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中国汽车行业迎来了一个可能的历史性转折点。连续多年的价格战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显露出偃旗息鼓的迹象。比亚迪于7月初率先叫停"限时一口价"促销政策,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公开挥手告别价格战,这些标志性事件似乎预示着中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取而代之的是行业集体吹响的"反内卷"号角。这一变化并非偶然,而是市场发展到新阶段的一定选择。7月作为传统淡季,在缺少价格刺激的情况下,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预计为185万辆左右,同比增长7.6%,但环比下降11.2%。这一数据表明,消费者正变得更加理性,不再单纯被降价所吸引,而是综合考虑产物力、品牌价值与长期利用成本。
从各家车企公布的7月销量数据来看,车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格局——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大关,新势力阵营重新洗牌。
大厂方面
比亚迪汽车
数据显示,比亚迪7月整体销量达344,296辆,与去年同期根本持平,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此中,纯电动乘用车贩卖177,887辆,插电式混动乘用车贩卖163,143辆,两大技术蹊径保持均衡发展;品牌方面,王朝系列和海洋网继续担当贩卖主力,合计贡献315,136辆的销量。方程豹品牌实现14,180辆的贩卖业绩,同比激增669%;腾势品牌则交出11,375辆的成绩单,其D9车型连续领跑细分市场;高端品牌仰望当月贩卖339辆,尚处于市场培育期。
外洋市场成为最大亮点,7月乘用车及皮卡出口量达80,178辆,同比飙升近160%。今年1-7月累计外洋销量已达550,264辆,按照当前增速,完成80万辆年度目标已无悬念。不过要实现全年550万辆的总销量目标,比亚迪在剩余5个月仍需连续发力。
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在2025年7月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单月整车销量达到33.75万辆,同比增长34.2%,实现了自年初以来的连续第七个月同比正增长。详细来看,自主品牌贡献了集团63.5%的销量,7月销量达21.4万辆(同比+39.4%),成为核心增长引擎。上汽乘用车(7月销量达到6万辆,同比激增152.9%)、上汽通用五菱(7月销量12.1万辆,同比增加59%)和上汽大通(7月销量12.1万辆,同比+59%)均实现了销量同比增长;

合资方面,上汽通用以42,252辆的销量实现181.68%的同比暴涨,成为增长最快的子公司;而上汽大众则以79,584辆的销量保持稳定。前者正在加速推进电动化转型,后者则处于燃油车与新能源产物的平稳过渡期。
此外,上汽和华为联合开发的尚界H5将于9月上市,同时智己品牌计划推出LS6/LS9增程版。这些布局预示着下半年自主品牌有望延续高增长。
吉祥汽车

吉祥汽车7月销量达237,717辆,同比增长58%,增速领跑行业,1-7月累计销量超164万辆,向全年300万辆目标稳步迈进。新能源销量(含吉祥、领克、极氪)达130,124辆,渗透率首次突破55%,同比增长120%。此中,银河系列贡献9.5万辆,同比暴涨237%,占品牌总销量的49.1%。1-7月银河系列累计销量64.3万辆,已完成年度百万目标的64.3%,按当前增速有望超额完成目标;极氪品牌7月交付16,977辆(同比+8%);领克品牌销量27,216辆(同比+28%),达成累计交付150万辆里程碑。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7月销量达210,604辆,同比增长23.43%。此中,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突破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74.05%,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38%。此中,深蓝汽车7月销量逼近3万辆,阿维塔依附均价27万元的高端定位,累计销量突破15万辆。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正式挂牌,成为继一汽、东风之后第三家汽车行业央企。新集团整合了117家分子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明确提出了2030年实现500万辆产销规模的目标(新能源占比超60%、外洋占比超30%)。这一战略定位将加速资源整合,尤其在智能网联、飞行汽车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布局。
奇瑞汽车

奇瑞集团7月销量达224,439辆,同比增长14.7%。新能源单月销量65,357辆(同比+44.1%),1-7月累计424,737辆(同比+87.7%)。技术层面,基于E0X平台打造的风云A9L插混车型上市24小时订单突破5万,成为中高端市场的新增长点;iCAR V23复古版则通过差异化设计切入年轻消费群体。
详细品牌方面,奇瑞品牌主力车型是瑞虎8系列、艾瑞泽8,1-7月累计881,135辆,占集团总销量59.4%;捷途品牌实现49,445辆月销量,1-7月累计348,813辆,同比增加31.8%;星途品牌高端化实验初显成效,7月贩卖6,822辆;iCAR品牌7月销量6,566辆。通过外洋品牌“iCAUR”加速国际化布局,硬派SUV V27瞄准中东高端市场。
新势力方面
零跑汽车

