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26|回复: 0

中老年人喝茶,这5点要谨记,喝对了茶,更养生,看完涨知识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 18:31:1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喜欢品茗,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良好传统,尤其是与养生学说联合,衍生出的科学饮茶之道,更是为中老年品茗者所喜好。虽然品茗有益康健,但随着年事的增大,很多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却在不可逆转的衰弱。因此,老年人品茗更要注意,联合自身的情况,服膺以下5个要点。



第一,不宜饭后立即饮茶

很多人都知道,茶叶有资助消化的作用,因此喜欢在吃完饭以后,立刻端起一杯茶来喝。他们认为,饭后一杯茶,既可以清洁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清新口气,又能促进新陈代谢,资助肠胃快速吸收食物的养分,一举多得。
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有些想当然了。饭后立即品茗,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既不能资助消化油腻,也不能促进营养吸收。相反,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联合,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也就是出现颗粒状的蛋白质,加大吸收消化的难度。这对中老年人来说,一点都不友好,因此,万万别饭后立即品茗。



第二,不宜早起空腹品茗

这个话题,我们曾多次提起过。一样平常而言,对于康健人群,空腹品茗,只要不是太浓,并没有太大问题。早上起床后,身体经过一晚上的新陈代谢,消耗了大量的水分,此时补充一些淡茶水,的确可以达到补充水分的目的。
但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早起空腹品茗,就不是什么好事了。由于随着年事的增长,很多中老年人都有一些常见病症,身体机能正在减退。如果有这些情况,最好不要早起空腹品茗,由于会引起茶醉,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因此,早上起来,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来补充水分,尽量不要品茗。



第三,不宜睡前品茗

茶叶中既有氨基酸,也有咖啡碱,还有茶多酚,后两者主要承担提神醒脑的作用。有些人喝了一杯茶,一整天都很高兴,连晚上都睡不着觉,会出现失眠的现象。因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睡前都不应该品茗。
具体到中老年人群,更是如此。很多过来人都知道,越到暮年,睡眠越浅。如果晚上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好好休息的话,第二天就没精神。长此以往,更会拖垮身体,让人无法接受。因此,中老年人晚上要少品茗,这样才能睡得香,才能少起夜。说道这里,顺带提一句,睡前最好连水也少喝点,这样晚上就能睡个安稳觉。



第四,不宜长期喝浓茶

茶叶越浓,内含的咖啡碱和茶多酚就越多,基于上面第三点的原因,老年人就不应该多喝浓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中老年人,都是长期饮茶的老茶客,口味越喝越重,茶叶越放越多,茶水越泡越浓,长期喝浓茶的风俗,改都改不掉。
可是,不管是从养生的角度,还是从科学的角度,长期喝浓茶,对身体都没有好处。尤其是中老年人老茶客,平时品茗量大,经济能力有限,舍不得卖等级高价格贵的鲜嫩绿茶,只能选择百十块钱的粗老茶。这些茶叶自己的氨基酸含量更少,茶多酚含量更高,因此更容易加重身体负担,对康健不利。



第五,不宜多次反复冲饮

我们这里说的是绿茶,至于可以反复冲泡的功夫茶,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当然,即使像普洱、白茶、乌龙茶和红茶这些可以冲泡七八次乃至十数次的发酵茶,也不建议老人反复冲泡。由于中老年人品茗,一次不能喝太多,喝多了会加重身体负担。
但是,又不能把刚冲泡两次的普洱茶直接倒掉,一方面是可惜,另一方面,恐怕也舍不得。如果放的时间太长,甚至隔了夜,理论上能喝,但考虑到现实情况,最好还是别喝。谁也不知道,有没有灰尘和细菌。
至于绿茶,自己只能冲泡两三次,再以后香气和滋味都会发生明显变化,品饮体验大大下降,甚至不如直接喝白开水。绿茶冲泡3次左右,90%以上的营养物质都已经完全析出,后面再喝,几乎没有多少营养物质了。
因此,中老年人喝绿茶,不建议一泡一整天,连续续杯五六次不换茶,而是看情况而定,冲泡三次左右,即可更换茶叶,获得更好的品饮体验。



以上是中老年人品茗需要注意的五个方面。总而言之,中老年人品茗,要掌握五字真诀,分别是:早、少、淡、适、配
一是品茗要早,晚上睡前不品茗;
二是每次品茗要少,不能过量饮茶;
三是品茗要淡,切忌长期饮用浓茶;
四是选择合适的茶,才能品茶茶之真味;
五是要讲究配合之道,联合自身情况,搭配枸杞菊花之类,养生又保健。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在下面留言,说说你的观点。你觉得,中老年人品茗,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