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056|回复: 0

如果想要避免这样的教育悲剧,“请你从此刻开始爱你的孩子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 23:01:3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思享原创,侵权必究。
“如果世界上只需要神童,那我这样的孩子,是否就应该被这样对待?”
95后摄影师“鹿道森”,在社交平台留下了一份遗书,然后轻生离世,在其长达5000字的情感宣泄里,我们能够看到“留守儿童”、“校园霸凌”和“无爱教育”的种种问题。
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因为童年阴影和家庭教育的缘故,在痛苦无奈和彷徨无助后,选择了用离世来结束,自己夜以继日的敏感脆弱之苦,实在是令人遗憾。
鹿道森生前的工作,是发现美、表达美和留住美,如今却因为一纸遗书而“走红”,这就像是网络和时代给我们的一场恶作剧:
冷漠残酷,却又温暖震撼。

1、校园霸凌。
“请停止校园霸凌吧!”
在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性别观念面前,鹿道森作为一个男孩子,明明穿着正常,因为性格安静和外表柔弱,就被几个男生校园霸凌和语言暴力,不但被排挤和欺负,还让下跪和被威胁,可是父母和家人只知道他从小不爱说话、不喜欢打招呼,却很少去尝试了解和理解孩子为什么孤僻敏感的原因。
结果,鹿道森小朋友从小就被同学冠以各种女性化的外号,让他难以承受。

在童年时,作为留守儿童的鹿道森,只能寄住在不同的亲戚家里,无所依靠、患得患失地学习和生活;在少年时,父母终于回到了家里,却因为曾经的冷漠无视和后来的错误教育,给予了孩子更大的伤害。
“孩子应该在爱中出生和长大,而不是争吵。”
可是从小到大,鹿道森都很难回忆起自己和父母的一个单纯而快乐的时刻,不是充斥着争吵谩骂,就是以爱之名对孩子进行讽刺和责骂。

02 无爱教育。
“我也渴望光,渴望温暖,渴望爱,渴望一个幸福的家。”
“回望故乡几百里,我也没有回去的理由。”
“至此以后,再困难的情况,我也不会再和家里说。”
从字里行间,我们就能看出鹿道森对父母和家庭的失望。的确,在如今这个急功近利的教育氛围下,很多父母以为花了钱,给了孩子相对优越的教育条件,然后每天逼着孩子死记硬背、做题考试,让孩子得以闯过中考和高考的洗礼,能够在毕业后找到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愿望,这就是成功的教育。

但实际上,教育孩子就像是培养一匹赛马,你不但要供他衣食住行,还要引导和培养他不断提升能力,有时候还得牵着马到处散散心,增进一下感情和默契。就算是一匹马,如果你把它从小到大一直放在赛马场上,除了吃草睡觉就是跑步训练,这匹马也会崩溃的。
更何况是一个心智和灵魂日趋健全的孩子呢?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在孩子身上寄托着连自己都难以实现的愿望和梦想,不允许孩子有任何其他的想法意见,只要求他们吃饱了就读书,睡醒了就学习,或许因为在这些父母的眼里,孩子是否幸福快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将来考上更好的大学,找到更好地工作,然后赚到更多的钱!
“他们永远只在乎金钱、名利、地位,没有人关心你是否幸福、快乐。”

03 失爱家庭
“两个人互相煎熬不离婚,他们的各种脾气和行为,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显然,鹿道森父母之间的感情,从孩子的童年、少年时期就已经分崩离析,但是“为了孩子好”,他们终究还是和许多中国父母一样,忍受着“无爱家庭”的苦楚,然后丢给了孩子一份差强人意的“无爱教育”。
可是,丧失了关爱、呵护和温情的家庭,即便是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就能培养出成绩优异、通情达理和见识卓越的孩子吗?我看未必。
实际上,在童年和少年时期有过“留守儿童”、“校园霸凌”和“无爱教育”经历的孩子,大多会长久地沉陷在敏感、痛苦和彷徨的心境中无法自拔。显然,95后摄影师鹿道森就是如此,因为父母和家庭的急功近利和缺乏温情,萌生出难以消散的悲观和无望,以至于做出放弃生命的傻事。

那么,鹿道森生命的终结,到底应该怪谁?
是怪童年时对他进行校园霸凌的男生,还是怪少年时对他冷眼嘲讽的父母,抑或是怪罪于父母生养了他、投资了他,却没有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让鹿道森没有学会感恩?
不管怎么说,当父母错误地教育了孩子而导致严重后果时,我们似乎最不应该埋怨的就是父母。
因为孩子的离去,父母最伤心。
总之各位父母,如果想要避免这样的教育悲剧,“请你从此刻开始爱你的孩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