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21|回复: 1

人到中年,不想中风,做好以下6点,让你活得更健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0 20:15:0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和脑卒中,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据团结国卫生组织对51个国家的统计表明,均匀10万人中每年有200人发生中风,死亡率高达50%。
我国老年人死亡率中风占第1位,癌症占第3位,冠心病占第2位。
上海市卫生部门报道,上海老人中风死亡占第一位病因,幸存者有半数有严重后遗症。
中风的病因及分类:中风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

出血性中风包罗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风包罗暂短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脑损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中风大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大部分病人在中风前可发出某些“警报”,如出现眩晕、头痛、嗜睡、手足麻木、发音障碍、吞咽困难、眼底出血,甚至一次性手足不灵或偏瘫等。这些表现称中风先兆。
此外,持续过劳、大量饮酒、心理负担重、失眠、洗澡、受寒、过度兴奋等均可成为中风诱因。
中医以为,中风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力刺激、烦劳过度有关。

《素问·通评虚实论》以为中风“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中风之发生,主要在于患者平素气阴两虚,心肝肾功能失调,加上忧思恼怒,或暴饮暴食、或房事劳累等,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形成中风。
中风的临床症状:出血性中风起病较急,以50岁以上高血压病人发病较多,一般在体力或脑力活动紧张时容易发病,有时无预感而突然发病,缺血性中风每每在安静时如睡眠、休息时发病,病情逐渐加重临床表现重者剧烈头痛、呕吐、神智昏迷、大小便失禁、脉搏痴钝有力,血压升高。
轻者可仅有语言、读写障碍或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有的可出现吞咽困难,眼球震颤,平衡失调,步履困难等。

中风的预防措施中风发病甚为险重,一旦发病不死即瘫,因此做好中风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1、积极防冶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已患高血压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血压。患高血脂和动脉硬化者,要淘汰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等摄入,多吃些蛋白质类食品、蔬菜、水果等。
2、常常保持欢乐、豁达、愉快的心情
切忌狂喜、暴怒、悲痛,遇事要善于自我解脱,控制情绪。不要看过于紧张和可骇的影戏、电视。培养各种情趣爱好,怡情养性,有利于血压稳定和身心健康。

3、饮食有节,坚持“低盐、低脂、 低胆固醇、低糖”饮食
约有20%~30%的中风患者有糖尿病,应提倡“四低”清淡饮食,多吃鱼类,豆类、果蔬食物。切实戒除烟酒。
4、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气功、太极拳、舞蹈等活动。《美国医学论坛报)报道,每周进行3~4次2h需用力的恰当活动,可使中风发生的危险降低70%。

5、橄榄油
常常食用橄榄油的人患中风的风险要比从不食用橄榄油的人低41%。这是由于橄榄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这是一种对心脑血管有益的脂肪酸身分,可以或许降解脂肪,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含量。
6、保持大便通畅
排便防止屏气用力,避免血压骤增而致脑血管破碎出血。下蹲、起立宜痴钝,以免体位突然改变,使脑血管承受压力增加,诱发中风。
中风后急救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中风,都应使病人静卧,妥善安置在便于抢救的地方,早请医生诊治抢救。
在到达医院前,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使病人安静卧床,解开衣服。
(2)撤去枕头,尽量使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畅通,脸面斜向一方。身段稍向健侧倾斜并清除口腔中呕吐物或阻塞物。
(3)在厕所或室外发生中风时,速将病人保暧并放在得本地方,要注意少动头部。
(4)立即送医院抢救。在运送途中,避免颠簸,避免受凉。
参考文献:
[1]尹义龙,丁时忠. 从“赤脚医生”到中风防治专家[N]. 大众卫生报,2021-07-29(005).
[2]王永炎,邹忆怀,谢颖桢. 再议中风先兆症的观察、病机与防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05):423-426.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图文,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复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0 22:20:0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都系烧洒舍不得先害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