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说上班族最痛楚的事情是什么,那必须有——想运动却没空运动。
运动的好处,只要运动过的朋友肯定都深有体会。在一场大汗淋漓的运动之后,不仅浑身的每一块肌肉都在运动中变得舒适,大脑分泌的内啡肽还会让积贮的坏心情通通消散不见,只剩下纯粹的快乐。长期坚持运动,更是能给我们身体带来许多好处。(戳此详细了解运动的好处→坚持锻炼相当于一年多赚17万元?坚持运动好处真的不止一点点!)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但是运动这件事情,难的不是去一次两次,而是坚持。尤其是当代打工人,今天有必须赶的 ddl,明天有开不完的会……从周一到周五,就没有哪天是可以痛愉快快去运动的。于是不少年轻人都选择化身周末战士,把一周的运动量一把子追满。
但,这种恶补式的运动,是否也能获得规律运动一样的好处呢?毕竟,主流倡导的还是规律运动,而很少提及这种周末恶补的运动方式,这种运动方式真的有用吗,会不会反而给健康带来坏处呢?
周末集中式运动,是真的有用!
不光是我们对这个问题好奇,科学家们也同样好奇,近来发表在期刊《循环》(Circulation)上的一项研究就帮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在这份研究中,来自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们,采用英国生物样本库的前瞻性队伍研究,在 89573 名参与者的共同下,分析了运动模式与 678 种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运动习惯,研究人员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了三大类:不活泼组(每周运动时长 150 分钟);规律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 分钟,均匀分布在每天完成);周末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 分钟,但集中在 1~2 天内完成)。
根据世界卫生构造发布的指南,成年人每周应该至少举行 150~300 分钟的中等强度至高等强度的运动锻炼。这个 150 分钟的运动时长,就是健康成年人每周锻炼时间的底线。
那么,将 150 分钟以差别的方式分布到一周的时间,会对身体带来什么影响呢?先说一个料想之中的结果:无论是规律运动组还是周末运动组,都比不爱运动的不活泼组更健康。
相比于不活泼组,这两组的研究对象有 200 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都显着降低了。此中,又以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最为显着。
规律运动组和周末运动组参与者在中位数 6 年期间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降低了 23% 和 28%,而患糖尿病的风险则分别降低了 43% 和 45%。此外,他们肥胖的风险分别降低了 45% 和 56%,呼吸暂停风险分别降低了 43% 和 51%。
通过这些结果可见,运动锻炼不仅仅对于我们当下的身体健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对于降低将来的疾病风险也有广泛的益处。
但令人惊讶的是,当规律运动组和周末运动组举行对比时,两者之间并没有观测到显着性的差异。换句话说,无论是每天坚持运动还是周末恶补式运动,只要时间达标了,获得健康益处居然是差不多的!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这下,周末运动的人可以放心了。只要能每周抽出时间来运动,别管是每天坚持运动,还是某一两天集中运动,效果都是一样的好!
不爱运动,可以这么做!
其实,运动这事儿本来就没有那么严酷的标准。无论是运动方式还是运动模式,最终都服务于运动总量。只要能在生活中找到均衡,以一种舒适的方式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就是健康的!
已经在践行“周末恶补”运动模式的人,可以致力于探索一套令自己舒适的运动模式。
如果还在“不活泼组”的范畴内,并且跃跃欲试想要用周末弥补的方式来补齐自己的运动量,不妨从现在开始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对于不爱运动的人来说,在快乐的周末还要专门找时间去运动,简直无异于上刑。但其实,并不是全部运动都是枯燥乏味的,可以尝试一下徒步、爬山、骑行、跳舞、球类运动等相对更好玩的运动方式。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这些运动方式,相比跑步、力量练习、瑜伽等等偏练习式的运动,会更有趣味性,而且只需要一次就能把一周的运动量拉满,简直是充电一次,巡航一周,别提有多适合懒人们了。
那么,现在就运动起来吧!
筹谋制作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出品丨科普中国科普部
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海德拉 科普创作者
考核丨纪刚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康复医学会再生与康复委员会委员
筹谋丨一诺
责编丨甄曦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11A06DDS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