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32|回复: 0

夫君煲汤忘熄火,不意熬成黑色浓汁,133年后给家族创造千亿财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8 16:58:46|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任何事都讲究那么一些机遇,就像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那1%的灵感就是机遇;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天时地利人和”就是机遇;南宋墨客夏元鼎因此感慨“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关汉卿一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流传千古。

而且这“任何事”中又以“发明创造”这么件事最需要机遇,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微波炉,是1945年珀西·斯宾塞口袋里的巧克力被磁控管发射的微波烤化,而创造出来的;现在几乎人人都喝过的适口可乐,是1886年约翰·彭伯顿搅拌一种提神、镇静作用的饮料不小心参加苏打水,而发明出来的......
就现在人人都吃过,家家户户都有的蚝油,也存在这么一个机遇,得到这个机遇的男人叫做李锦裳,他出生于1868年清朝时期的广东珠海,这个时期普通人的日子都很惆怅,他又幼年丧父,只能和母亲乡间种田为生,吃的用的都是土里的,经常面黄肌瘦,永久都长不高似的,其实假如如许过一生也没什么不好,但坏就坏活着道艰险。

李锦裳虽穷虽弱,但一身义胆,本地的恶霸土豪意图行不轨之事的时候被他撞见,他想也没想就上前制止,成了远近闻名的英雄,却也因此得罪了这些恶霸土豪,导致孤儿寡母常年受欺凌,又求助无门,被逼无奈下只能阔别家乡,搬到南水墟居住,重新开始规划起生活,重新面对茫茫的将来。
早先有点难,李锦裳却没有自卑过甚,南水这边最不缺的就是生蚝,他开了个小吃店,专门煲生蚝卖,也算委曲维持着生活,甚至比之前在广东还要轻微好些,尤其是一次不经意的事件,还直接改变了李锦裳的人生,更是造福子女,以至于他的子孙全都脱离了贫困,完成了阶级超过,133年后拥有上亿了财产。

那天李锦裳照例生火煲耗,像煲东西这种事变,都是要等的,但有几个人等得住?很多人都想着在这间隙先干点别的,而且小吃店偏偏这天生意非常好,李锦裳忙得脚不沾地,尤其是刚把火生好、蚝放进去就被叫出了门,等他突然想起来本身的生蚝时,得有好几个时辰已往了,李锦裳慌张冲回家去,那火都还没熄。
李锦裳想着坏了坏了,一揭开锅却大吃一惊,原来那生蚝不但没有煮糊,还散发着一股非常浓厚的香气,只管看上去是一层黑褐色的浓稠汁液,令人联想到一些不怎么好的场景,但他用手沾了一点放在嘴里尝了一口,却发现这个味道鲜咸甜,非常不错,还有一股子油的味道——没错,蚝油就这么诞生了。

所以蚝油其实并不是油脂,只是生蚝熬制出来再颠末滤浓缩后的一种佐料,它的发现过程虽然很不经意,但制作过程却非常复杂,放多少水、放多少耗、煮多长时间、怎么样提炼,以及什么样的水和什么样的耗其实都会影响效果,李锦裳把本身的发现还原都耗费了不少时间,固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李锦裳的老母亲去世后,他一度意气消沉,本地村民却由于非常喜欢他炼制的蚝油,让他不要放弃生活,鼓励他白天收蚝,晚上炼制蚝油,虽然有些人很快盗取了他的方子,但李锦裳究竟是第一个做出蚝油的人,他的蚝油总是火候恰当、浓度适中,又由于从来不缺斤少两,人非常可靠,诚信度高,所以独占鳌头,1888年他开了第一家蚝油店。

李锦裳的“李锦记”品牌,经历过1902年的大火,化为过灰烬,又最终在澳门重生,依然风靡沿海地区,1922年60岁的李锦裳于澳门逝世,他的儿子李兆南、李兆登继承衣钵,1932年将总部迁到了香港,这时候李锦记已经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好友品牌了,成为不少人家庭影象和家的味道的一部门。
历经133年沧桑,李锦记百花齐放,已经有200多种酱料,市场也从国内又拓展到了国外,实现了他们“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的企业愿景,而李锦裳孙子李文达的身价也已超1000亿,这个从犄角旮旯里诞生的家族,如今已是很多人难望其项背的存在,可以说是凭一个机遇就“鲤鱼跃龙门”的典范。

关于李锦裳偶尔发现蚝油这一件事带给各人的,也不应该仅仅只是羡慕的感情,而是应该明白偶尔候可以不消那么“快”,不消一定要追求立即有成果的事,要轻微松懈一点,由于“奔驰的快马,每每只跑两个驿亭。从容的驴子,才华日夜兼程”,而且有些事每每“蓦地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