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田晏林 李逗
编辑 / 董雨晴
潘石屹“梦断”
潘石屹出清资产的姿势,不如他想得那么潇洒。
9月10日,SOHO中国一纸公告了“制止对公司收购要约”的消息。就在3个月之前,潘石屹还在为以23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95亿元)向黑石出售资产暗自高兴,纵然这个交易代价已经比去年打了75折。那一天,老潘在微博上特意转发了黑石将收购的消息,一改以前光阴静好的画风。
老潘的“买卖”,终究还是凉了。从2019年计划出售焦点资产,到2020年与黑石团体私有化会商,再到此前的要约收购,他为这场交易精心预备了3年,但短短3个月,交易走势陡然反转。国门这道关,老潘没能跃已往。
交易失败的原因,公告中只用了“目前满足收购要约的先决条件进展不足”这一说辞。但转变的发生早已有迹可循。8月6日晚,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与黑石团体的236亿港元交易,被市场羁系总局正式立案审查。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次羁系与张欣巧用可变利益实体(VIE)对SOHO中国进行实际控制有关。华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计谋分析师曾撰文分析称,目前法规未明确VIE结构的正当性,而且VIE结构被普遍采用,为法律克制或限制行业内谋划的国内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当下羁系情况加强也会令涉及VIE架构的企业面临更多压力。
与黑石的交易凉了,但围绕在潘石屹身边的责怪却没有停下来。这可能是老潘人生中最失意的一次,但却不是唯一一次的受挫。真正相识SOHO中国的人会发现,潘石屹的心态转折,与一场曾经连续了3年之久的上海地王争取战脱不了关系。
2010年时,上外洋滩8-1地块开拍,一举成为上海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出让地皮。其时,为了争取这个地块,复星团体、SOHO中国以及、还曾对簿公堂。
为了这块儿风水宝地,潘石屹的SOHO中国跟郭广昌的复星团体打了三年零四个月的官司,他不惜发动社交媒体的力量,凭借自己善于的营销能力掀起了舆论之势。那个时候的他,还不愿甘拜下风。但3年之后,这园地王争取终极以潘石屹求和退出,郭广昌撤诉竣事。
上海简直不是潘石屹的福地,SOHO中国最初在上海结构的资产增长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在上海屡吃败仗后,潘石屹最先清空了上海的几处资产。AI财经社根据公开报道整理,2014年至2020年,潘石屹合计卖出了超300亿元的资产。在这期间,潘石屹夫妇通过其在外洋的家族信托,先后购置了多个美国的商业办公项目。
也就是在这场“敦刻尔克大退却”之后,潘石屹把SOHO中国卖得只剩下北京、上海焦点地段的“八大金刚”,即北京的望京SOHO、光华路SOHO2期、前门大街、丽泽SOHO,以及上海的外滩SOHO、SOHO复兴广场、古北SOHO和SOHO天山广场项目。
一来一回之间,谩骂早已围绕在潘石屹身边。潘石屹也多次在公开场所自辩,2017年时,为了粉饰后续的资产转让动作,他还以"只租不卖"的承诺作为掩护,“ SOHO中国有永远不能销售的两个项目,外滩SOHO是一个,位置太紧张了;望京SOHO不能销售,太漂亮了,我很喜欢。”
仍有很多人为SOHO中国暗自惋惜。作为商业地产的第一批淘金者,潘石屹无疑是最早吃到期间红利的那波人。坐拥着一二线城市焦点资产的SOHO中国,鼎盛时也曾喊出要逾越万科的标语。然而,当SOHO中国仅剩的“八大金刚”也被摆在交易的天平上时,SOHO中国这个昔日被看好的买卖就真正走到了末路。
如今,潘石屹的微博已经3个月没更新了,最新动态还是停留在此前的收购消息上。在这之前,他的微博和商业已无太多关系,只剩“照相,养花,关心儿童和教育的将来”。
但现在,一切都被雨打风吹去。失去了黑石这个老朋友后,下一步SOHO中国资产如那里置,成为老潘头疼的新问题。

图/视觉中国
万通六君子往事
潘石屹在当年的“万通六君子”里一直属于最精明的“财主”,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与兄弟们分家20多年后,自己却是智慧反被智慧误的那个。
但兄弟们的日子过得并不比他舒心。一度被潘石屹视为精神导师的易小迪,在六君子中与老潘的关系最好。他一手打造的定位于办理新兴白领和中产居住问题的“阳光100中国”,上个月有2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出现实际违约,旗下多个房地产项目被曝停工,眼前正面临债务危急。
