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14|回复: 0

[本地新闻] 911事件20周年反思,是霸权主义逼出了可怕主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1 20:31:25|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11事件20周年,意义庞大在于美军在这之前完成了阿富汗撤军,该事件已盖棺定论。公开数据显示,9.11事件直接造成了2996人遇难;而美国以反恐之名发动的阿富汗战争,死亡人数大抵为17.4万人,而且致使1000万人沦为难民。


整整20年,一个国家变得千疮百孔。


留给众人值得深思的东西很多,美国的反击,当初可是一个“正义之师”,但造成的后果却比可怕打击更具劫难性。


所谓的,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你说环球打击可怕主义难道不是好事儿吗?固然是好事儿,但打击可怕主义变得比可怕主义本身还暴虐,这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固然了,在怀念这一段汗青之际,我们的眼光不禁再次要聚焦9.11事件的始作俑者-----本·拉登,他“以暴制暴”,让可怕主义与霸权主义正面交锋。


阿富汗战场,可怕主义遭遇完败;20年后,霸权主义黯然收场。


闲闲财经想说,霸权主义催生了可怕主义,最终当他们即将日薄西山之际,世界变得一片祥和。







本·拉登,一个可怕主义大亨。


本是一个富N代,出生在沙特,而且与沙特王室沾亲带故,从小就获得过精良教育,一个沉默寡言甚至有点怕羞的人,说话轻声细语,你险些无法将他与可怕主义头子挂中计。


小的时间,“只要见到街上的乞丐,就会央求大人给他们施舍;看到朋友穿着短袖衣服,就会指责他们不穿长袍违反教义。”


由此我们根本可以判定本·拉登的性格,小的时间竟然拥有“济世情怀”,而且对信奉坚定捍卫已经深入骨髓。


我们讨论这些非常重要,按照常理,一个生长在正常社会环境下的青年,拥有这两项品格可谓算得上“高贵”了。


正由于此,本·拉登显得与众差别。倘若仅仅是我们正常情况下明白的“富N代”,也不至于会干出这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来。


也就是说,而当心态扭曲之后,“济世情怀”与“反恐”,都变成了罪恶的刽子手,“坚定信奉”与“构建民主”一样邪恶。







一旦拥有了“济世情怀”,他心中装着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沙特,而是整个阿拉伯世界。


有着帝国的坟场之称的阿富汗,1979年遭遇苏联入侵,近10年光景再次让这个入侵的帝国无奈惨淡收场,以致被拖垮。


顽强反抗苏联的固然不仅仅是阿富汗一国之力,还有一群拥有“济世情怀”的阿拉伯世界的“有志青年”,这固然也包罗本·拉登。


本·拉登在阿富汗战场上战斗了10年之久,拉登和他的“服务营”之所以可以大概迅速崛起,除了本·拉登拥有强大的经济力气后盾外,固然也受到了美国的支持,当年的美苏两大阵营较量,众所周知。


这也是多年后,本·拉登制造了一连串的可怕打击之后,美国媒体指责当局“为什么(拉登)拿过我们的救济后,又来打击我们?”的原因。


美国当局大概认为他们养了一个“白眼狼”,很显然,本·拉登站在本身的立场,肯定不会这么认为的。


由于他,拥有一颗“济世情怀”,如同美国人拥有一颗不死的“霸权主义”一样。







本·拉登最终还是将他的“济世情怀”演变成了可怕主义,我们不得不说是由于美国“霸权主义”甚嚣尘上的结果。


在切身履历了一次阿富汗战场击退了强大苏联之后,本·拉登的人生信奉势必空前膨胀。他的“服务营”,在关键时期成为了“基地构造”。


1991年初,美国主导的海湾战争发作,要知道就在同年年底,美国最为强大的对手苏联解体了,美国,可谓如日中天。


而在此时,一个意得志满的青年,怎么会接受美军在母国沙特驻军


在发生争执之后,本·拉登被迫开始了他的海外流亡生活。


可以说,这是霸权主义,逼出了一个可怕主义。


2001年的9.11事件,是本拉登制造的最为著名的可怕打击,随之而来的是霸权主义摇身一变成了“反恐”,将可怕主义击得粉碎;“反恐”之名,霸权之实,在阿富汗以致环球又持续了20年。


令人不得不吐槽的是,霸权主义反而又被可怕主义拖垮了。


没有了霸权主义,可怕主义大概也会自然消失,还世界一个朗朗乾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