7月份,零跑汽车全系交付50,129辆,同比增长超126%,创下品牌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并且力压小鹏、鸿蒙智行等品牌,成为当月新势力销量冠军。2025年前7个月累计交付271,793辆,同比增长149.8%
零跑全新轿车B01依附8.98万-11.98万的订价,号称“半价Model 3”,72小时揽订单10132台,并且上市一周就下线了1万辆新车。同时,旗下中大型SUV零跑C16,主打“6座/5座双版本”和“顶配平权”策略,售价15.18万-18.18万元。连续6周连任20万内中大型SUV销量第一,细分市场占据率高达70%;零跑C10定位中型SUV,2026款上市后连续9周位居新势力中型SUV销量榜首,7月销量11,123辆,累计年销量达55,474辆。
鸿蒙智行

鸿蒙智行7月全系销量达47,752辆,稳居新势力品牌第一阵营。问界系列是核心销量支柱,7月交付40,753辆,占比全系85.3%。此中,问界M8累计交付突破6万台,纯电版即将发布,首发华为电池延寿技术;尊界S800定位百万级豪华市场,上市50天大定突破8,000台,重塑高端市场认知。
新车型规划,与上汽合作首款车型尚界H5计划9月上市,搭载HUAWEI ADS 4.0辅助驾驶系统,提供纯电/增程双动力;享界S9T、智界改款车型等将于下半年密集推出,覆盖多元场景需求。
小米汽车

小米汽车7月实现交付量30,000台,首次突破单月3万台大关,创下品牌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这一表现使其正式跻身新势力头部阵营。
据公开数据,小米汽车2025年6月发布的首款SUV车型YU7上市18小时即斩获超24万订单,直接推动7月产能爬坡。截至7月22日,小米汽车全年累计交付量已达17.54万台。雷军此前曾表示,小米汽车2025年原定交付目标为35万台,目前周均新增订单稳定在9000台以上。若保持当前势头,全年交付量有望打击40万台。
此中,SU7连续领跑20万以上纯电市场,市占率24.8%,交付周期已排至9个月后;YU7上市18小时订单超24万台,7月开启交付并贡献1,627台(产能爬坡阶段),未交付订单超40万台。
7月新增门店18家,全国门店达352家,覆盖97城;服务网点增至181家,覆盖106城。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7月交付新车36,717辆,创品牌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6%,连续第9个月交付量稳定在3万辆以上。2025年1-7月累计交付233,906辆,同比增长270%;品牌成立以来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辆。
主力车型MONA M03,7月交付超15,000辆,连续11个月单月交付破万,累计交付超15万辆,稳居A级纯电轿车市场榜首;P7+累计交付超67,000辆,连续8个月连任15万-20万级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新款G7于7月3日上市,定位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起售价19.58万元,上市9分钟大定订单破1万辆。
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7月交付新车30,731辆,同比大幅下降39.74%,环比下滑15.3%,连续两个月呈现下滑趋势。2025年1-7月累计交付23.47万辆,同比下滑2.21%。全年销量目标下调至58万-60万辆,前7个月完成率并不理想。
目前来看,理想的产物线面对着巨大压力。
L系列增程车型面对零跑C16等“平替”竞品打击(起售价15万元),性价比优势被削弱,首款纯电SUV理想i8上市后因订价(32.18万-36.98万元)和配置争议(高低配差异集中在冰箱、后排娱乐屏)引发用户不满,迫使公司紧急调整车型版本。此外,i8发布会上与乘龙卡车的对撞测试视频引发争议,东风柳汽责怪其“误导公众”,进一步影响品牌形象。
百姓评车
随着价格战的临时停歇,行业竞争焦点已从单纯的价格厮杀转向产物力、技术积累与全球化布局的综合较量。这一转变背后,是市场成熟度提升与消费者理性回归的双重驱动。
对于车企来说,比亚迪、上汽、吉祥等头部企业通过多线布局保持领先,而新势力中零跑、小鹏等依附差异化技术蹊径实现高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增程技术红利渐渐消退,理想汽车的销量下滑与零跑C16增程版的强势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消费者对“低成本长续航”需求的转移。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9A041S4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