前些天,老年老冯仑则因一条“涉嫌挪用资金罪被三亚警方立案”的消息,被全网关注。听说发酵时,冯仑还在出差,飞机落地后,他迅速在个人微博澄清,称网络文章恶意歪曲事实,编造虚伪信息,并表现“将向警方报案并保留其他一切追诉权利”。经历过房地产行业荣枯的他,从万通团体退休五年多来,纵然二次创业,也很难从江湖风浪抽身。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把时间回拨到很多年前,作为国内最早一拨做房地产行业的民营企业家,冯仑、潘石屹、易小迪、王功权、王启富、刘军这六个人的名字成为一个期间的印记。
1988年,海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不少人嗅到了这片地皮上的款项味道。手捧着“金饭碗”的王功权和刘军不惜辞去公职也要到海岛淘金。他们在开往海南的大巴车上相遇,先后入职当地同一家房企,并由此和公司的办公室主任王启富结识。
厥后通过王启富,他们认识了还在国务院体改办旗下中国体制改革研究所工作的冯仑。
那时的冯仑受研究所委派,南下组建海南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新单位的谋划部分需要对外招聘人手,他先是把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易小迪招来,随后,王启富、王功权、潘石屹、刘军一连参加。
《南方人物周刊》曾经这样形容六个人:冯仑为人谦恭,以兄长待人,而且他脑子活络,有眼光;王功权曾任吉林省委机关的一名宣传干部,性格有些反叛,善于危急处置惩罚;潘石屹年轻一些,在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上,较为海派,办事目的明确,咄咄逼人;易小迪不爱争抢,举重若轻,扮演着任劳任怨的实干家的角色;王启富则爱憎分明,讲义气,真性情;刘军性格直率,是唯一敢坐在桌子上,指着冯仑鼻子对他咆哮的人。
这就是“万通六君子”故事的开端。
1991年下半年,“万通六君子”成立了海南农业高技术投资公司(万通前身),他们采用水泊梁山的“座有序,利无别”模式,商定由王功权出任法人代表和总经理,冯仑和刘军担当副董事长(其时董事长职务必须由投资主管单位的人担当),易小迪是总经理助理,王启富是办公室主任,而学历最低、财商最在线的潘石屹分管财政。
把钱交给潘石屹,兄弟几个都很放心。由于他这个人没有很大的赌性,最典型的故事是,有一次被朋友拉着去拉斯维加斯,在赌场潘石屹只换了100美元,输了就回酒店睡觉去了。
而且,老潘还很善于讨价还价。其时公司账上只有3万元钱,全部是乞贷。他们向北京一家信托公司贷款500万元,又以此为抵押从银行得到了1300万元的授信, 开始在海口炒房,以3000元/平米的代价买下了8栋别墅。
1992年过后,海南市场急剧升温。1993年初,山西煤老板韩九吉来海南买房,潘石屹开价4000元/平方米,对方觉得太高,此时一位内蒙古买主登场,潘石屹立即将代价提到4100元/平方米。最后,韩九吉以4200元/平方米的代价买下了三栋别墅。
据其时的消息称,潘石屹结婚时,韩九吉还曾拿着山西的景泰蓝和玉条亲自到场祝贺。能让买家多费钱还感觉特别舒服,潘石屹把买卖做到这个地步,业内人直说“不服不可”。
厥后,内蒙古的老板以6100元/平米买下另外两栋别墅,“六君子”协力淘到了“第一桶金”。乘着政策的东风,不到两年时间,他们已经能净赚3000万元。
只管战绩不菲,但多年后,人们对“六君子”广为称道的,却是他们赶在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前的功成身退。
据说是赚到钱后不久,六个人看到一组数字:海南常住生齿15万,暂住生齿50万,但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0平方米。反观北京,人均住房却仅有7平米。
预感到不妙,他们几乎是踩着国家宣布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的尾巴“逃到”了北京。不久,海南房地产泡沫被戳破,无数高楼变成烂尾楼。
来到北京后,公司变身为万通团体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由冯仑当董事长,王功权任总经理,其他4人均为董事兼副总。1993年,万通团体通过华远团体运作,在北京阜成门地铁附近拿到一块地皮,投资建设万通新天下广场项目。在潘石屹的发起下,在市场率先尝试代销模式,与中国香港利达行的邓智仁联合操盘,该项目5天内销售进账5亿元。这也让万通在房地产行业站稳了脚跟。
买卖越做越做大,“六君子”的分歧越来越多。王启富、潘石屹和易小迪最先离开,分别建立自己的企业;刘军在1998年回到四川投资农业项目;2003年王功权加盟IDG机构。
至此,万通六君子的一起造富故事告一段落。但冯仑、潘石屹、易小迪等人的创业新故事还在继承。

图/视觉中国
“只顾数钱的人终极无钱可数”
