绍客户,每贷出100万元,银行向地产中介支付1万元佣金。
实际上,房贷返点并非新现象。由于极易引发房贷业务的恶性竞争,甚至将风险传导至消费者,早在2010年,该模式就被明令叫停。近年来,“禁止房贷返点”的相关表述亦频繁出现在多地银行业协会自律公约中,但暗战仍然连续。
《财经》通过采访和查询资料了解到,这背后有银行竞争压力和中介机构利益的双重推动,同时因一直游走在行业的隐秘地带而难以被穿透识别。
值得一提的是,在差别阶段、差别区域,房贷“返点”现象冒头的缘故原由也有差异。例如近两年返点重出背后,是房地产市场调整、房贷增速收缩之下,部分银行加码争夺客户、业务。

房贷返点再被点名


继6月多地叫停车贷返点模式后,近期,房贷返点在多地自律公约中被点名。
例如广东银行同业公会牵头组织起草的《广东银行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2025版)》要求,严格管理返佣返利,不通过高额返佣返利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抢占市场份额;浙江省银行业协会近日出台的《浙江银行业个人住房贷款自律公约》明确,严禁以任何情势向房地产企业、房屋中介及其从业人员支付或变相支付佣金,以及通过低价提供办公设施、抬高评估费用等隐蔽方式进行的利益输送。
多地银行业协会提到,要共同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内卷”的病灶之一就是个人住房贷款市场中存在的“返佣抢单”“暗箱操纵”等无序现象。
“房贷返点并不是新现象,也并非现在才被明令禁止,比较新的表述是把房贷返点和反内卷结合了,是银行反内卷措施的一个延伸。”浙江地区一位银行人士对《财经》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房贷“返点”早于十多年前就被明令叫停,近年亦频繁出现在多地银行业协会的自律公约中。
2010年初,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关于规范做好个人房地产按揭贷款业务维护市场秩序的自律共识的关照》,明确自2010年1月1日起,制止以任何情势向房贷中介及其从业人员支付与所提供的服务不对称、纯粹业务介绍的“返点”费用。
另据《财经》不完全梳理,2021年1月1日,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印发的《北京市银行业协会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公约》生效实施,明确禁止银行向中介“返点”;2024年8月,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银行业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的关照,要求各会员单位严禁向房屋互助机构等支付佣金,存量业务需自关照下发后一周内整改完成。
此外,黑龙江省银行业协会、安徽省银行业协会、四川省银行业协会、江苏省镇江市银行业协会、福建省龙岩市银行业协会等近年均发布过相关关照,明确不得以任何情势向房地产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支付佣金或权益。有地方协会还提出,明察暗访发现情节严重的,提请查处。
所谓“返点”,是银行为争夺房贷业务衍生出的一种促销手段。银行与地产中介机构互助,对于中介机构推荐的客户,银行按照个人按揭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向地产中介支付佣金。该现象多存在于二手房交易中。
“不少地方银行返点比例相对较高,一般是0.8%,最高可以到1%,即贷100万元返1万元;国有银行和天下性股份制银行一般在0.5%,‘卷’的时候能申请到0.8%。”一位股份行支行主管行长告诉《财经》,返点比例会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相关支出计入支行专项营销费用。

隐秘地带风险难测


15年前就有相关文件出台,为何房贷返点屡禁难止?
“总的来说,这背后有银行竞争压力和中介机构利益双重推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财经》分析称。房贷业务是银行紧张的零售业务板块,长期以来,稳定的还款来源和相对较低的风险使其成为银行眼中的优质资产,争夺激烈。
而在差别阶段、差别区域,房贷“返点”现象冒头的缘故原由也有差异。
例如2009年,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履历了一轮加快向上的行情。“为争取个人按揭业务,各家银行纷纷向房贷中介甚至开发商支付房贷返点。这种情况在2009年尤为盛行。”中国银行业协会一篇相关羁系政策研究文章称。
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在2021年出台《北京市银行业协会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公约》时介绍背景称,“近年来,北京地区房地产市场中,二手房交易的市场占比逐年提升”,房地产中介机构在二手房交易中成为关键环节,个别银行为争揽客户而向中介“返点”“返费”。
与此前差别的是,近两年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房地产市场调整下,客户量明显偏少,通过返点可以快速增加房贷业务量,提升市场份额,满意考核要求。”严跃进表示,同时,商业银行的业绩考核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和房贷的投放有关,房贷投放的积极程度,是衡量其对于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紧张尺度。
多位受访的银行人士同样表示,近年房贷业务需求偏低,增量整体减少,甚至一度在“提前还贷潮”下出现房贷余额负增,迫切需要止跌。以信贷投放主力国有银行为例,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六大国有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合计约26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超5500亿元,仅邮储银行一家正增长;2024年,六大国有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进一步减少约6000亿元。
除了银行和房屋中介有动力做大规模,房贷返点的强隐蔽性,也让外部羁系难以穿透识别。
“房贷返点往往以各种隐蔽的方式进行,如通过第三方机构转账或以咨询费、服务费等名义支付返点费用,银行和中介之间也会告竣默契,使羁系部门难以获取直接的证据。此外,差别地区房贷返点的情势和规模也不尽相同,羁系部门难以制定统一的羁系尺度,导致羁系力度在差别地区存在不平衡,一些地区的羁系漏洞为返点行为提供了生存空间。”严跃进称。
陪伴强隐蔽性,房贷返点暗藏了诸多风险。例如此前有协会文章指出,在抢市场的诱导下,少数银行为节省人力和管理本钱,甚至全权委托房产中介办理二手房抵押登记手续,这类行为极易引发假按揭、骗贷等虚假交易行为。
“房贷返点会扰乱市场秩序,扭曲价格机制,损害公平竞争,同时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风险。”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首席分析师王小嫱对《财经》表示,返点本钱最终可能转嫁给借款人,如提高利率、捆绑贩卖,损害其知情权和选择权。公开报道显示,有房屋中介曾在用户选择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银行时,告知其只能选择某家指定银行。
严跃进进一步称,对银行自身而言,一些银行为了寻求业务规模,不惜提高返点比例,会影响银行的利润空间,还可能增加不良贷款的风险。华北地区一位城商行总行信贷部人士告诉《财经》,由于该地房价下跌较明显,担心未来房屋估值低于贷款金额,产生坏账,该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收紧了房贷业务,今年依然控制增量。
多地银行业协会在最新表态中称,个人住房贷款市场进入规范化治理新阶段,要求会员银行建立违规问责制度,避免因“价格战”导致的服务质量下降和风险积聚,切实掩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责编 | 秦李欣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7A07WZF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