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线|出品下周前瞻|栏目
边江|作者
秋水|编辑
价值线导读9年造假200亿!A股又现史诗级财政欺诈。
*ST高鸿用“空转走单”的魔术手,生生捏造出198亿营收,终被证监会1.6亿罚单钉上耻辱柱。
但1.6亿元罚款并不是终点,后期相关人士或有牢狱之灾。
本周,AI与机器人赛道冰火两重天。GPT-5遭遇预期杀,应用股集体塌方,是资金出逃还是新的布局良机?
周末,宇树科技王兴兴关于人形机器人有“出货量有望每年翻番”等不少积极言论,可否继承引爆产业链行情?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财政造假近 200 亿!强制退市
9年间虚增营收近200亿,*ST高鸿将走向退市田地。*ST高鸿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备案调查,并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根据《告知书》,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如最终被处罚决定确认,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ST高鸿在公告中披露了财政造假详情,公司通过参与、组织开展虚假贸易业务的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2015年至2021年,*ST高鸿便通过参与和组织虚假贸易业务的方式,系统性地虚增收入和利润。具体来看,公司通过其子公司北京大唐高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参与南京庆亚贸易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江庆组织的笔记本电脑“空转”“走单”业务。这些交易虽然形成了完整的资金、合同和物流票据闭环,但实际上并无真实的货物交付,属于典型的无商业实质交易。
据悉,*ST高鸿在2015年至2023年期间,总计虚增业务收入高达198.7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7622.59万元。
此外,*ST高鸿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高鸿股份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文件,引用了2018年至2020年虚假业务收入和利润的数据。2021年4月,证监会答应高鸿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募集资金总额为12.50亿元。高鸿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文件存在虚假记载,构成欺诈发行。
根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对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大唐高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经查,*ST高鸿恒久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拟对相关责任主体罚款1.6亿元,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ST高鸿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步伐。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证监会将对峙应移尽移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刑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构造管辖的刑事案件备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规定移送公安构造。
这就意味着1.6亿元罚款并不是终点,后期相关人士或有牢狱之灾。
截至本周五收盘,该股股价为2.21元/股,总市值为25.59亿元。
A 股交易一周数据 本周,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周涨2.11%、深成指周涨1.25%、创业板指周涨0.49%。
分段市值涨幅排行榜
1、500亿市值以上公司本周涨幅TOP5

2、100-500亿市值以上公司本周涨幅TOP5

3、100亿以下市值公司本周涨幅TOP5

4、本周跌幅TOP10

本周下半周,AI应用股大跌,市场主要解读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GPT5不及预期,资金兑现这个应该是最直观的原因,交易GPT5的资金兑现可以预期,但是在这个位置这种跌法也实属有些夸张。2、中报在即,出不了业绩A股中的软件应用Q2业绩确实没啥预期,但是AI业务方面有一批公司都是有加速验证的。
或许一些投资者看完发布会后认为GPT-5看起来比较平淡,不够劲爆,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符合OpenAI这个消耗科技公司的一贯主张。GPT-5的发布一方面补齐了OAI在代码、长文本上的短板、另一方面在幻觉率、思考效率、API成本这些应用层的关键堵点上显著发力,并用一个All in one的模型窗口,实现“用最简单的交互满足用户最终的需求”。而对模型能力的极致挖掘,或许我们可以多期待下后续的Claude和Gemini的版本更新。
上述人士称,当前模型能力和应用落地的二阶导显然已经开始“劈叉”,即就算模型能力提拔开始放缓,也并不会影响应用需求的加速爆发。本质原因还是因为最前沿的模型能力已经足够好了,多项能力已经迈过了PMF的拐点。无论是我们看到各类应用的ARR、模型的Token调用量、还是ChatGPT、Claude Code、可灵,包括我最近高频使用的录音会议总结工具Plaud,都是应用二阶导加速的体现。模型的进步/降本还在连续,应用的春天已经到来。
最值得重视的是,本季度美股AI应用公司业绩几乎全部超预期: Palantir(军工)、Google(搜索/办公)、ServcieNow(管理)、微软(办公/编程)、Shopify(电商)、Duolingo(教育)、Hubspot(营销)、Appian(低代码)、Doximity(医疗)等各领域应用或与应用相关的公司业绩前赴后继的超预期,确认应用货币化的拐点。
A股方面,究竟哪些公司会受益于AI应用,观察还需要多一些耐心。
周末有哪些大事,下周怎么看? 周末,宇数科技掌门人王兴兴关于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一些言论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1、机器人目前最大的题目在于模型题目。在2025天下机器人大会上,宇树科技王兴兴认为,目前机器人行业对数据关注太多,对模型关注太少,现在最大的题目其实是模型题目,当前的机器人模型架构不够好不够同一,即使有很多比较好的数据训练,但是也无法使用。
2、希望做成能综合干活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在2025天下人形机器人大会上,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表现,希望公司的机器人做成可以综合干活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包括工厂、表演、家庭等各种场景,而不仅仅是单一场景。现在宇树公司绝大多数员工,包括他本人,都在为训练机器人在各个场景干活而服务。
3、未来2-5年智能机器人的重心是大模型、低成本硬件、算力。在2025天下机器人大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现,未来2-5年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重心,是同一、端到端智能机器人大模型,更低成本、更高寿命的硬件,超大批量的制造,以及低成本、大规模算力。
4、未来几年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每年翻番。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接受《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现,未来几年,每年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每年翻番都是有保证的,如果有更大的技术突破,甚至可能未来2~3年突然一年出货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也有可能。
每年翻番,加速放量,这或许是投资者最为关心和期待的。
A股方面,人形机器人赛道在今年春节前后爆发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大行情,随后陷入了调解。最近在宇数IPO、新品发布的刺激之下,人形机器人行情开启了新一轮行情。
海外方面,特斯拉在6月底停息订单交付后,仅仅半个多月,到7月中旬,就敏捷下发了新的图纸。这意味着整个产业的送样、测试订单、以及供应商审厂的流程都将大幅提速。可以预见,下半年围绕特斯拉供应链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有消息称,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正引入更多新技术和新供应链,比如C3丝杠、摆线减速器、PEEK材料、MIM工艺等等。这些新方向也给A股带来一些新公司的看点。后面,智元机器人也计划在8月18日发布灵犀X2量产版本。
宇数和智元应该是目前国内两大最热机器人公司,海外就是特斯拉和Figure。
虽然说人形机器人板块值得中恒久关注,但交易上也要注意逢低布局,且每个阶段板块内的重点股票、预期差大的股票也并不一样,值得深入研究。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10A04X49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