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活动锻炼等方面举行调摄时,皆应以养“收”为原则。那么,怎样做好秋季养生保健工作呢?
就寝:早睡早起可防病
秋季养生起首调整的就是就寝时间,早睡早起是众所周知的。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防备秋季的呼吸道疾病大有裨益。适当早起也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防备血栓形成也有紧张意义。
进补:初秋进补应清补
秋季进补、调养保健身材是十分须要的,民间也有“吃秋膘”一说。固然入秋后气候徐徐转为早晚凉快,但“秋老虎”的威力很大,气温仍然较高,进补宜“清补”。所谓“清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详细而言就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治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以致冬季进补奠定根本。“清补”当忌辛辣、生火助阳或肥甘油腻、生痰助湿类食品,但并非禁忌荤食。
养生:健脾补肝清肺
秋季的养生应以润燥益气为主,以健脾补肝清肺为要旨。专家说,秋季的饮食既要考虑营养滋补,又要选择一些轻易消化汲取的食物,应遵循少辛增酸的原则,可以多喝一些粥进补。阴虚体弱者在安排膳食时,可以选食瘦猪肉、鸭肉、兔肉、白斩鸡、咸鸭蛋、清蒸鲜鱼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脾虚的老人应选食有健补脾胃、性子平和、补而不腻的补益食品,常用的有赤豆、薏米仁等,将其煮烂,加糖服食,是良好的滋补食品,并可常饮冬瓜汤、百合汤、红枣汤、绿豆汤等,以解暑止渴、生津凉血。秋季食补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如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感情:注意平和感情
依照自然界律则,秋日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在秋主“收”的原则下,感情要慢慢收敛,凡事不躁进亢奋,也不畏缩郁结。“心要明朗,性保持安静,”在时令转变中,维持心性平稳,注意身、心、息的调整,才能保生气元气。
活动调养:活动应适度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活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详细环境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但是,秋日养“收”的时候,不宜做活动量较大的活动,尤其是老年人、小儿和体质衰弱者。秋日是锻炼的好季候,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活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活动量不宜过大,活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适当的活动锻炼,能增强机体适应严寒气候的能力,但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即可停止,此时能包管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别的,秋季活动还要特别注意防秋燥,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泉源: 中国气候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