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暑,是夏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中医养生专家看来,有些解暑贪凉的举动却是在为康健埋下隐患。大连市友谊医院中医科主任徐业建议,夏季养生要顺着“阳长”的规律,采取以热制热的“热养”法。
徐业说,炎天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根据中医“顺应天然”的养生原则,此时应养护阳气,用“凉”对抗“热”的解暑方式是不可取的。纵然在炎天,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体内,身体会出现显着寒象,如精神萎靡、新陈代谢缓慢、有汗排不出、身体畏寒、四肢酷寒、容易感冒、腹泻胃疼、患肠道疾病等。另有一些病症不会立即发作但会潜伏体内,给秋冬季留下病根。
炎天该热就得热。饮食上应少食生冷食物。“冬吃萝卜夏吃姜”,徐业建议,炎天可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生姜、红糖一起冲泡后服用效果更好。炎炎夏日,一杯热茶最能解暑消渴。这是由于热茶利于汗腺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而且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冷饮固然消暑立竿见影,但只解决当时的热气,短暂地给人体降温,并不能真正达到解暑的目的。不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空调房内,只管不要用冷水洗头洗脚。下雨天制止淋雨,由于冷水最伤阳气。用热水泡脚、沐浴,用热毛巾擦脸擦身。
炎天该出汗就得出汗,要“以汗制汗”,活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活动还可以加强热顺应,提高人体调治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热证。必要提示的是,夏季活动时间很重要,不要选择太阳最毒的中午,由于大汗淋漓会伤气血。一样平常建议选择早上,由于人体早上的阳气比较弱,这时锻炼可以补阳气。还必要注意的是,要选择慢跑、太极、跳操等不太剧烈的活动方式。
泉源: 大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