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酷爱的,别总是看不惯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1


前几天有一位妈妈在群里说:“最近儿子放暑假了,感觉越来越看不惯他。特别是上了中学后更加让我们扫兴,只要一说就气呼呼地顶嘴,还甩门发脾气。记得他小时候不是这样的,非常听话,爱学习,为什么会酿成现在的样子呢?

很多妈妈纷纷表示同感。
“我觉得两岁前还行,到了两岁,就觉得很烦了!”
“我家现在8岁,真想有人领走就好。”
“感觉这些年,我总是因为看不惯孩子而发脾气,凶他,用过激的话骂他,我知道这不对,可还是管不住,这样恶性循环好几年,我觉得我很讨厌自己,也很讨厌孩子。”……


所以,很多妈妈说,养孩子,有时会感到幸福,但有时却觉得很心累。

2


周末傍晚,在楼下乘凉时,看到好几个小孩在那分食一袋枣子。一个小男孩看到小伙伴都在吃,跑过去就是一通抢,妈妈要他停下。他哈哈大笑地跑开了。然后把枣子当武器,跟其他的孩子丢着玩。妈妈说不要浪费水果,不准他们这样玩。他就吃掉,然后朝其他小伙伴吐枣核玩。孩子们都觉得风趣,都学着他样。妈妈说这样丢果核不好,孩子说这枣核掉土里还能长枣树,也不是垃圾。一直跟妈妈争辩着。

妈妈气得不行,说已经管不了他了,不想管了。赶紧开学,滚出去才好。其他大人也是摇头顿足,说自己家的也差不多。越大越不好管,烦死了。

小小鱼也要上中学了,我的心境也经常如此。今天一起找找缘故原由,别把自己搞得心累,又折腾孩子。


3


都说孩子到了七八岁,是狗都嫌的年龄。因为孩子开始“不听话”,开始“顶嘴”,有了很多的“反叛”行为。在三四岁的时候,大多会听爸爸妈妈的话,多好管啊。为什么越大越让人烦呢?

有一个紧张的缘故原由经常被我们忽视。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容忍度”出现了变化。你有没有觉得,孩子小的时候,犯点错误没关系,玩具没整理,顺手帮孩子捡了,大概会耐烦地叫孩子过来,一起整理好,整个画面是其乐融融的,觉得自己培养了孩子的好风俗,而且我还这么有耐烦。

可孩子大一些,犯了点错误,把屋子弄乱了,你可不会那么耐烦地叫孩子整理,经常是凶巴巴地把他叫过来,然后指责一通,再要求他赶紧整理。整个画面是紧张兮兮的,孩子气呼呼地整理,而你更加生气,然后在一旁继续絮聒着。

说到底,是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在不断增加。而我们对孩子的容忍度却在不断下降。
所以总是会看不惯孩子,催着喊着、骂着赶着……

好像急吼吼地在后面赶着一头犟驴前行,没有耐烦在前面用食物诱导它,更没有心情看着它在树荫下翻滚着撒娇,大概在宽阔的草地上迈着步子撒欢。只想着赶紧前行,急得不行,就抽它几鞭子。
假如孩子的同学大概朋友做的更好,那就很容易拿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这时会加剧这种焦急,对孩子更加“看不惯”。怎么办?


4

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孩子。也就是允许孩子的行为有“偏差”。

不要觉得孩子一定得按照你的要求和规定来。孩子毕竟不是一棵盆栽植物,可以随意修剪,养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这样能让自己的“容忍度”提高。同时采取孩子的不足和缺点,不要用过高的“期待”来要求孩子。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到了10多岁,都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判断,形成基本的价值观。他们会从书本里、从学校里、大概从伙伴、亲人那边学到很多东西,有些可能他觉得有意思的,但可能不是父母认同的。那就要去跟孩子好好沟通,而不是直接开骂,拿起父母的权势巨子去禁止。

养孩子,肯定要引导孩子养成好的风俗,也要有正确的三观。
但很多问题不大时,可以试着先去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耐烦观察孩子的变化就好。有些东西孩子不喜欢没关系,不一定父母喜欢孩子就必须喜欢,。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独立性会不断加强。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跟父母之间的辩论会不断增加。这时候,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耐烦温和地沟通。这样能让孩子感到被尊重。

其次是尽量好好说话,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



前几天收到一条留言,说孩子想养宠物,但是不方便,解释了很久都讲不通。感觉自己气得想哭,真是说一万遍都不听!

假如一定要争一个输赢,最后赢家大部分是父母。因为买不买,最后还是大人说了算。

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比较专制,不听自己的话。怎么办?一定不要着急地去责备孩子。然后可以让孩子说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再跟孩子说自己的态度和想法。

这样能沟通好最好。假如不行,可以试着找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比如孩子现在想养狗,但有时是一时鼓起,不知道养狗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孩子不养,还是累的父母。

可以跟孩子约定先养点蚕宝宝大概小乌龟开始。让他去亲身感受下养小动物需要做些什么。假如他做好了,再谈养狗这件事。

固然,也可以跟孩子说,等他大一点,能独立照顾好宠物的时候再养。


5

跟孩子之间,能耐烦地商量,谛听孩子意见的父母,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要知道,很多时候着急上火,有不少的父母会用语言暴力来责备和否认孩子。

跟孩子沟通尽量就事论事,别贴标签。更不要对孩子进行冷暴力惩罚。

因为父母处置惩罚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对情绪的管理方式。都无时无刻在影响着孩子。你越暴躁,孩子也会变得暴躁。
你总看不惯孩子,总是打击他,也许孩子早就“看不惯”你的这些行为了,只是哑忍未发。但到了某一天,还是会发作出来的。

真的希望,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能温柔以待,耐烦满满,笑容满面,到了他们大了的时候,还能温和以对,知无不言,轻松相处呀!

所以,酷爱的,别总看不惯孩子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9A01RZ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