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34|回复: 3

五体痹中脉痹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8 20:07:1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今年雨水大,郑州随处都积水,有很多人在凉水中趟过之后出现关节疼痛,有的出现青紫,血循环降落,脉搏薄弱,这就是中医上所说的脉痹。
那么什么是脉痹呢?
脉痹是五体痹之一,病在脉,是以肢体疼痛、无力,脉搏薄弱或无脉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由正气不足,外邪侵袭,脉道闭阻所致。
一、脉痹的由来
脉痹之名,首见于《内经》,在《素问·痹论》中说:“以夏遇此者为脉痹”。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王焘《外台秘要》均提到“脉极”,与脉痹关系密切。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痹》中提出“脉痹即热痹”的观点。
二、脉痹的临床表现
《素问·痹论》指岀“血凝而不流”。隋·《诸病源候论·贼风候》描述脉痹的症状为“令人萎黄”。《备急千金要方·心脏》中则描述为:“饮食不为肌肤,咳脱血色白不泽,其脉空虚,口唇见赤色。凡脉气衰,血焦发堕”。
三、病因病机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阳明有余”。清·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又进一步发挥,提出“盖阳明燥金之气,应脉燥,有余则伤血脉,故脉痹”的熟悉,丰富了脉痹的病因理论。
四、治疗方面
魏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提出了脉痹的针刺治法:“风寒从足小趾起,脉痹上下,胸胁痛无常处,至阴主之”。宋代《圣济总录·脉痹》具体记载了治疗脉痹的多首常用方剂,为后代临床用药奠定了底子。
西医学的结节性多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综合征、静脉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炎等出现脉痹表现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30 13:28:4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配图看来,三阴交、蠡沟,中都,这一段最关键。此病吃药不得力,鞭长莫及,远水解不了近渴。最好是推地河水,顺推!所谓脉痹,当仅指血脉。古人经与脉不分开,这很不利于拿住七寸。胸胁痛无常处,此为肝经所郁,风性飘忽不定。急则治,缓则治络,非蠡沟、中都莫属。百病从气而生,当先疏泄气机。(个人见解,仅供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30 14:28:1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30 19:45:1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