其实“万通六君子”的分家,万科创始人王石早有预言:“冯仑几个虽然是热血青年,但是以后面临到利益冲突,一定会出问题。”只是他们不信,不信款项利益还能影响兄弟情义。
多年后,冯仑谈及此事,说“万通六君子”是妻离子不散、家破人未亡、苦大没有仇。
至少在2018年,爱好摄影的潘石屹在“六君子”的微信群里招呼大家拍合影,还得到了集体响应。从厥后的照片上看,从右至左依次是易小迪、冯仑、王功权、王启富和刘军。潘石屹将自己全身置于镜子中,人像比例比其他人都小,他说:“他们看起来都很巨大,我很渺小。我都这样渺小了,他们肯定觉得好。”
老潘还是那个老潘,得了自制不卖乖。其实他和他建立的SOHO中国,在市场的着名度和体量远高出其他五人,但在兄弟们眼前,他还是“小潘”,是当年跟着冯仑一起打天下的小弟。
“万通六君子”曾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地产期间,他们乘政策东风,给中国房地产行业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然而,自从1995年分家后,这20多年来,包括SOHO中国在内,他们都没有延续更大的财富故事。
暂且不论离开房地产行业的三个人,单看还留在这个行业的冯仑、易小迪和潘石屹,他们的企业曾经都是最着名的开发商之一,如今都已跌出了百强房企的名单。
不外观察三家的发展路径,除了阳光100的易小迪是由于创始人比力“佛系”,谋划过分保守审慎外,万通地产和SOHO中国的失意有些许相似,都是将业务重心从住宅开发转向商业地产开始。
2005年,潘石屹看到北京商业地产市场巨大需求和供给的短缺,带领SOHO中国第一次战略转型,盼望通过散售模式,让商业地产实现和住宅一样的高周转。
而万通地产的转型更早,2001年起就先后涉足商业、金融、物流等方面,冯仑很早就认为住宅不会是房地产行业的主旋律,2011年开始“去地产化”,向商用物业转型。
或许是错判了形势,在楼市发展的黄金十年,碧桂园、恒大、融创等房企乘势而上,高举高打,通过加高杠杆强大规模,而SOHO中国、万通和阳光100却逐渐落后。
不外,冯仑好像不太计较挣钱与否,“谁都盼望企业办得又大又挣钱。但我简直偶尔会走神儿。我觉得除了赚钱,精神愉悦也是挺紧张的一件事。”作为“万通六君子”里拥有最高博士学历的冯仑,这些年他还在写书和搞自媒体。有人调侃说,冯仑做学问是一流的,谋划万通地产是二流的,相比于冯仑的名气,万通的业务被高估,而文字的影响力被低估。
潘石屹也写书,他写过“只顾数钱的人终极无钱可数”。他说,和王石、柳传志这些初代企业家相比,自己最多算是第二代企业家,由于沾恩于他们,所以想要从款项的占有欲中超脱。
“你的钱终极还是社会的钱,你死了,钱不会赖在你身上不走。”但老潘向外输出的代价观和自己的实际行动,大约是两件事。
初到海南时,潘石屹不习惯当地每年九月和十月的台风气候,听到暴雨预警就紧张。厥后,他把金融危急比做暴雨,认为跟谋划企业一样,“在狂风雨中心的树木注定成为断送品,但更多的是考验,考验扎根深不深,健康不健康。”
他说狂风雨并不可怕,他喜欢狂风雨之后的清新。不外,他的做和说,一直不太统一。
关于“六君子”的现状,除了上述三位外,王功权在离开了IDG后,又跳槽到鼎晖创业投资基金,以高级合资人身份主导了奇虎360、江西赛维、亚信团体以及等企业的投资与上市的资源运作。
只是他骨子里是个浪漫且反叛的人,有家室的他曾为爱私奔,还因涉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被判入狱。出狱之后,他建立过北京青普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华诗词研究院,兼任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
而另外两位,王启富和刘军很少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在告别万通后,王启富打造了“海帝木业”的品牌,建立了国内第一批房地产投资基金公司。现在,爱好骑行的他,每个周末对峙骑行五六十公里,2016年联合20多位企业家开办了蓝天绿野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军体育财产。
关于刘军,唯一的消息是他现在从事农业方向,建立的成都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业内评价发展得还不错。
或许,属于“万通六君子”的期间真的竣事了,江湖渐远,再无端人。
参考资料:
1、《“万通六君子”今安何在?》,张锐,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传授
2、《我用一生去寻找》,潘石屹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允许,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