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再次作出了重大的人事故动,原华为智能汽车业务一把手、总裁王军职位变成了COO,向余承东报告,这意味着余承东已全面负责华为智能汽车业务。

华为此次调整,代表着它对余承东能力的认可,此前王军和余承东分别担任车BU的总裁及CEO,这种双重向导岗位设置被媒体认为容易出现权责不清,而无法集中尽力发展智能汽车业务。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的第一大业务--手机业务从客岁三季度开始出现连续下滑,至今年二季度已跌至举世第八,而在客岁二季度曾夺下举世第一,手机业务的快速衰退迫使华为寻找新的业务方向。
智能汽车业务就成为华为的重点业务,华为也显示出了它的强大实行力,迅速与重庆小康、北汽新能源达成合作并推出相应的智能汽车。
此中华为与重庆小康的合作最为迅速,双方合作的塞力斯SF5在4月发布,5月即开始向消耗者交付,不外据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这款车型近3个月的上险量分别为100辆、414辆和303辆,这显然未能到达华为的预期。
有消息指出塞力斯SF5的交付量未能到达预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重庆小康的产能未能迅速到达预期所致,这对于华为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迫使华为跟上市场脚步,今年以来国内 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飙涨,比亚迪、零跑、长安奔奔等取得了销量的快速增长,浩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崛起应该已让华为感受的焦虑,迫使进一步提拔自己的业务运营效率。
华为公布的今年二季度业绩显示,营收同比下跌38%,而智能汽车业务可能承担着弥补手机业务丧失的重任,然而塞力斯SF的表现差于预期,自然不是华为盼望看到的结果,云云进行业务调整就成为必然,而调整人事就成为它对业务调整的表现。
从华为变更智能汽车业务总裁的职务而让余承东承担更多的责任,代表着华为对余承东的殷切期待。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余承东此前负责的手机业务表实际在太良好,而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业务都是2C业务,由余承东全面负责智能汽车业务显然是更合适的选择。
大概随着余承东全面负责智能汽车业务,华为的智能汽车业务可以进一步加速,抢占市场,到达它对该项业务的预期,从而弥补智能手机业务衰退造成的丧失,扭转业绩下滑的颓势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